APP下载

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探微

2019-09-10王振静

体育风尚 2019年7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王振静

摘要: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包含着多方面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指向,它不仅是让小学的传统体育教学目标由简单单一的体能机械化训练转变为多元化的身体素养锻炼,而且还让小学体育教学的内涵实现了“质”的变化,完成了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有机接轨。本文主要通过对核心素养体育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实践现况的综合分析,探讨如何有效改变老师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的效率以及教学的输出品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教学策略;创新教学

当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能力之一的主要教学输出模式,一改传统体育教学的单一性弊端,使得以体能锻炼为主的传统体育教学实现与以核心素养培育为主的现代体育教学相交接。而这就要求老师在具体的教学之中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要能够汲取最新的教学理念对学生们进行科学化、体系化的专业体育教学。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培育小学生体育能力的教学目标分析

(一)培育科学的健康意识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自然发展的特殊成长时期,在这个时期里的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健康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那么根据当下最新的体育学理论,培养科学的健康意识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其一,培养学生养成对体育锻炼的自然兴趣;其二,通过科学适量的体育运动来强化小学生的身体机能素养;其三,让小学生们掌握科学的体育运动知识以及体育生理知识。那么针对这三个步骤,老师就应该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之中落到实处,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来强化学生们的健康意识,强化学生们的体育能力[1]。

(二)培育专业的体育技能

现代的小学体育课中,老师应该让学生掌握专业的体育技能,通过专业的体育训练以及体育指导来强化体育技能,实现身体素养、体育技能以及体育意识的三位一体,综合培养学生们的体育能力。

(三)加强身体的机能素质

在任何阶段的体育教学之中,强化学生们的身体机能素养都是重中之重,放眼当下的体育教学中,老师应该以学生们的专业体育技能为体能训练的基础,通过对专业技能的训练来强化学生们的身体机能素养,这样不仅能够使得教学更加有趣,还能够优化体育教学的质量,让学生们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

二、当下小学体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教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纵观我国的小学体育,由于特殊的教育环境,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师并没有达到现代体育老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这一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拔高,教学思想也同样落后于现代体育教学理论体系,仍会以固有的模式认为小学体育教学就是简单的跑步锻炼、活动筋骨,这是远远落后于现代小学体育教学的素养要求以及课改要求,其教师的质量和课程的质量令人堪忧。

(二)缺乏足够的体育健身器材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最常见的体育器材就是球类,而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好奇心极其强烈的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会产生非常大强度的好奇心理,因此当体育器材只是局限于一种类型的话,他们的体育学习兴趣就会大打折扣,不仅如此,随着现代体育的发展,人们早已归纳一套专业化的体育锻炼体系,不同器材对应着身体的不同机能,而只依靠球类器材是远远达不到全身机能素养的体育锻炼需求,所以当下的小学体育缺乏足够的健身器材不仅仅会削弱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是会影响体育教学的核心素养要求、专业技能要求。

三、在核心素养的培育视角下优化小学体育教学的策略

(一)强化老师的体育教学专业素养

想要让小学体育教学彻底发挥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首先就应该做到强化小学体育老师的专业素养。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侧,对教学的走向以及质量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在现代化的小学体育教学中,老师如果仍旧沿袭传统的体育教学思维是完全不能够完成教学的素养任务要求。因此,老师们一定要不断强化自身的体育专业素养,要与时俱进,积极汲取当下最新的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教学理念,实现教学主导侧的有机接轨。不仅如此,为了保证老师们的专业素养强化能够落到实处,学校还应该针对老师的体育教学能力展开定期的专业培训,让老师在不断学习之中强化自身的体育专业素养,完善教学的主导侧输出。

(二)强化体育教学中的理论学习部分

强化体育理论教学是强化学生们体育专业技能的基础要求,也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教学举措。老师应该积极做到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之中将体育的理论教学和核心素养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们在趣味化的体育教学活动之中充分掌握到体育专业知识。如在小学生进行足球运动时,让他们了解足球的专业走位、攻守队形以及国际评判标准等专业知识,强化他们的体育学习兴趣以及专业技能,这就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小学生运动品格,为学生们的体育成长夯实基础。

(三)强化对学生们的身体机能素质锻炼

体育教学最重要的还是身体锻炼,因此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之中老师应该通过科学适当的身体锻炼来强化学生们的体育运动精神,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之中升华自己的精神品格,逐渐形成敢于拼搏的体育健儿精神。为了保证教学的效果,体育老师应该在具体的教学之中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游戏,如在小学耐力项目测试中,鼓励学生们结合自身的身体素养状况坚持完成跑步,不看速度,只看结果,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培养小学生们形成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2]。

(四)构建不同层次的体育教学目标

现代体育非常关注学生的主体素养状况,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所承受的运动强度时不一样的,部分学生比较适合高强度的运动,而有些学生则只适合低强度的持久性运动,因此当下的小学老师一定要充分关注学生们的个体状况,要进行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体育教学策略,构建不同层次要求、不同方法锻炼的综合化体育教学模式,充分保障学生们的身体健康。

四、结语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教学非常利于学生们的体育综合素养成长,这包括了体育技能、身体素养以及体育运动意识。在具体的教学之中,老师一定要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素养,要及时引用国際最新的体育教学理念,保证教学主导侧的科学性,不仅如此老师还要关注学生们的身心需求以及个体性差异,为学生们打造个性化的体育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优化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延伸教学体育教学的内涵,综合培养学生们的体育能力。

参考文献:

[1]廖仁海.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

[2]赵玲.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探微[J].华夏教师,2017(9):68-68.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