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青年人对民俗文化的了解状况

2019-09-10王艳腾陆柳成戴川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8期
关键词:青年人民俗文化广西

王艳腾 陆柳成 戴川

【摘 要】广西是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境内居住着汉、瑶、壮、毛南、回、京、侗、彝、水等12个民族,不同的地域组成了不同的民俗文化,广西特色的民俗文化也因此变得丰富多样。但近年来,不少年轻人喜欢关注时尚,忽视对当地优秀民俗文化的了解。为进一步提高青年人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了解,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当地的优秀民俗文化,文章以广西为例,对广西部分地区青年人对民俗文化的了解情况展开实证调查。通过此次调查,研究广西青年人对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就当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在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效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青年人;广西;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8-0193-03

广西经过几千年的沉淀与发展,形成独特而优秀的广西民俗文化,这些文化需要青年人继续传承和发扬。而青年人对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是当前急需了解的课题,通过研究青年人对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可以很好地了解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情况,并从中发现民俗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给予解决方案和相关建议。

1 研究背景

1.1 研究缘起

民俗文化是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1]。民俗文化具有极其鲜明的地方性特色和民族特色,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自治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沉淀,形成极具特色的广西民俗文化,这些特色的民俗文化成为广西的文化瑰宝,需要后人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而年龄在12~39岁的青年人作为传承民俗文化的承上启下的中间人,是做好这一交接工作的主力军。所以,我们需要清楚地了解广西青年人对广西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以便更好地了解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民俗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光大。

1.2 问卷设计

本次数据采集以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为主,访问调查法及相关文献搜集法为辅,其中抽样调查是以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3所院校的在校生为主要调查对象,每个院校采集了110个样本,校外人群随机发放了100份问卷。问卷由18个问题组成,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对广西民俗的感兴趣度、对几个特色民俗的了解度和看法、对未来民俗文化发展的态度和路线及建议等。在实际发放的430份问卷中,有效问卷为397份,有效回收率为92.3%。

通过问卷的收集和最终结果的分析可以明显看到,大部分广西青年人对广西民俗文化的了解还停留在比较浅的阶段,很多具有开发价值的特色民俗文化还未被绝大多数的青年人所熟知,很多优秀的民俗文化并未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发展,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2 研究发现

广西虽然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但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青年人的民俗文化观念淡薄、民俗文化知识匮乏。在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家庭和学校在民俗文化教育方面的缺失;二是地方政府、学校及社会对民俗文化的宣传力度不足;三是国内异地文化的冲击。下面将针对以上问题做出相应的分析。

2.1 民俗文化教育的缺失,影响青年人对民俗文化的认知

2.1.1 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

青年人对民俗文化的认知最先是通过家庭教育实现的。不论是长辈们的口述,还是在传统节日中形成的家庭风俗习惯,都能让青年人从中了解到一些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们对民俗文化教育的不重视制约了孩子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认知。久而久之,青年人的民俗文化意识越来越淡薄,青年人对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也呈现出一代又一代逐级递减的趋势。

2.1.2 学校教育方面的缺失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通常青年人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认知主要在这个阶段形成。因此,在中小学到大学教育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民俗文化的教育尤为重要。对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发现,部分学校对有关民俗文化的教育课程安排并不合理,体现在对文化教材中民俗文化元素关注度不够、相关课程的时间安排少等,大多数青年人缺乏相关的民俗文化艺术的熏陶和对其应有的了解,致使青年人的民俗文化观念淡薄、民俗文化知识匮乏。据相关文献显示[2],目前大多数高校甚至没有开设与民俗文化有关的课程。近年来,虽然有少数高校如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开设了民俗文化课程,但也只在中文系、历史系的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等部分专业开设,而且课时数较少,一般只有32个课时左右,无法满足学生学习民俗文化的需求。

2.2 宣传力度不足,阻碍青年人对民俗文化的深入了解

调查结果中,在问及“您对广西民俗文化是否感兴趣?”时,有17%的人选择“非常感兴趣”,40%的人选择“感兴趣”,这说明民俗文化对大多数人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大多数人愿意去了解民俗文化。而在问到“您认识广西的哪些民俗文化?”时,大多数人选择的是广为流传的壮族歌圩,而一些极具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却不为青年人所深知。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宣传不足所导致的。而民俗文化的宣传不仅有地方政府的责任,还有学校及社会的责任。

2.2.1 地方政府未能及时响应地方特色民俗活动

地方政府在宣传民俗文化方面起主要带头作用,它不仅要制定相关的民俗文化保护政策,还要加强对各种媒体的管理,善于利用大家喜聞乐见的电视节目宣传民俗文化,从而唤起青年人对民俗文化的热情。此外,地方政府在组织相关民俗活动的开展及促进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方面也负有一定的责任。然而,广西大部分地区在特色民俗文化的宣传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民间活动由于没有及时得到有关部门的响应,没有产生良好的同频共振效应,再加上政府对民俗文化的宣传存在单一性,如大力支持“壮族三月三”的宣传活动,但是却忽视了对蚂拐节等其他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的宣传。政府对民俗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青年人获取民俗文化知识和相关信息的渠道有限,相对阻碍了青年人对民俗文化的深入了解。

2.2.2 学校未做好相关的民俗文化宣传工作

学校在教育引导和培养青年人的民俗文化保护意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不仅要对国家主流文化进行宣传,还应该加强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特别是地方特色民俗文化的宣传。学校应在大力宣传民俗文化的同时多开展相关的民俗文化活动,让青年人能够体验、感知、理解最后欣赏民俗文化。但在调查中发现,广西的很多中小学及高等院校没有做好相关的民俗文化宣传工作。大部分学校校内没有设置相应的民俗文化宣传栏;开设的有关民俗文化的课程较少且课程内容只是简单的理论讲解,没能让学生亲自体验并感受到民俗文化的内涵及乐趣;开展的有关民俗文化的活动较少。学校对民俗文化宣传工作的不重视直接影响到青年人对民俗文化的深入了解。

2.2.3 社会群体未抓住民俗文化宣传工作的重点

社会群体在民俗文化的宣传方面起推动作用。这里所说的社会群体是指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他们在挖掘、搜集、整理、研究和宣传地方优秀民俗文化方面有较大的责任。广西虽然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但由于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把工作重心放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和发展上,却减弱了对它的宣传和管理,导致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历尽沧桑,正以不可忽视的速度衰落,潜伏着灭绝的危险。民俗文化的逐渐衰落也会阻碍青年人对民俗文化的了解。

2.3 异地文化的冲击,降低了青年人對民俗文化的参与积极性

在现如今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外来文化。新时代中追求个性、思想开放独立、有强烈的好奇心、早熟又不成熟的青年人很容易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调查结果中,在问及“您是否感受到来自他乡民俗文化的强烈冲击?”时,有23%的人选择了“是”,58%的人选择了“偶尔感受到”。这说明大多数青年人会感受到来自他乡民俗文化的冲击。异地文化的冲击,体现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距所带来的冲击,主要是随着民俗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涌入,异族及同族异地的文化、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的引入,旅游接待地的民俗文化会逐渐被同化、冲淡和消失,从而降低了青年人对当地民俗文化的自信心。

3 促进广西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的对策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广西民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由于民俗教育缺失、宣传力度不足、异地文化冲击等因素影响,导致青年人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度、参与度不高。广西还需进一步提高当地青年人对民俗文化的认知。

3.1 加强民俗文化教育,培养青年人自身文化修养

3.1.1 家庭教育重在激发孩子对民俗文化的兴趣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学习新知识的态度。为加强青年人对广西特色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父母应该从“娃娃抓起”,在重视孩子成绩的同时提高对孩子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视度并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孩子的民俗文化教育,给孩子普及广西民俗文化知识,带领孩子一起观看广西民俗文化的宣传片,与孩子一起走出家门体验特色民俗活动。父母还应在不断了解和学习区政府有关民俗文化文件和政策内容的同时,给孩子介绍相关的知识点,不断激发孩子对学习民俗文化的兴趣,提高青年人学习民俗文化的意识,从而提高青年人对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

3.1.2 学校教育重在提升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知

学校是青年人认识和学习广西特色民俗文化的第二课堂。为提高青年人对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学校都应该增设相关的民俗文化学习课程并适当增加课时,同时还应完善教材中有关地方民俗特色的元素,从而提高青年人对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此外,学校还应积极引导青年人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学习来感知和了解广西优秀民俗文化,提升青年人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度,帮助青年人养成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认知能力的好习惯,让青年人在学习中不断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了解,进而达到让广西民俗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的目的。

3.2 大力宣传广西民俗文化,渗透于青年人日常生活

3.2.1 地方政府承担好政府责任,加大民俗文化宣传力度

从地方政府的职能来看,作为城市行政机构的主体,地方政府应完善全区民俗文化的宣传工作机制,统一协调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宣传工作,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8%的青年人认为政府应大力支持当地民俗文化的发展,这说明政府在积极响应地方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除了积极配合开展当地特色民俗文化活动、讲座、展览会、晚会外,还应因地制宜地针对当地民俗文化,建立健全民俗文化保护条例[3],出台与民俗文化传承发展相关的政策,不断推动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地方政府更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并通过举办民俗知识培训班、发放有关民俗文化宣传的资料等有效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地加强对民俗文化知识和相关保护政策的宣传,不断增强青年人的民俗文化保护意识。

3.2.2 学校加大民俗文化进校的宣传力度,提升青年人对民俗文化了解程度

学校在青年人学习新知识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为进一步提高青年人对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学校应加大对民俗文化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积极响应国家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政策,开展“戏曲进校园”等活动,使学生们在观看戏曲中切身体验原汁原味、内涵丰富的地方特色戏曲艺术。此外,学校可通过设置相关的民俗文化宣传栏、采取民俗文化表演展示、民俗美食义卖、民俗文化工艺制作展等方式开展民俗文化的宣传工作,使广西优秀民俗文化进入校园,让越来越多的同学在亲身体验中对民俗风情、饮食文化、传统工艺等民俗文化的内涵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不断激发青年人对民俗文化的兴趣,提升青年人对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

3.2.3 社会群体组织多种方式,指引广西民俗文化创新潮流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得到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通过不同的网络媒体社交平台联络感情、获取分享信息、办公娱乐生活。网络媒体社交平台成为一个新时代传播推广及时性强的极为重要的宣传平台。因此,社会群体应善于借助网络媒体社交平台为广西民俗文化的宣传创造丰富多彩的方式,让更多的青年人从生活点滴中了解广西优秀民俗文化。这些创新的方式包括少年们喜爱的紧扣民俗文化主题艺术色彩的微动画,青年人每分钟都爱刷的微博热搜;专门推送民俗文化相关文章的微信公众号,全民都知道的短小精悍、娱乐性强的抖音短视频等。

3.3 完善民俗旅游业的管理与发展,提高青年人的参与积极性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当地民俗文化可能会受到异地文化的冲击。对此,地方政府可采取建设民俗文化旅游体验型场所、完善民俗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举办具有民俗风情的节日庆典活动、打造知名度高的民俗旅游品牌、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链等措施来强化当地的特色民俗元素[4],提升民俗文化原有的深刻内涵,进而吸引更多的青年游客到当地体验特色民俗活动,提高青年人的参与积极性,带动民俗文化的创新发展。

4 结语

通过此次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影响广西区内广大青年人对广西特色的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家庭和学校在民俗文化教育方面的缺失,政府、學校及社会对民俗文化的宣传力度不足,以及异地文化的冲击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家庭可以加大对孩子民俗文化兴趣的培养,学校加大对特色民俗文化知识教育和宣传,社会群体充分利用组织方式指引民俗文化创新潮流使之渗透于青年人的日常生活,政府还可以通过充分利用旅游资源等方法有效地提高青年人对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从而使更多优秀的民俗文化更好地被青年人所熟知、传承和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钟敬文.民俗文化学发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5):1-13.

[2]秦海燕.关于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俗文化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3):153-154.

[3]廖飞.论我国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政府责任[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4]梁柰.广西民俗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代广西,2016(4):54-55.

[责任编辑:高海明]

猜你喜欢

青年人民俗文化广西
广西贵港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材料作文“做一个Nice 青年”导写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