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德育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9-09-10张明侠
张明侠
摘 要:德育教育是政治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但在以往的政治教学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人们忽略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作者为探究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入高中政治教学,查阅了大量资料之后,从教学内容、学生、教师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从教材内容渗透德育教育、发展学生主观性、推动德育教育、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等建议,旨在深化德育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性,为各政治教师提供灵感和思路,让每一个受到深入的德育教育而变得更优秀。
关键词:高中政治;德育教育;渗透教学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德育教育在各学科学科教育中都占有更重要的位置。而政治课堂作为以培养学生品格、塑造健康人格为主要任务的学科,德育教育更是其根本的目标和任务。教师该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呢?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里状况,立足于书本的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教师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入课堂,更要渗透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的心理和知识和谐同步地发展。作者主要从教材、学生、教师三方面展开论述。
一、选取优质素材,进行德育渗透
相较于其他学科,在政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显然更具优势。因为政治课本就是以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为任务的学科,与学生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因此更有利于开展德育教育。政治教材中就存在着许多优秀的素材,可以利用例子、联想、或素材本身进行德育展开,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更完善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平时的课堂中,也可以说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了[1]。
例如,教师在进行“内因与外因”的教授时,要引导学生思考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为了让学生对顺境和逆境出人才有更深的体会,可以引用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来引发学生思考:“有人使用青蛙做过实验,先将一锅水煮沸,然后尝试将青蛙放入其中,但青蛙的反抗总是非常强烈,在落入锅中的前一秒奋力一跳,跳出锅中,从而逃出生天。于是,此人换了一种方式,他在锅里的水温还算舒适时,缓慢地将青蛙放入温水中,果然,温水对青蛙而言不难接受,于是它并不反抗。但是,随着水温渐渐升高,等青蛙察觉到不适时,它已经失去了跳出去的力气了。”接着让学生讨论分析,能够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在我们人类中,是不是也有很多这样类似的小青蛙呢?接着通过学生激烈的讨论,教师可以揭示这节课的重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艰苦困难,玉汝于成”的深刻哲理。这样的教学,既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深度,又更易于学生理解,且优化了政治课的课堂结构,能有效提高教育效率,更达到了在政治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立足学生主体,开展德育教育
不论是什么课堂,都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理念,高中政治课堂亦如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在教学设计时,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设计能充分发展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学习,从而达到进行德育渗透的目的。在课堂上,教师也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思维动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无形中对他们进行德育渗透。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来替代传统教学常用的灌输式教学,设计情景和互动的主题,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这两种教学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教学的优势在于,学生有了更多表达的机会,教师也更加尊重学生的内心想法,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更为平等,对于培养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有着很大的帮助。而长此以往,学生会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转变成为自我的思考和探究。设计更为开放的课堂,也有利于学生表达自我,调动学生对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实现知行的和谐统一。总而言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不能再按照传统教学模式那样,只由教师进行单方面的讲。要跳脱出以往的思维限制,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设计出更多样的课堂,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探究政治知识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提高教师素质,深化德育教育
教师这一职业,不仅仅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更承担者塑造学生良好人格的重要任务。对于学生而言,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人,更应该是一位品行端正的榜样式人物。年纪稍小的学生,例如小学、初中年龄阶段的学生,会对教师存在盲目崇拜的心理,以教师为自己主要模仿对象。由于他们的辨认能力不高,还常常出现模仿错误的行为[2]。而高中生虽然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不会盲目崇拜教师,却也还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他们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教师要具有崇高的思想品格和足够专业的业务能力,在授课时,穿着大方,言语沉着,以自身良好的习惯、坚定的信念和良好的品格为学生树立榜样。要知道,教师本人就是德育教育中最不可或缺的优秀素材之一。此外,教师应该热爱教师行业,才会终生学习,努力充实自己。教师应该具有远大的理想、渊博的知识、坚定的信念、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师要具有相对强烈的情感,对于真善美的歌颂,对于丑恶的厌恶,都可以适当地表现出来。对于这些三观正在发育的学生而言,能帮助他们明了善与恶之间的界限。这些必备的素养,能够让教师充满了人格魅力,这些强烈的感情都是教师能够传达给学生的,也是帮助学生树立完整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因素。总而言之,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时刻约束自己,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结束语:
在德育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各位教师更不应该局限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思维,应该开拓开放性的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种方式。要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就要先立足于教材,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设计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活动。同时,教师要注意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质和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当然,课堂各不相同,细节也不相同,希望各位老师能够倾注更多的心血,达到德育教育渗透入每一节课堂的目的,推动新课改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陆春燕.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文教资料,2010(29).
[2]沈志刚. 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 学周刊,2012(18):20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