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破解农村地区储蓄国债投资难题

2019-09-10景涛

环球市场 2019年33期
关键词:农村地区投资难题

景涛

摘要: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对于精神、物质等方面的需求也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对于储蓄国债投资方面,很多农村地区的群众还不是特别了解,与制定的国债销售目标存在很大的差距。投资国债不但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还可以充分体现出投资产品的公平性特征,将普惠性质的产品价值充分体现出来,维护农村金融和当地的治安秩序。基于这一情况,本文就目前农村地区对于储蓄国债投资存在的难题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结合自身的经验提出了相对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农村地区;储蓄国债;投资;难题

一、储蓄国债发行投资者结构特点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逐渐提高,而储蓄国债的发型方式,对储蓄国债的投资者结构有非常大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实施的储蓄国债形式有凭证式国债和电子式国债两种。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发行凭证式国债,主要是面向机构投资者和个人,发行的方式为国债承销机构承购包销,由承销银行被动持有销售剩余的凭证式国债;在2006年的时候国家开始发行了电子式储蓄国债,主要是面向个人,发行方式为承销机构代销,销售剩余的储蓄国债由财政部收回。

(一)年龄结构集中

从目前购买的储蓄国债实际情况可以发现,主要的投资者为年龄偏大的人群,这部分人的特点就是追求收益稳定和低风险,尤其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购买。这部分人对于储蓄国债的投资热情比较高,而年轻人的购买热情比较低。据相关统计显示,如果基于投资者的年龄结构进行划分,30岁以下的投资者只占3%,30-40岁的占12%,40-50岁的占32%,50岁以上达到了53%。

(二)呈现明显个人偏好

储蓄国债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收益稳定、安全性高,是以国家信用为保证,受到稳健性投资者和保守型投资者的青睐,已经成了退休居民和收入稳定人群非常重要的一种理财方式。而对于那些追求高收益和风险能力承受强的投资者,对于基金、股票更加青睐,只是将储蓄国债作为一种投资补充方式。

(三)城乡差别较大

储蓄国债的投资群体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购买的人群比较少。有相关调查显示,SD市人口超过1000万,其中农业人口为840万人,占比为83%。在2018年凭证式一期、二期国债共销售了7000多万元。其中市区销售就达到了5800万元,占比达到80%;各县区销售额为1234万元,占比仅为17%;农村居民仅购债217万元,占比3%。从这一数据也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投资储蓄国债存在的差距是巨大的。

二、农村地区储蓄国债投资难的原因

(一)乡镇网点没有承销储蓄国债资格

对于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为农村商业银行或是信用社。虽然在乡镇上基本上都设有农村信用社,但是却没有代销储蓄国债的资格。虽然在部分乡镇设立了邮政储蓄银行,但自营网点比较少,还会受到邮储代销比例小、业务操作不熟练以及网络系统等因素的影响,实际销售的储蓄国债非常少。

(二)农民不了解国债知识

目前,很多农村地区的党支部干部对于国债的认识还停留在发行初期的国库券上,只有个别人通过网络、电视了解国债并有购买的意愿。但是大部分乡镇工作人员只是简单的了解国债的基础知识,对于储蓄国债的利率变化、是否可以提前兑付完全不了解。并且,农民有非常显著的季节性特征,与国债的发型周期出现不同步的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储蓄国债的销售。因为农民手里“闲钱”比较多的时间集中在春节和粮食收获的季节,对农民来说就算了解国债,也会出现“有钱无国债、有国债无钱”的情况。

三、破解农村地区储蓄国债投资对策

(一)落实“三农”政策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对普惠政策有非常明确的指示,要“賦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在开展储蓄国债发行的过程中,要贯彻落实好“三农”政策,并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兼顾政治效益和经济效益。在销售储蓄国债的时候,承销银行要对乡镇网点加大支持的力度,分配额度的时候要充分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让农民可以分享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也使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更加便利优质。

(二)细分储蓄国债市场

目前,在农村金融机构中,更加侧重于凭证式储蓄国债的发行,而城市更青睐于电子式储蓄国债。所以,要对储蓄国债的销售方式和品种进行细分。对于农村地区的农民群体,主要销售凭证式国债。而国债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电子化,但因为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凭证式国债的销售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可以适当的引导农民购买电子式国债,将其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比如保管方便、成本较低以及还本付息便捷等。可以引导个体投资者通过证券交易的方式投资国债,使资金的流动性得到提升;而对于中青年投资者,可以利用网银购买储蓄国债,降低国债发售出现拥挤的情况。通过不同的手段,对储蓄国债投资者进行分流,缓解供求矛盾。

(三)采取分步推进方式

首先,在秋收及春节期间举行“送国债知识下乡、送储蓄国债下乡”等活动,可以发行凭证式国债,做好“上门兑付”。其次,落实“先乡镇再农村”分步推进的方式,使农民购买储蓄国债难的问题得到缓解。可以在各乡镇的邮政储蓄网点进行试点,再逐步进行推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投资方面的问题越发关注,比如近几年比较火热的储蓄国债。储蓄国债主要是政府面向个人发行的一种不可流通的记名国债品种,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产期储蓄性投资的需求,通过吸收个人储蓄资金,使长期需求得到满足。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为了能够吸引农村地区的购买国债积极性,首先要落实好“三农”政策,并采取分步推进的方式,对储蓄国债市场进行划分,将储蓄国债的优惠政策让农民有充分的了解,从而发挥出储蓄国债的价值,确保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淑霞,孙鑫,孙雨婷吉林省储蓄国债投资者结构调查——基于储蓄国债投资者调查问卷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8(11)

[2]王文杰破解农村地区国债销售难题的思考——以甘肃西和县为例[J]时代金融,2018(23)

[3]刘宝磊普惠金融发展背景下农村地区居民遭受金融排斥的程度、原因及其对策研究[J].纳税,2018(08)

猜你喜欢

农村地区投资难题
难题大作战
画“树”解难题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需求的研究
如何促进农村地区思想品德课中的合作学习
关于我国PPP模式应用的问题探讨
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有效途径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浅谈对银行投资价值的研究
房地产泡沫现状及成因的分析探讨
巧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