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中有“本”,“目”中有人

2019-09-10岳兆麟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学习目标教材学生

岳兆麟

摘要:教学目标,也称学习目标,对整堂课起着不容忽视的引领作用。作为教师,面对手中的教材,我们在设计目标时,必须真真切切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总目标,设定真正有益于他们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学习目标,真正做到手中有“本”、“目”中有人。

关键词:学习目标 ;学生;教材

崔允漷在《有效教学》一书中指出:“学习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作为教师,要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有效,高效,首先要做的就是手中有“本”、“目”中有人。“本”是指我们手中的教材,“目”是指学生目标。如何在课前钻研手中之“本”,精心预设和确定好学习目标,做到“目”中有人,是课堂有效的关键。

一、立足学生是根本

立足学生是教育和教学的根本,那么怎么才能立足学生这个根本?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要出发,在制定目标时充分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我们发现成功的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理解学生的需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动机,常常开发课堂活动,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悦纳学生,了解学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力——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最佳诠释。作为教师,我们的教学目标设计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目标的设计不再是“我要教什么”,而是“学生学什么”,也不再是“我要给学生什么”,而是“学生需要什么”。目标的设计应时刻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使学生能够发展成为更为健全的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为其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二年级的音乐课《我当老师》为例,过去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目标的:

1.通过音乐活动掌握四分休止符和后八分休止符,并能在歌曲演唱时加以应用,能唱准这两种休止符。

2.学生能用富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我当老师》。

3.学生能根据歌词内容做一些简单的动作。

但在当今的教育背景下,我觉得可以做以下改变:

1.学生在听辨和游戏等活动中,感受和发现四分休止符和后八分休止符节奏的特点,区分它们的不同。

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示范下,会唱歌曲《我当老师》,理解歌词大意,并在演唱和示范中领会歌曲的情绪,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3.学生能根据歌词内容即兴创编一些简单的动作,在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中,审美情趣得以提升,从而学会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在我认为,改变后的教学目标似乎更贴合学生的真正需要,更能从学生如何走入生活、走入社会的角度出发,体现“以人为本”的方针,更适合时代的步伐。

二、三维目标是保障

在音乐课上,我们的目标设定往往从三个方面入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是指学生在音乐课中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学会演唱歌曲;过程与方法是指如何学会这些音乐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将以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内化,激发学生自身的情感,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审美情绪、浓厚的音乐学习兴趣等。似乎每门学科课标都分别对三维目标进行了具体阐述,看似很具体、很形象,但是随着近些年教育理念的不断实践与更新,在这个追求“学为中心”的时代,三维目标似乎已满足不了新时代教育的要求。为此,我们不能再以三维目标的框架死板地套公式设计目标,而应该以此为依据,对学习目标进行升华和整合,使目标的设定真正符合学生的需要,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符合新时代教育的步伐。

三、教材处理是关键

教材是一种介质,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而不仅仅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作为教师,面对手中的“本”,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研究它,吃透它。教师在制定目标前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研究、整合和调整,使教学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正如特级教师薛法根所说:“教育要做到‘一讲二不讲,已经会了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只讲那些能学会的。”要使课堂活动真正有效,教师必须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核心思想与原则,将教材与学生的学情相联系,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合学生认知、兴趣、能力发展需要的真正有效的教学目标,挖掘学科本身的学科价值,使教育真正地达到育人的目的。

例如,二年级的歌唱课《拍皮球》,其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歌曲中附点节奏的掌握和演唱。针对这个重点和难点,我们可以先设计单独的节奏让学生读一读,再加入聲势动作做一做,随后再配上歌词读一读,最后再配以拍皮球的动作唱一唱。面对教材上仅有的这一张歌谱,这所有设计的一切,都需要教师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合理处理教材内容。如在《拍皮球》一课中,教师不研究教材,怎么能发现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即附点节奏;不研究教材,又怎么会发现学生在后十六分音符的地方不容易唱准、唱好,必须加入声势动作;不研究教材,又怎么能发现歌曲的情绪,从而设计相应的手段去激发学生的情绪。

对于教材中有关联的演唱歌曲和欣赏乐曲,我们可以重新对教材内容进行组合,将相关联的东西放在一起教学。例如在学完歌曲后,教师可以将相关的欣赏歌曲放在学习后的拓展环节,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可让学生比较两首乐曲风格、情绪上的相同与不同,何乐而不为呢?

面对手中的“本”,我们只有研究它,吃透它,才能制定出相对应的更适合本课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的适合学生需要的教学目标。面对我们手中的“本”,“本”中所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是我们在教学目标设计时必须考虑的。知识内容的掌握必定是最基本、最首要的设计内容。

教育就应该以人为本,教学目标的设计其实也不例外。面对手中的教材,我们在设计目标时,必须真真切切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总目标,设定真正有益于他们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学习目标,真正做到手中有“本”、“目”中有人。

(责任编辑:李晓杰)

猜你喜欢

学习目标教材学生
教材精读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实施高效课堂有感
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学习法的探索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从目标入手”,设计高效课堂任务单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