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2019-09-10赵红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期
关键词:质疑能力提问高中生物

赵红

摘要:本文在对质疑能力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能力,以促进高中生物教学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生物  质疑能力  提问  探究

古语有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則小进,大疑而大进”。由此可见在学习中质疑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质疑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钻研能力,启迪学生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方法。但令人担忧的是,当前高中生物课堂中学生缺乏质疑意识和质疑行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就曾指出不少人把中国传统的“做学问”变成了“做学答”。

在当前的高中生物课堂中,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等的主动质疑和探究普遍缺乏。此外,高中三年学生课堂探究和发问的频率是逐年降低的。学生缺乏质疑意识的主要表现是畏惧或逃避质疑,缺乏质疑能力和质疑习惯。如何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成为高中生物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总结反思,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营造宽松质疑氛围,积极评价质疑行为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发问是学习真正意义上的开始。没有自己的发问,就没有独立的新的创造。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创设真实有效的情境,以利于学生质疑行为的发生,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对待每一次提问,认真对待每一次质疑。这样,课堂上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学生能感受到质疑的心理自由,消除了质疑的心理障碍,增强了质疑的勇气和信心,逐步养成敢于质疑的习惯。

营造宽松氛围的关键是教师经常对学生使用肯定的、真诚的、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如:“学贵有疑,这个问题问得好!”“你的思维很敏锐,这个问题很有深度!”等。这些积极的评价能让学生知道大胆质疑是认真学习的表现。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幼稚或肤浅,甚至离题万里,也不要简单地予以否定,而要发现亮点并给予积极鼓励。宽松的质疑氛围加之以师生坦诚的交流,会促使学生的质疑兴趣越发浓厚,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二、不断创设质疑情境,着力培养质疑能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不断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质疑兴趣,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

在生物教学中,笔者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来达成以上目的。首先,通过预习进行质疑。认真预习,大胆提出问题是每上新章节之前笔者布置给学生的任务。质疑的范围可以是课本内容,也可以是相关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及社会的联系,还可以是新闻报道中的生物学新技术的应用。每人至少提出一个问题,上课之前小组或全班交流。同学能解决的,共同讨论解决;老师能解答的,课堂现场答疑。但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够由老师当堂解决。特别是一些生物新技术的应用,新科技、新领域的发现,笔者也不清楚。这时笔者鼓励和带领学生通过网络搜集材料,通过实验验证问题。此外,教师也有可能因为理解不到位、考虑不周密等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讲解不严密的情况。笔者常鼓励学生及时、积极地指出老师讲解过程中的不足或错误。朱熹说:“始读,未知有疑。”要想提出问题,提出有意义的问题,熟读课本是关键,熟读才能深思。学生质疑教材内容和插图是建立在对教材反复研读的基础上的。

在学习《高中生物》(必修3)时,邓晓宇同学质疑教材中的“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他指出图中不应出现一个从淋巴液指向组织液的箭头。他查阅资料时发现,毛细淋巴管壁上有伏瓦状结构和防倒流的瓣膜,会防止淋巴液倒流回组织液。对于他的质疑和发现,笔者给予了肯定,此图中该箭头的确不妥。因为在组织内,淋巴液不会再倒流回组织液,而是经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进入心脏,参与全身的血液循环。经此一事,邓晓宇同学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更高了,质疑的热情也更高了,班级的质疑氛围更浓了。笔者进一步意识到,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质疑指导,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整理和知识归纳能力、自我反思和自主探究能力。在学生真的养成认真阅读、多思善想、经常提问、不断反思的习惯后,自然他们阅读课外书籍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三、帮助提升质疑效益,坚持引导质疑自解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质疑过程中的闪光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提高质疑效果。当然,教师要把握学生质疑的关键,发挥示范指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利用书籍及网络自主解决疑问,帮助他们养成自学解疑的习惯。

在学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时,江子岩同学质疑丹麦科学家鲍森·詹森的实验设计不严谨。他认为课本上介绍的实验对照组将“胚芽鞘尖端切除”作为“用琼脂片隔断胚芽鞘尖端和下部”实验组的对照这一设计不完整。他提出应该增设一个对照组实验,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或其他不透水的材料如塑料片或玻璃片隔断胚芽鞘尖端和下部。他的质疑引发不少学生共鸣。笔者当堂表扬他的积极思考,肯定了他对实验设计中设置对照组作用的清晰认识。与此同时,笔者还建议他查找资料了解詹森实验的真实设计,还詹森实验的真实面目。课后,他便和另外几个同学分工合作,查找相关信息。他们发现原来詹森的确使用了各种材料进行实验,也的确有云母片隔断的实验组别,但教材对实验设计进行了取舍,并没有选取这组实验加以介绍。不仅是詹森的实验,课本在介绍达尔文对植物向光性的实验研究时同样是有选择性的,介绍其他科学家的实验过程时同样有这一现象。在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教学任务进展得更顺利。

四、逐步培养质疑助手,着重增强质疑信心

荀子曰:“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黄咏歌同学生物学知识全面,并且在进行生物竞赛课程学习。当其他学生质疑某些生物问题时,笔者首先将问题交给她处理,由她和提出疑问的学生共同讨论研究。包锐骐同学对摄影和美术感兴趣。当其他同学对教材插图质疑时,她便担负起答疑解惑的责任。通过培养教学助手,教师一方面调动了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提高了他们学习生物知识的主动性。

总之,新时期高中生物教学之路充满着机遇和挑战。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必须认识到质疑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举足轻重。广大生物教师不仅要积极肩负起“释疑”的重任,还要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和引导学生勤思善问,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相信,只要给予学生一束乐于质疑的鲜花,他们一定会给高中生物教学满园硕果!

猜你喜欢

质疑能力提问高中生物
小学数学课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