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研究

2019-09-10侯小伟

环球市场 2019年7期
关键词:课程衔接途径存在问题

侯小伟

摘要:当前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在课程设置中存在衔接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提炼出其二者在课程衔接中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程衔接;存在问题;途径

一、中高职衔接中的课程问题

当前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一致,在课程目标的设置和课程重难点掌握上也存在较大差异,缺乏互动,因此中职教育的课程与高职教育区别较大,首先高职入学选拔的标准与中职所学习的知识存在较大差异,其次高职教育对实训技能掌握的标准与中职教育存在脱节。

(一)高职入学选拔的标准与中职所学习的知识存在较大差异

国外的高职教育在招生考试中会考虑到该学校面对生源的实际情况,针对中职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增加职业课程的内容,对于职业高中的学生学校也会根据毕业生的数量,在课程设置中充分调研与职业高中授课内容有效整合,以达到与有效衔接。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生源大部分仍然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职业高中的考生较少。高职院校为了增加生源,高职院校入学考试的内容仍然突出理论,淡化实践。随着近些年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中高职入学考试内容与中职所学习的课程相关性极低,直接影响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素质的提高。

(二)高职教育对实训技能掌握的标准与中职教育存在脱节

中高职课程在设置前应充分调研,互相沟通,课程体系的总体目标应该为“能力递进”的状态。所以,中高职课程在实操能力培养过程中,要存在一定的差异,高職院校实训课程应比中职课程的实践技能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高职毕业生应具有广泛的知识面,较高的实践操作水平和较强的职业技能。然而事实上我国的中职教育目标仅仅为帮助学生能后找到工作,所以在中职课程设置中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仅仅注重学生实操技能的提高;部分高职院校与中职院校相比,其技能培养的层次较低,有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还没有中职毕业生实操水平高。

二、中高职课程体系有效衔接的方法

(一)建立中高职课程衔接相关的组织机构

通过成立中高职课程衔接委员会,该机构统筹规划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相关工作。成立课程体系衔接咨询小组和协调机构,提供各种相关的咨询服务及统筹协调工作,协助中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具体工作的沟通协调。按照国家专业划分的大类成立课程体系研发小组,主要职责为衔接方案的讨论与制订工作。各部门共同配合,确保中高职课程衔接能够顺利完成。

(二)成立职教集团

近些年职业教育都在向着科学合理的道路不断改进,大部分高职院校均通过成立以高等职业院校为核心的职教集团来确保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有效衔接。一方面,通过政府搭桥,中高职院校与高职院校相关的企业互惠共赢成立的职教集团。以高职院校为核心,相关企业和职业院校互相帮助,职业院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条件,通过资源共享,实现中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框架搭建与产业发展相呼应。

(三)课程体系搭建要参考企业专家意见

职业院校培养的毕业生面对的就业岗位即为企业的相关岗位。近几年,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就是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引入教学,对企业岗位技能充分调研,利用企业合作促进课程体系改革。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践过程中可以与中高职课程衔接互补,提高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紧密度。

首先,聘请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活动。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为企业量身定制该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规格,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因此中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体系及内容选取过程中可以鼓励企业参与。通过企业技术人员的建议和讨论,使中高职的课程体系更加完善,培养的学生更加受企业的欢迎。

其次,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以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在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不断发展现有的课程设置的问题,进而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通过三轮的循环就可以形成较完善的中高职课程体系。

最后,企业与中高职院校之间互相给与技术指导。企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可以请职业院校老师来帮助解决,同时在涉及技术技能标准的课程中邀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实习实训老师,操作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规范化操作和职业化要求,不仅提高了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水平,也大大提高了中高职实践类课程的衔接程度。

参考文献:

[1]付彬.探析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内容建设[17.中国集体经济,2010(09).

[2]陈志锋,刘亚琼.`3+2;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研究[J].时代农机,2015(09).

猜你喜欢

课程衔接途径存在问题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中高职衔接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中高职综合英语课程衔接相关问题探究
专本协同育人课程衔接探讨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