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变化对高职文化育人的实施路径拓展

2019-09-10熊艳辉

雨露风 2019年1期
关键词:文化育人优秀传统文化高职院校

熊艳辉

摘要: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文化育人和思想政治教育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根据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结合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内涵,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现状着手,着重阐释了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文化育人的作用。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职院校;文化育人

以文化人是当今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职责,文化育人成为时代的主题。事实上,古往今来,中国传统文化伦理体系中的仁爱、忠义、诚信一直都是良好社会行为的道德约束,这也与现代高职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内涵不谋而合。在积极推动高职院校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强国是必由之路。当代异军突起的高职院校因高职教育历史较短,在高职文化群起探索却尚无定论的现实情况下,依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解决高职院校文化传承这一问题已经作为一种新思路出现。本文就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经典的、正道的、仁爱的、和谐的、先进的、传承的,既有很强的原则性,又具有灵活性,能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变迁,精髓不变。

优秀传统文化是经典,经典就是经得起时间考验,并源远流长,是我们先辈用几千年的历史经验和生存智慧总结的精髓,通过历史长河的沉淀更加悠远弥香。优秀传统文化是正道,正道就是正面、道统、积极向上。优秀传统文化是仁爱,仁爱就是仁义,有爱心,关心他人。优秀传统文化是和谐,和谐就是合作互助,共同进退。优秀传统文化是先进,先进就是能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古今中外为一体。优秀传统文化是传承,传承就是继承并延续,把好的东西代代相传。

优秀传统文化是经典历史的积淀并延续至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院校的文化育人有着很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内涵

文化育人是指把文化或价值观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是教育的关键。文化育人把教会学生做人放在首要位置,要求学生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充分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作为教育培养的核心。通过多渠道多方式,树立正面榜样,身体力行,引导高职学生追求积极、健康、快来、乐观的生活。因此,文化育人符合以人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文化育人在教育体系方面和文化内涵建设方面都起到了强大的功能作用,提升了高职学生审美意识,激发了高职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加强了高职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符合新时代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实施

高职院校文化是高职院校师生在学校发展历史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高校学生是文化继承、传播和创新的生力军。高职院校学生是广大高校学子的组成部分,在我国持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育人的重要措施。

(一)高职院校学生思想修养存在的问题

1.高职学生本位思想重,责任意识淡薄

身为90后的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深受家人的呵护和宠爱,个性张扬,有很强烈的自我意识,在自我价值的追求上坚持不懈。另一方面,部分当代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对个人需求和社会要求认识不准确,致使价值目标过于现实,缺乏社会责任感。

2.高职学生心理承受力较弱,心理素质较差

一方面,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和完善阶段,另一方面,高职学生的独立性增强、自主性和能动性在不断提高,开始有了一定竞争意识和挑战意识,勇于担当。但是由于长期在家长的保护伞下长大,很少受到挫折。一旦遇到困难或挫折,就会使得原本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一定的改变,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心理素质较差,出现越来越多的负面情绪。

3.网络应用的普及,道德认知和行为背离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的应用几乎已经普及到每一个人,特别是当代大学生,身心尚未完全成熟,对于网络信息的泛滥、网络小说的流行和网络游戏的痴迷,很容易被形形色色的网络吸引而沉迷其中,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在多种因素的冲击下,他们对传统思想和观念在认识上产生了偏离。部分网络小说用暴力、色情来吸引读者,使得部分高职学生,特别是男生轻易就沉浸在网络小说中,从而忽略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影响了学业,更接受了低俗文化,不利于思想健康。

(二)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现状

1.领导对文化育人认识不到位

我国高职教育歷史二十余年,发展迅速,办学规模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总的来说还处在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的转型期。对于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内涵发展还处于“喊口号”阶段,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高职院校的领导在文化育人对学院发展的重要性上认识不足,对文化育人的内涵领会不深,对精神文化建设积极性不高,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通识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2.轻“人文化”重“职业化”倾向明显

高职院校的职业性是首要特征。大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职业技能的学习,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凸显出实用化和功利性的倾向,使文化育人的理念在实践过程中产生偏移。很多高职教师一门心思教书,无心育人,而学生也忙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各种资格证的考取,没有时间更没有兴趣去广泛涉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文化底蕴,相对比较浮躁。高职院校在生存与就业压力引导下,注重选择市场利益,对校园文化建设忽视,导致高职院校价值诉求发生偏差。

3.人文教育流于形式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教学的延伸,是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对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增强社会适应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文化知识转化为人文素质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高职院校开展活动都是为了开展而开展,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均流于形式。活动样式虽然也算丰富,但很少有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开展,很难产生共鸣。大部分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被动参加或者不参加。还有部分高职学生参加活动是为了获得操行分,功利性太强。另外,活动指导老师或社团指导老师对活动的指导流于形式,学生本身由于自身阅历的限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把握力不从心,不能很好地发挥活动的作用,实用性不强。

(三)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院校育人实施路径的拓展

1.优秀传统文化进入高职课堂

优秀传统文化进入高职课堂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职院校为了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引入课堂,并结合当前形势结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2.优秀传统文化进活动,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当代高职学生正处于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在这种形式多样的思想观念环境中,部分高职学生爱国情怀淡薄,使得民族精神的弘扬面临着新的挑战。高职院校在广大高职学生中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陶冶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使高职学生的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如“五四”纪念活动、“一二·九”纪念活动等,以演讲或朗诵等形式,对高职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这些活动载体对学生开展具有纪念意义的教育活动,从而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此外,还可以举办“课本剧大赛”“国学知识大赛”“汉字听写大赛”“文化下乡”等优秀特色传统文化专题活动,具体形象地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

3.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社团

当代的高职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作为90后的他们很多时候会非常自我,在关爱服务他人等方面意识淡薄。作为新时代的人才,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应该多参加学生社团,锻炼自己的能力。同时,高职院校本身要用好第二课堂,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使高职学生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学生社团向高职学生进行国学知识宣讲和优秀传统文化宣讲,弘扬爱国主义,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宣讲人伦道德精神等。通过这些方式,引导高职学生正确处理身边的人和事,懂得相互尊重和关爱他人,回报社会,进一步增强集体荣誉感,提升个人道德修养。

4.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实践

高职学生大多愿意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借用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把文化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为了传统文化更好地被高职学生了解,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以高职学生为主体,自主开展并亲自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宣讲中,去深刻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去探寻文化的根源,去感受文化的魅力。通过学生社会实践,将传统文化转化为行为,学生才能与传统文化零距离接触,充分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起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综上所述,优秀传统文化在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采用多种方式使高职学生学习并牢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认真诵读中华经典文学,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既是高职院校完善内涵建设、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媒介,对当代高职学生的心灵起到引领和治愈作用。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纪宝成.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N].光明日报,2011-5-6(7)

[2]江秀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探索与实践[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3]吉冬梅.困境与愿景——剖析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之现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4]王胜利.浅议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琼州大学学报,2005(4).

猜你喜欢

文化育人优秀传统文化高职院校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技术文化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