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与企业图书馆的相互促进作用分析

2019-09-10薛娇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8期
关键词:共享公共图书馆文化

薛娇

【摘 要】图书馆是人们寻求知识的渠道,为个人和社会群体的终身教育、自由决策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公共图书馆和企业图书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二者都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都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都是我国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企业图书馆;文化;共享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8-0289-02

1 公共圖书馆与企业图书馆的定义与定位

(1)公共图书馆的定义与定位。公共图书馆是指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并提供查询、借阅及相关服务,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图书馆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是我国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将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作为重要任务,为人们寻求知识、终身教育、自由决策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基本宗旨是通过提供各种各样的资源与服务来满足个人和团体在教育、信息和个人发展方面的需要,确保每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

(2)企业图书馆的定义与定位。企业图书馆指的是由企业举办的收集、整理文献信息,为企业员工提供阅读服务的机构。运行资金主要来自企业的经营利润,是企业员工汲取精神食粮、丰富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弘扬传播企业文化、进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企业图书馆包括图书馆、工会图书室、资料室等多种形式,既具备公共图书馆的共性,也有自身的特点。企业图书馆藏有丰富多样的文献资料,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使员工了解企业和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活跃企业内部的学术气氛,增强企业的文化凝聚力,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2 公共图书馆与企业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1)公共图书馆规模日益壮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公共图书馆是传承人类文明、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我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发展成果显著,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3 166个,实际建筑面积为1 515万 m2,阅览室坐席数为106.42万个,馆藏总量为96 953万册,总流通人次为74 450万,书刊文献外借册次为55 091万;供读者使用的电子阅览终端有14.42万台。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于2018年1月1日施行,法律明确了政府发展公共图书馆的责任,将公共图书馆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公共图书馆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规划;加大对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将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预算,并及时、足额拨付。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公共图书馆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2)企业图书馆发展先快后慢。关于我国企业图书馆的数量与规模目前未见准确统计。相关资料显示,企业图书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陆续设立,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迅速发展,全国各地各大企业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图书馆、图书室。企业图书馆从最初的44所发展到了25万所,藏书5亿余册,对丰富职工文化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企业图书馆的运作模式决定了其要以企业的发展为前提,在亚洲金融危机和新世纪经济转型的压力下,许多经营不善的企业破产转型,先前设立的企业图书馆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企业图书馆的存在必要性遭受质疑,许多企业关闭了设立多年的图书馆。资料显示,1998年全国企业图书馆总量降至9.4万家,到2006年已降至6万余家。而截至2018年底,全国企业总数是3 474.2万户,2018年新增企业670万户,平均每天新增企业1.83万户,与之相较,我国企业图书馆的发展速度日渐衰退。

3 公共图书馆与企业图书馆发展存在的问题

(1)职业发展不畅。图书馆员工是一个图书馆运作的至关重要的资源,人才建设应当放在图书馆建设的首位。一个图书馆的运行需要馆员、助理馆员、专业技术人员、环卫安保人员等。对员工的基本要求是要了解馆藏资源,能够与读者友好交流,理解读者需求,具有组织技能,能够适应突发情况变化,会使用馆内各类信息化设施设备。其中,馆员要能够规划、组织管理并评估图书借阅服务,协助读者使用图书馆的资源和信息,设计图书馆内工作服务制度,满足读者需求,制定采购政策和馆藏体系;助理馆员要能够履行日常图书流通工作,如上架、巡架、图书资料加工、数据录入、文件整理和回答读者问询等工作;专业技术人员要负责计算机管理、行政管理、财会管理、宣传等工作;上述人员和环卫安保人员共同构成图书馆的服务团队。长期以来,图书馆队伍管理制度的设计是相对落后的,没有形成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没有规范的考核指标,薪酬体系主要是以职称、资历为标准,甚至干多干少一个样,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图书馆一般使用本企业职工,由于企业图书馆在企业中属于附属服务部门,待遇相对不高,许多人抱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无法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图书馆的事业中来。

(2)人均馆舍面积低。我国从1949年到1980年的30多年间,全国只有吉林、黑龙江、山西3个省份建立有省级新馆,总面积只有2万m2。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省馆都新建或扩建了馆舍,例如1996年开馆的上海图书馆建筑面积达8万多 m2;天津、湖南、浙江和山东的省级图书馆也都在3万 m2以上;西藏自治区图书馆面积也超过了1万m2。转眼间20多年过去了,截至2017年底,我国公共图书馆数量增至3 166个,公共图书馆每万人拥有建筑面积约109 m2。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人均面积跟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全国各地陆续建设了新城区,城区人口发生了规模性转移,部分地方受制于财政经费、土地规划等多方面原因,新城区图书馆未及时配套建设,市民无法就近享受阅读服务。

(3)功能过于单一。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图书馆里举办一些放映、展览、演唱培训都是十分正常的现象,而目前我国多数公共图书馆和企业图书馆还基本停留在图书借阅,充当自习室的功能。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的快速普及,读者在线阅读越来越普遍,纸质阅读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部分图书馆受制于经费、场地等原因,难以开展阅读外的活动,图书馆对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的吸引力在降低。

4 公共图书馆与企业图书馆的互助共享

(1)加强人力资源互助建设。人是图书馆最关键的因素,人力资源对于图书馆的发展十分重要。图书馆员是读者与图书文献资源联系的媒介,图书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服务的质量。随着经济迅速发展,读者的知识素质和服务需求不断提高,这要求图书馆员工具备较高的技能和素质。公共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相对完备,企业图书馆通过与所在地区公共图书馆进行人才交流、挂职锻炼等方式,互相学习好的经验与做法。积极组织馆员参加图书馆学会的业务学习,重视引进和培养图书情报专业人才,加强在岗职工的继续教育,提升员工掌握信息化、个性化服务的能力。企业图书馆的资金、制度相对灵活,公共图书馆可以借此优势展开合作,联合举办学术活动、开展课题研究,共同开展团队交流,开阔员工的视野。

(2)共享藏书及文献资料。共享理念在当前信息时代越来越重要,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最终目标是使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获得任何图书馆的任何信息资源。公共图书馆和企业图书馆之间可以通过数字图书馆等信息化手段进行合作,还可以通过互换藏书、藏书互借、通借通还等方式进行合作。企业图书馆的藏书专业性比较强,特别是一些科技企業、工业企业的图书馆藏书科普性、技术性非常强,这种书籍读者有需求,但因为受众面小,公共图书馆未必会引进,通过共享则能让读者就近获得服务。企业图书馆的书籍种类面窄,更新速度相对缓慢,部分书籍已是多年前出版的,时效性不强。通过两馆间的资源共享,打通壁垒,既填补了各自自身馆藏的不足,又加大了书籍流通利用率,避免了文献资料的闲置,是一项双赢的合作方式。

5 结语

书籍是人们在社会物质和精神生产实践中积累知识的物质载体。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凡是好书,必定会在读者心中唤起真、善、美的向往。”公共图书馆和企业图书馆都是收集、保管、传播人类精神文明的机构,是为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提供精神食粮的家园,二者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定能唤起读者心中对真、善、美的向往。

参 考 文 献

[1]张伟,刘锦山.公共图书馆转型与内涵发展[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9.

[3]菲利普尔领导的工作小组代表公共图书馆专业委员会编.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4]王立贵.中外图书馆事业比较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99.

[5]李喆.浅谈我国企业图书馆发展[J].大众文艺,2011(7).

[6]董世新.新时期的企业图书馆作用浅析[J].赤子(上中旬),2016(24).

[7]赫英娣.关于在企业中设立小型图书馆的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6(4).

[8]朱东惠.企业图书馆在地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兰台世界,2018(S2).

[责任编辑:高海明]

猜你喜欢

共享公共图书馆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挂羊头卖狗肉的“共享”营销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