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多种情境,促使幼儿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2019-09-10杨玉萍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

杨玉萍

摘要: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至关重要。幼儿园教师要创造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使其体验语言交流的樂趣。

关键词:情境创设;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自主表达;相互交流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尝试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丰富多彩的情境,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愿望和兴趣,使幼儿想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在愉悦的情境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一、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幼儿自由表达

(一)创设主题情境

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自己参与布置的环境有着特殊的感情,更乐意参与互动。于是,我结合主题活动的实施,在布置室内墙面时添加了与主题相关的场景,让幼儿置身于主题情境中,产生自由表达的愿望。如幼儿去实践基地后,我请幼儿将自己画的果园张贴在墙上。当这些作品呈现在全班学生眼前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向同伴介绍:“这是我画的弯弯曲曲的路,一直通到果园里。”“这是我画的苹果树,红红的是苹果。”“我画的是农民伯伯拿着篮子在摘西红柿,这是他脸上的汗。”在自由、愉快的描述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这样的情境创设真正激发了幼儿的表达愿望。

(二)设置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为了引发幼儿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不断拓展幼儿的表达内容,从而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的情境。如在“春夏秋冬”主题活动中,我组织幼儿到大自然中寻找风爷爷:“请你们去找一找风在哪里,再仔细看一看风吹到了哪里,在干什么。”幼儿说:“风吹到了大树上,把树枝吹得摇摇摆摆,好像在跟我们招手。”“风吹到了红旗上,红旗被吹得飘起来了。” “风吹到了衣服上,衣服被吹干了。”顺着幼儿的回答,我继续追问:“风除了能吹动物体外,还能帮助我们做些什么事?”幼儿争着说:“妈妈给我洗头发,湿湿的头发被风吹一吹就变干了。”“有了风,风筝才能飞得高。”“天热时,有风吹来会感到全身凉快。”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想出了风的很多作用,拓展了知识经验,他们的思维更加敏捷,语言表达更加流畅。

(三)丰富个别化语言学习情境

在个别化语言学习活动中,我除了为幼儿准备各种用来讲述的图片、有趣的图书、自制小图书等材料外,还布置了立体的小山、小树林、小池塘、草地等场景(如在“空中”悬挂“小鸟”“白云”),使语言区呈现出立体效果的景观图,以拓展幼儿的讲述空间。这些情境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很多平时不愿主动表达的幼儿也喜欢到这里看看、讲讲。一次,一向沉默寡言的瑶瑶拿了一张小鸟图片放在山上,又在卡片中挑了一张青蛙图片摆在山脚下,轻轻地说:“有一只青蛙觉得水里不好玩,就爬上岸,来到一座山下,被山上的小鸟看见了……”旁边的苗苗听到后说:“不对,小鸟应该在天空中或树上。”瑶瑶反驳道:“小鸟会飞,它什么地方都可以去。”“那小青蛙走了那么多路会累死的。”“我这是在编故事呀。”其他幼儿听了他们的对话,觉得很有趣,开始议论起来:“对,只要故事好听就可以了。”“可有的小动物离开了自己生活的地方会死的。”“青蛙可以在地上生活的。”大家听了觉得有道理,瑶瑶和几名幼儿又将图片重新摆放,故事又有了新的情节:小鸡坐在小鸟的背上在天空中飞,小松鼠骑着小鱼在水里游,几只蚂蚁住在老虎的耳朵里……他们看着自己的杰作高兴地拍着手,瑶瑶兴奋地向同伴介绍自己创编的故事。在这样的情境中,幼儿愉快地讲述、交流,感受着学习的快乐,避免了机械单调的言语练习,想象力和认知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二、捕捉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发幼儿自主表达

(一)关注幼儿的生活细节

幼儿的学习往往从兴趣出发,教师若施加外部压力强制幼儿表达,会给幼儿带来心理负担。因此,教师可以从幼儿的日常生活细节入手,选择他们熟悉和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幼儿表达自己想法的愿望。我利用幼儿来园、自由活动、午餐结束后等时间,与幼儿进行个别交流,如昨天晚上妈妈给你做了哪些好吃的菜?看了什么动画片?讲述了什么故事?星期天有没有去公园玩,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今天和同伴玩了哪些好玩的游戏?这些话题都源自幼儿的日常生活,幼儿能够轻松自然地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逐步做到乐于表达、敢于表达。

(二)关注周边生活情境

丰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能激发幼儿的表达兴趣,拓展幼儿的表达内容。于是,我把语言活动的场所迁移到户外、田野里、社区中,让幼儿通过听、摸、看、尝、闻等方式获得感性经验,并要求幼儿用适当的语言主动表达。如去年冬天的一场大雪后,我带领幼儿来到操场,让幼儿用手去接雪花,观察雪花的形状,看雪花飘落的样子,引导幼儿欣赏雪景,并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这白茫茫的雪像什么?”幼儿说:“像天上的白云。”“像糖。”“像盐。”“像面粉。”幼儿越说越兴奋,有的还边说边用动作做着雪花飘落的样子。多种多样的答案引发了幼儿的争论,他们想出许多理由说明自己答案的合理性。可见,真实的生活情境更容易激发幼儿的情感,丰富幼儿对语言的认知和表达。

三、借助有趣的游戏情境,促进幼儿相互交流

(一)在角色游戏中自然交流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能尽情释放自己的情感,愉快地与同伴交流。作为交流的工具,语言始终伴随着幼儿游戏的过程,而角色扮演游戏是幼儿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良好途径之一。有一次,在娃娃家游戏中,扮演“妈妈”的幼儿对来做客的幼儿态度不好。“客人”进门后,“妈妈”没有让“客人”坐下,而是说:“你就在这儿站着,别乱动。”“客人”马上大声提出抗议:“没有像你这样的妈妈,待人要有礼貌。”“我知道,因为你进来没有跟我问好。”“那我现在说可以吗?”扮演“妈妈”的幼儿很得意:“除非你说我是个好妈妈。”“好的,那你一定要和我玩,你是个好妈妈。”就这样,两人开心地玩了起来。整个过程我都在旁边静静地观察,让幼儿尽情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幼儿通过争辩、沟通,解决了矛盾,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实际锻炼和运用。

(二)在表演游戏中乐于表达

表演游戏是一种创造性较强的寓教于乐的方式。幼儿在表演游戏中可以借助语言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实践中,我采用了两种形式:一是设立表演角,为幼儿编排了“小兔吃青草”“小乌龟爬山坡”“小鸡过河”“化装舞会”等表演游戏,并投放大量的动物头饰、大幅的背景图、各种道具等,供幼儿自由选择。幼儿在表演中用自己喜欢的语言和方式表达情感,无拘无束地与同伴交流。二是设计桌面表演游戏,如“谁来了”“两只老虎”“小狗抬花轿”“森林音乐会”等,让幼儿边操作边表演故事。幼儿的视觉、听觉、主观感觉受到了良性刺激,他们的表达愿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大幅增强,其语言表达能力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方式是多样的,情境创设不仅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也使幼儿的语言学习更具趣味性。可见,通过创设多种情境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语言交往氛围,能较好地调动幼儿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充分发挥环境的互动作用,让幼儿在融洽、愉悦的氛围中快乐、自主地表达。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
基于情境创设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策略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
联姻网络,让语文课堂精彩飞扬
浅谈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
初中英语情境教学法的设计与分析
纳情境教学之川,汇素质教育之洋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