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

2019-09-10陈菊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培养小学语文

陈菊

[摘  要:目前,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国内的小学教育也随之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生命意识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生命意识淡薄的问题日益突出,校园内一系列漠视和践踏生命的极端行为层出不穷,这不得不引起教育界的反思,同时也给小学语文教学敲响了警钟:生命教育刻不容缓。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本文就是在这一认识下,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意识的培养进行探索分析,希望能够唤起小学生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生命意识;培养]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中培养学生生命意识是人本教育的具体表现。所谓生命意识,就是指现场每个生命个体对生命的自觉认识。其不仅指对自我生命的珍爱,也包含对他人生命的珍爱。从哲学上来说,生命是一个短暂而漫长的过程,其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按照固有的客观规律进行着活动。教师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对学生的生命意识进行有意的培养,使其对生命产生敬畏之情,从而珍爱生命。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贯穿其始终,那么如何在日常的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对小学生的生命意识进行培养呢?本文对其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1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意识的重要性

生命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它以学生实际为基础,坚持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通过教师正确积极的语文教育,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欣赏生命之美,感悟生命之难,培养生命之力,探求生命之意,从而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开发人的生命潜能,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意识,是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语文学习能力有机整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小学语文教育学会客观的感知社会现象,深刻意识到自己的优缺点,保优补缺健康成长。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快速地适应变化,保持沉着冷静,不论遇到多么大的挫折和困难都能勇敢面对,不会轻言放弃,更不会选择放弃生命来逃避责任。同时,学生也能学会对生命保持敬畏之心,行为处事更加条理有序,能够在年龄较小的时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完善自身,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且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追寻生命的意义。

2小学语文对学生生命意识培养的具体措施

2.1有效利用教学材料

小学语文教学材料中包含着众多与生命有关的内容,这些都是对学生生命意识进行培养的重要资源。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挖掘材料内涵,查找和生命有关的内容,并让学生对其进行有效阅读与学习,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例如,对《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提出相应问题,如这句话是谁在什么时候,什么状况下讲的?这句话说出后,获得了什么结果,等等,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反复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是对生命意义进行思考的过程,这样就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2.2在写作练习中渗透生命教育

有人说,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同样,在对小学生语文教学中,写作是其不可或缺的环节。因为写作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写作中提高对社会的感知力,及表达自我、认识与思考社会的能力。在此之中,教师可以引进生命话题,让学生展开深入的思考,进行有关生命话题的专项写作训练。

2.3构建对话平台,体验生命价值

由于对人性缺少一定的滋润,使得目前的小学语文教育显得生硬而缺乏温暖。针对该种现象,教师就需要搭建起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平台,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与交流中感悟到生命的价值。而阅读就是构建师生对话的一种良好的形式。教师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对自我进行激励,从而使师生间的对话融合得以实现。如,教师在对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教授中,不能对其仅停留在其字面意思的讲解中,否则就无法向学生传递出大诗人李白身上那种饱受世事艰辛后依旧不放弃的品格。此外,诗人通过对优美的山水风景的准确描写,表达出了其乐观向上的寻找人生真谛的豪情。若是教师忽略对此层含意的讲解,就会错过一次与学生交流生命意识的良好机会。而在对“孤”“独”等诗中关键字进行讲解时,教师应引用诗人李白的各个时期的诗作,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体会,找出各个时期的特点。以此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告诫学生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或困难在所难免,不必对其耿耿于怀,而应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拿出克服困难的勇气去战胜它,将自我的心态调整好,正确面对生命给予我们的意义。

2.4課外阅读中强化生命意识

语文教学有着极大的包容量,古今中外都有很多文学家及作品都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我国古代有屈原、杜甫、辛弃疾等家国一体、忧国忧民的深沉,近代有鲁迅、闻一多等以笔代刀、刀刀见血的热血,国外的海明威、高尔基等也有对生命力量的歌颂与赞美。这些都是很好的关于生命意识培养的素材,教师要将适合孩童阅读和理解的作品推荐给学生,用文学的力量来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让学生追求生命中的真善美,更加珍爱生命,重视生命。这样的尝试最好能跟教学同步,根据课文的有关内容来进行课外阅读,有意识的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延伸结合在一起。

3结语

小学阶段的学生,各个方面还处于发展阶段,而小学语文不仅可以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而且具备较强的综合性,是对学生的生命意识进行有效培养的重要科目。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充分利用教学材料中的丰富内容,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樊锁弟.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2(7):179-179.

[2]韦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J].未来英才,2016(18).

猜你喜欢

培养小学语文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