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您来或不来,我们都在这里

2019-09-10汤学儒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平台重点目标

汤学儒

摘要: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是教師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教师成长共同体可以集三位于一体,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明确一个目标,关注两个重点,采取三项措施,搭建四个平台”的发展路径,能够促进青年教师共同体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成长共同体;目标;重点;措施;平台

教师的专业发展应成为当前基础教育发展的主题,也是教师终身教育、自身发展、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对于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等途径来进行,而教师成长共同体则可以集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为一体,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教师专业成长打开了另一扇窗户。

我们学校是2016年成立的一所新学校,90%的教师都是年轻人,这种情况下,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就显得相当关键。我们于2017年成立了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何共同体能够将教师凝聚起来?因为共同体就是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的团体。共同体成员都是有教育理想和激情的人,是善于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人,是善于合作和不断学习的人。

在共同体活动中,我们奉行“您来或不来,我们都在这里”的原则。我们相信,共同体精心设计的活动自有其魅力,会吸引每一个愿意来学习的人。有人说:“与你同行的人,比你要抵达的地方更重要。”在共同体中,我们形成了“让优秀激励平凡,让平凡走向优秀,让优秀走向卓越”的教师成长良性循环体系。我们遵循“明确一个目标,关注两个重点,采取三项措施,搭建四个平台”的发展路径促进青年教师共同体良性发展。

一、明确一个目标

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其目标就是追求卓越,目的就是让教师成为最好的自己。追求卓越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指取得辉煌的成就,也指一种全力以赴的追求过程和快乐的心理状态。它要求我们有卓越的学识、卓越的能力、卓越的修养、卓越的德行、卓越的业绩。追求卓越要求共同体这个团队把合作共赢作为发展的基础,把团结合作作为发展准则,高度重视成员交往和合作能力的培养,通过研讨、对话、分享,不断加强个体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构建一个有战斗力、凝聚力的坚强集体。

二、关注两个重点

师德和师能是共同体关注的两个重点。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专业成长并非无本之木,它取决于教师师德和师能的提升。可以说,师德和师能是教师幸福的源泉和发展之根。把无形的师德培养变成有形的自觉行为,把抽象的师德建设变成具体的师德养成过程是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

成长共同体的师德建设要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养成”,就必须与共同体成员的工作常态同向而行。唯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日常工作实践中收获成长和幸福。因此,成长共同体既要切实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措施,又要努力提高教师职业能力,培养高尚的师德,养成达观的情怀,打造精湛的技艺,施教化于无声,享受教育的幸福,实现人生的价值。成长共同体要与优化班级管理结合起来,融高尚师德于班级管理,使教师们胸怀大爱与责任,奉献汗水和智慧,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包容每一个学生,不讽刺,不挖苦,不体罚,让班级管理更有效,更精彩,更阳光。成长共同体要与落实常规工作结合起来,融师德师风于常规管理,把高尚师德渗透到每一个细节之中,事事有人问,时时有人抓,且要创新地抓,有效地抓,持续地抓,实现师德建设常态化,把各项工作推上新台阶。成长共同体要与提高教学质量结合起来。师德无形,润物无声。成长共同体要化“无形”为“有形”,让教师们把精力用在课前,把智慧用在课上,把心血用在课后,努力追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使学生获得最丰硕的收益,不断追求更高的教学质量。

师能就是教师的业务水平。只有师德而无师能的教师素质是空洞的,虚无的。《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好教师就是要“高素质”“专业化”,要“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所以要“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可以说,师德和师能是教育的两翼。有了它们,教师的发展和幸福才能起飞。

三、采取三项具体措施

(一)制定“6+1”青年教师发展模式

针对青年教师,我们采用专业引领与自我提高相结合的方法促其成长。我校青年教师是学科教学的中坚力量,我们应促使青年教师中涌现出一批区级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有一定影响力的创新型教师,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我们制定了“6+1”发展模式。6个常规:(1)每天上传一份粉笔字/硬笔字(上学期全校就上传了1800份粉笔字/硬笔字);(2)每周上传一份教学反思(上学期全校就上传了380份教学反思);(3)每两周进行一次读书交流活动;(4)每月上传一篇读书心得(上学期全校就上传了100篇读书心得);(5)每学期磨一节公开课(上学期全校就开了72节公开课,人均两节多);(6)每学年发表一篇论文(上学期全校就上交了22篇论文)。1个中心:以“小课题研究”为中心统领整个学期学科教学工作(上学期全校就开展了21个“小课题研究”)。

我们推出“青年教师共同体优秀学员”的评选活动,严格按照青年教师参与“共同体6+1”这7项评价指标的数量和质量开展评比,激发青年教师的职业尊严感与职业自豪感,让老师们感受到赢得尊严靠实力和实绩、勤勉与敬业,奖励共同体成员不断追求卓越。

(二)举行“世界咖啡”式会谈——青年教师发展论坛

“世界咖啡”式会谈营造了开放的对话空间,是一种有效的集体对话方式,它让背景各异、观点不一的人坐在一起,进行轻松交流和畅谈,让深藏的思想碰撞出火花,形成集体智慧。这种会谈模式能够突破因人数多而无法满足所有人对话需求的限制,让背景各异的教师真正坐下来,进行“人人参与”的对话。

我们每两周开展一次“世界咖啡”式會谈——青年教师发展论坛。利用学生放学后的时间,两周一次,每次一个半小时左右。会谈主题由主讲者自定,可以是自己的读书心得,可以是自己的专业成长历程,可以是自己教学上最深刻的体会和感受……例如,“如何在生活与工作中幸福、平衡地行走”“如何做一个自主发展型教师”“生命何以自觉”等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感受都可以成为演讲的主题。会谈形式为由一位青年教师主讲,其他青年教师分成7个4人小组,每个小组先讨论10分钟,然后派一个代表发言,就主讲者所讲的内容谈谈本小组的主要收获、还存在的困惑。我们还邀请书法、朗诵、教学方面的专家来给青年教师分享经验和体会,以期给青年教师一些启迪。

“世界咖啡”式沙龙满足了教师精神生活的需求,让青年教师学会科学合理地利用闲暇时间实现生命的成长。合理利用闲暇时间,不仅能够提高青年教师的生活质量,使其实现自主发展,而且有利于青年教师更好地融入社会。共同体鼓励并引导青年教师合理利用闲暇时间,拓宽自身的精神成长和专业成长空间。

(三)名师工作室专业引领

我校通过绿色通道引进了4位名师,语、数、英、音乐学科各一位。为了发挥名师的引领辐射示范作用,我们按照学科分别组建了4个名师工作室,鼓励全校同学科的教师报名加入。每个工作室都外聘一个专家团队指导工作室的建设和发展。每个专家团队每周至少到校指导1次,方式可以是专题讲座、听课评课、交流研讨、课题研究、专业论文写作指导、学科素养基本功训练等,形式有面对面交流、微信群交流等。指导时间有时在晚上6:30~8:30,有时利用周末半天,有时利用学生在校的上午或下午半天。除了外聘专家的指导,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在每周的工作室研讨活动中也注重指导青年教师。目前,我校全体英语老师每天朗诵原版英文读物并打卡,全体语文老师每周三次朗诵诗歌或散文,每周开展阅读交流分享活动,锤炼学科教学基本功。这已经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和习惯。

四、搭建四个平台

(一)学习平台

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之源。我们采取个人努力、同伴互助、名师引路、蹲点听课、外培优先等措施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我们还依托校际联合,开展同课异构、联合教研等活动,开阔教师视野,打开教师思路;请名校教师到校送课,指导教学;派教师到名校跟班学习,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学习的平台。

(二)成长平台

共同体成员的成长要把握好岗位培养人、锻炼人这个关键,通过做中学、教学相长来实现自我专业成长。我们坚持常规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相结合,要求青年教师每天坚持写教学反思,反思自己当天教育教学的得与失,总结成功经验,反思失败教训,在反思中成长,在成长中反思。我们还提高例会的质量,使日常会议成为常规培训与落实日常工作的重要抓手。

(三)互助平台

我们积极搭建教师间互助交流平台,开展校内与校际不同层面的同课异构研讨活动,举行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教学开放日等系列教学专业发展活动。每次教学研讨活动都要有授课教师自评、同伴他评、专家点评三个环节。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与同伴进行专业上的切磋交流,互助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提高。

(四)展示平台

我们积极为共同体成员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开设公开课、汇报课、家常课,还开设为打造精品课而上的研究课、示范课。成长共同体成员随堂听课,评课,课后还及时与任课教师交换意见,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及经验得失。我们鼓励教师以最大的努力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们以“案例展示理念,理念回归课堂”为原则,用案例培养教师,调动教师积极参与的意识,使每一位教师都投入到共同体活动的全过程中,成为真正受益者。我们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基本功及教学竞赛、教学展示,通过竞赛和展示活动锻炼他们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水平,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教师成长共同体可以集三位于一体。我们在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鞭策的集体肩膀上飞翔。我们衷心希望共同体建设能为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升探索一条新途径。

(责任编辑:韩晓洁)

猜你喜欢

平台重点目标
存在感
网络平台支持《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大学生模拟创业实践平台体系建设研究
单品推荐“抓住重点,改头换面”
所谓“重点中学”……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