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下的公共管理创新

2019-09-10赵临风

速读·上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公共管理大数据创新

赵临风

摘 要:大数据时代不仅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思维等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同时也为公共管理的创新带来了一定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对大数据时代的内涵与特征分析基础上,结合大数据时代下公共管理的转变和影响,进行大数据时代下公共管理创新思路与对策研究,以为相关实践及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公共管理;创新

一、大数据时代的特质

对于大数据的含义学界并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大数据是一种因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而形成的信息爆炸现象,它是排斥小规模数据基础上做到的事情,以一种“前无古人”的方式,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有巨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或深刻的洞见。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高德纳咨询公司提出大数据具有大量、高速和多样三个特征,后来舍恩伯格与《经济学人》数据编辑肯尼思·库克耶合作,又增加一个特征:价值。这就是大数据4V特点。然而,大数据4V特点不等同于大数据时代特征。涂子沛在其著作《大数据》中指出,大数据时代已经具备技术层面上实现信息高度个性化、打破时空障碍,社会层面上权力开始分散化、大众创新正在实现的特征。个性化信息的不断产生,在线生活的充斥以及数据的开放流动,当前的社会已经进入创新的互联网新时代。如何利用大数据满足公众个性化需求,创新公共管理模式,提升公共管理效能,已成为政府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大数据时代下公共管理面临的变革

1.思维方式作为人类大脑的一种内在活动,同时也是其看待问题或事物的一种角度或者是方法,是随着时代以及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大数据时代下,人们看待与观察、审视世界的眼光,受到时代环境与特征的影响,以数据的眼光来观察和分析世界,同时数据成为人们思维的重要方向,在大数据的综合分析、关联性运用与开放性流动等因素特征影响下,人们的思维形式也逐渐呈现出以整体性、相关性和开放性的综合化变化。

2.大数据时代下,传统的数据分散化形式被改变,逐渐打破了不同领域分布和不同主体掌握的数据模式,政府、社会公众以及社会团体都能够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与整合,同时信息化发展更是促进了数据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流与传播,形成以网络为支撑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与管理模式。另一方面,政府作为大数据时代下数据的强势拥有者以及公共管理主体,随着信息化与网络技术发展,推动政府门户网站的构建与开放,其责任承担也逐渐转向社会公众与私人组织、社会团体自愿承担方向,通过对分散数据的主动挖掘与分析、整合,在政府政策制定中提供具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支持,以参与到社会管理事物中,因此,对过去单一的政府管理模式产生冲击,向多元化社会公共管理主体模式转变。

三、大数据时代下公共管理创新思路

(一)政府部门应由传统管理思维转向大数据思维,实现管理能力现代化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政府相关部门要紧随时代的步伐,抓住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并将大数据运用到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运行之中,全面提升政府部门人员的执政能力和执行能力,做到与时俱进。并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这就在根本上要求政府相关人员应该运用大数据执行有效的管理能力。同时,政府部门和相关政府人员应该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逐渐养成用大数据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创新意识。尤其是在面对重大问题决策方面应该具备相关内容的大数据思维。

(二)建立数据资源共享格局,强化平台建设,加快向公民开放数据

在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中,人们对于数据一度感到很陌生,甚至对政府数据毫不知情。然而政府数据作为公共资源,应该对人们实时开放。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对其提出相关的原始数据,并具备真实性。但是有涉及到国家机密和隐私的重要数据,国家相关部门应该保证好国家的数据安全,不向任何人泄露。但是,其他政府信息应该本着数据公开、信息公开的原则,允许人们进行查询和下载。同时,这种信息的公开性对政府来讲又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手段,这种监督可以促进我国政府的公平和廉政建设,从而打造“阳光政府”。另外,将各部门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资源的交换和共享,将能共用的软件作为大众平台,各部門之间相互使用,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同时,利用政府内网、政务外网等构件有效的应急指挥系统。并且,分別对“水电气热”等企事业单位的城市运行监测数据进行挖掘和整合,开发出预案管理、空间决策、预警信息发布等综合性的应用软件,完善基于大数据的应急平台系统建设。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大数据的运用有法可依

网络的安全能够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制定出严格的法律法规进行制约。一方面,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人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隐私。近几年,我国人大会上做出了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必须运用法律的武器对数据挖掘、数据应用等进行严格的管控。另一方面,应该明确制定出各类数据的产权归属,让人们充分了解产权意识,对数据采集、数据加工、数据储存、数据授权等应用的法律制度。并制定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数据应用体系,比如:在获取用户信息时,获取范围不能侵犯个人隐私;在数据分析时,合法利用用户数据,不得对个人隐私进行盗取或者更改等。

四、结语

将大数据技术嵌入公共管理领域,能够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政府除了解决好人才与技术的难题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大数据思维指导下进行全方位的转变。各级政府需要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提供以民众需求为导向的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利用好数据进行数目字管理。但是传统的体制与思维也对公共管理模式的创新造成了阻碍,需要打破信息孤岛和数字鸿沟的壁垒,解决信息安全的难题,创设条件和平台促进信息化建设,促进民众的参与和互动,使政府、企业、公民个人、新媒体等多元主体走向合作共治,借助大数据技术助推公共管理。

猜你喜欢

公共管理大数据创新
春节联欢晚会的思想导向性增强对于公共管理的影响
我国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公共管理功能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