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课堂乐园,张扬学生个性
2019-09-10沈萍萍
沈萍萍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美术课堂上要求教师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运用多元化的理论知识、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興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用“互联网+”的思维,丰富美术教学资源,为学生建立资源平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个性发展;多元化
美术是一门艺术类的学科,注重的是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美术教学的根本目标。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紧跟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在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上都有很大的进步,但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导致学生创作的作品千篇一律。这种现象局限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甚至还会打消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使美术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一、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如何让学生对刚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富有吸引力的语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勾起学生创作的欲望。
(一)运用情境型语言,营造良好的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创设教学情境,为美术课堂增加趣味性,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在教授“我喜欢的鸟”一课时,需要让学生了解鸟的构造,用各种形式画出一只美丽的小鸟,增强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首先教师可以画一棵树,提问学生树上应该有什么,用大树的口吻跟学生说:“我是大树,我好孤独啊,都没有朋友陪我一起玩,小朋友们能帮我找一些朋友吗?”以此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教师向学生展示鸟的图片,为学生介绍鸟的结构特点,请他们开动脑筋,画一只自己想象中的美丽的小鸟。教师运用适当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积极地展开想象。
(二)运用故事型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于周围发生的任何事物都有强烈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讲故事的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在自然的状态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勾起学生创作的欲望。
(三)运用问题型语言,引发学生的思考
美术教学的过程也是设疑和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逐渐达成教学目标。如在教学“节节虫”一课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出示一条虫子,说:“小朋友们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虫虫,你们猜猜我的好朋友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学生观察后告诉老师(饮料瓶、纸杯……)。“哇,真厉害呀!小朋友们把废物宝宝打扮了一番后,竟然使它变成了一条条非常可爱的虫子。那么你知道节节虫每节之间是怎么连接的吗?除了这些材料,你还能想出哪些材料和方法?”(小组研究)学生想了很多的方法:用橡皮泥粘接,用废弃的纽扣连接,用回形针连接……“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做?好,打开你们组的百宝袋,看看里面有什么材料,与小组内的小朋友讨论一下如何运用这些材料去制作。”(小组探讨,制作作品)教师利用问题将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引发学生思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促进教学课堂的有效开展。
二、用“互联网+”的思维,打造学生资源平台
(一)利用互联网丰富美术信息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利用“互联网+”思维,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信息,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扩大视野,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美术创作。如在“花点心”的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感受、探究、表现、评价、拓展,逐渐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爷爷为我打月饼》的儿歌,提问学生歌曲前两句中提到了哪两样月饼,向学生讲解月饼的由来和含义,再提问学生吃过的月饼的装饰,之后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花点心,让他们在图片中获得灵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教学,可以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教学资源,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利用互联网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美术教学对每个年级的学生的要求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需求的不同,收集学生渴望得到的教学资源,建立美术教学资源平台,让学生能在资源平台上快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通过建立共享平台的方式整合教学资源,使学生在互联网上进行学习,取长补短,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如在进行“巧用纸餐具”的教学前,我先让学生在资源平台上欣赏其他学生的作品,初步了解一些关于环保的知识,认识一些废旧材料,给学生带来一些创作上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了解身边材料的用处,使学生在之后的教学中能够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作品创作,根据不同的材质形态设计出不同的造型,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环保意识。
(三)利用互联网打造美术课堂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展示评价学生的作品也是尤为重要的。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会采用传阅或张贴学生作品的方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达到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如果用“互联网+”思维,将学生创作的作品上传到互联网平台,这样不仅能够在本班内为学生展示和评价,也可以让其他班级欣赏,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到美术知识。同时,还可以为学生进行更详细的讲解,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到其他同学的优势,明确自己的不足,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将学生作品上传到互联网上,让更多人来评价,还可以达到鼓励学生的效果,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用多元思维的理论,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在小学美术课堂运用多元思维的理论,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善学乐思,还能够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在生活中获得美术知识。
多元思维的理论为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建立现代化的课堂提供了依据。运用多元思维的理论辅助美术教学,能够完善课堂知识结构,创设出丰富的教学内容。如在美术课堂中插入合适的音乐,为学生营造出轻松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快速融入到课堂中。还可以让学生根据音乐,结合课堂主题,设计出自己心中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促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利用多元思维的理论,能够照顾到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将学生的亲身经历、个人感悟及情感体验融入到课堂,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如在教学“认识身边的树”一课时,可以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公园近距离地观察树木,了解树木的结构特点,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再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和学生对树木的认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刘鹏飞,李艳华.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19):10-11.
[2]钱玉玉.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7):214.
(责任编辑: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