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及其培养

2019-09-10尤先波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新课程培养

尤先波

摘 要:国家在小学课程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在一系列改革之后,数学逐渐趋向于生活化,这就要求学校要将数学教育重点向培养学生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更要求学生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积极进行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通过对学生数学问题的一系列培养,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能力,从而更加容易的解决数学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 数学教学 培养

引言:小学的数学教育在传统观念上往往意味着数字的计算,跟生活毫无联系,这也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产生厌倦。但随着课程改革的风潮,人类对数学的认识再也不局限于计算,数学而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而存在。学生通过课堂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达到这一目标的同时也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在课堂中,教师要通过课堂的反映及时转变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更偏向于数学生活化,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要求改革

当今社会潮流飞速发展,教学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对数学方面的改革成为了新课程标准下的主要课程改革,为了适应全新的数学教育,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对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要求

社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数学的学习不能只局限于课本知识,更要走进生活,走进全新的科学技术,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信息素质,学生掌握了相关技术能力后,能够利用简单、快捷的手段及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实现在数学教学领域的跨越,使我国的数学教学走向世界的前沿,积极同世界进行交流。

在实行数学问题生活化的进程中,对学生自身素质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学生为适应数学教育的快速的发展速度,我国学生要具备理性思维和数学逻辑意识,学生面对难题时要迎难而上,又要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自己真正独立解决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时,他们又能充满自信,积极的面对生活中的难题,当他们收获解决生活数学问题的喜悦后,便会依赖于用有效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他们便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也能增长学生的自信心,能够乐观的面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全新的课改革对当代数学教学和学生及老师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将数学教学逐渐走进生活,走向大众,学生在学习数学就减少了压力,反而感觉像同自己年龄相仿的同学探讨问题。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课堂主体,所以我国所进行的课程改革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时刻关心学生大众对于改革的意见和建议。课程改革主要也是为了适应社会生产发展所需人才的要求,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以及面对问题的解决能力,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切身感受数学带来的社会生活的变化,为未来人们需要的数学思维奠基,以此推动我国数学课程的发展。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策略

教师要及时转变更新观念

在传统的课堂上许多人都普遍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起到辅助作用,显而易见,这种想法在教育全面改革的今天是错误的。作为教师,要及时认清自己在课堂中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全都是主体,教师要转变观念,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允许学生独立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意见想法,注意自己在课堂上的言行,为学生做好模范带头作用。教师要营造一种愉悦的课堂氛围,如教师在讲解概率问题时,可以引用超市抽奖的实例,引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共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充分开发利用生活中的素材

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索,有研究表明,学习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以教师要从多方面对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素材进行收集,教师还可在课余时间尽可能的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尽可能将所发现的素材趋向于生活化。

优化教学情境

教师要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一切为了培养学生的课堂兴趣,教师在课堂多利用收集好的素材,使学生通过生活来认识数学,了解生活的另一方面,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够好的贴近学生生活,增加学生的生活认识。如教师在课堂讲解体积的知识,可以以游泳池为例,一个长方体水池内能装多少水就意味着这个游泳池的体积。通过这种与生活极其接近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打造了一种快乐学习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注重数学从课堂向生活的转化,小学生的数学课本要紧密的结合生活,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情境,使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思考。教师要减少课堂书面作业的布置,要将更多作业布置于实践,既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又能让学生真真正正的将数学回归生活。教师在课堂要转变讲课的重点,将传统的固定思维的讲解转向于开放型的引导,将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讲解于同学们,同时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讓学生理解方法应用的范围,对合理的应用方法能够有所体验,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操作权利。

结束语:教育改革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长期的不懈努力。小学数学教育生活化渐渐渗透进教师平时的教学课堂中,通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指导,从而将全新的课程改革内容融入于学生的数学思想中。目前的课程改革仍然没有完全贯彻落实,这就仍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的不断默契配合。

参考文献

[1]陈和珍.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及其培养[D].上海师范大学,2017.

[2]陆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9):26.

[3]闫鹤.探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A]. 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新课程培养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