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熏浸刺提”融入“交互移情”

2019-09-10李文静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互联网对策

李文静

[摘 要]情感是学习的重要因素。在信息技术时代,以互联网为中心的融媒体为教育和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工具主义、功利主义带来了情感缺失的问题,影响了教育和学习的效果,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为中心的融媒体的优势,创造当代的“熏浸刺提”教育模式,架构互联网双向互动的模式,找寻现代情感教育的突破点,在情感教育中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情感教育;互联网;熏浸刺提;交互移情;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9)01-0066-04

情感不仅仅是心理学概念,“它以多种形式集中表达了个人感情世界的体验和感知”[1]。情感教育是个人发展最为重要的内容,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以互联网为中心的融媒体给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工具主义、功利主义盛行导致的情感教育的缺失。由于偏重于认知而对情感重视不够,使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影响。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传统的情感教育理念和方式,如近代学者梁启超提出的“熏浸刺提”观念,充分利用互联网融媒体的优势,通过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有机融合,探讨情感教育的有效路径,提高情感教育资源建设的质量,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一、工具主义:互联网时代情感教育的缺失

以加涅等为代表的西方教育技术学家认为情感是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认知与情感是学习者应当提高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应当平衡它们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3]未来社会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4]。共产主义社会的核心特征就是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全面发展,在这种和谐的社会关系中,“激情、热情是人们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5]缺乏或者喪失社会激情是冷漠和物化的开始。

最近几年来的发展体现出了这种异化的趋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进一步提高数字化资源的质量,实现数字化资源的共享,加大了信息化教育的进程,使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相对于网络教育资源的迅猛发展,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提高不明显,相反却在网络环境之下产生了一种偏重于认知而忽视情感的倾向,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许多网络教学仅仅是将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当作了简单的通讯工具……或者是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课本搬家’,在网络上发布一些文本化的教学内容或是教学练习题等。”[2]实质上并没有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面对冷漠的电脑屏幕,远程互动教学的作用不仅没有发挥出来,反而导致了情感教育的缺失现象,影响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情感的缺失主要表现为爱的缺失。在互联网时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是被限制在一个较为狭小的空间中,无法实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良好互动。教师像父母一样关爱与照顾学生,对差生和后进生进行引导,这些都是互联网融媒体无法取代的,需要教师长时间的精神和感情投入,用类似于母爱的力量,突破他们心中的防线,解开他们的“心结”。教育不是简单的认知教育,教师承担的是道德和人生指南的职责,解决学生的心理疑惑,引导学生成长,是最根本的。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自身的认同,情感教育至关重要,一旦缺失,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就会有隐患,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发展。

最典型的体现就是,教育的功利主义导致了学生认知的畸形发展。近年来发生在大中学生甚至研究生身上的一些问题即是其体现,比如伤害他人事件、虐待动物事件等。调查显示,发生这些事件的学生普遍缺乏人文情怀,情感教育缺失。在社会转型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今天,处于忙碌、紧张生活之中的人们无暇顾及情感问题,家庭教育、学校和社会教育面临危机,教育中的功利主义出现,与认知、思维能力的研究开发相对应的情感问题受到忽视。因此,如何“诗意地栖居”成为每个人都面对的问题,情感教育更为紧迫。

二、“熏浸刺提”:传统情感教育理念的启示

在当今时代,情感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情感教育越来越紧迫。目前的网络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匮乏,在网络教学中,应该分析情感教育培养的路径,通过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乃至于哲学的多学科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情感教育资源建设的质量,也有利于学习者认知的发展。传统的情感教育思想对互联网融媒体时代的教育提供了重要参考。近代学者梁启超认为“情感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 [6],“情感是宇宙间一种大秘密”,他说:“我们想人到生命之奥,把我的思想行为和我的生命迸合为一,把我的生命和宇宙和众生迸合为一,除却通过情感这一个阈门,别无他路。”[7]梁启超所概括的情感教育的“熏”“浸”“刺”“提”四个阶段,对今天的教育仍然有重要启示,我们应该借鉴传统,正确理解情感教育的意义,在互联网时代探讨情感教育的有效机制和途径。

“熏”是情感教育的开始。梁启超阐述“熏”说:“熏也者,如入云烟中而为其所烘,如近墨朱处而为其所染。”[6]这实际上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不知不觉之间,而眼识为之迷漾,而脑筋为之摇,而神经为之营注;今日为一二焉,明日变一二焉;那刹那,相断相续;久之而此小说之境界,遂入之灵台而据之,成为一特别之原质之种子。”[6]“熏”强调过程的隐蔽性,在日积月累的影响过程中实现教育目的,具有长期性。“旦旦日熏之,种子愈盛,而又以之熏他人。故此种子遂可以遍世界”。这种影响可以推己及人,接受影响的人会将自己所受到的影响传给别人,影响整个群体的心理变化。“熏”是一种隐性教育。美国道德教育家柯尔伯格在认为隐性课程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比显性课程来得更为有力,他认为没有隐性课程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隐性教育通过无意识的不固定的教育方式将能够影响学生身心的各种教育目标贯彻到日常实践中去,从而达到意象不到的结果。这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进行方向引导。“熏”的情感熏陶是在强化学生的道德认同,在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注意丰富德育的载体,借助适当的教育载体进行教育宣传,其过程的参与度更高,效果也会更好。“熏”要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立场,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分享所思所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浸”是情感教育的深化。“浸也者,入与之俱化者也。”[8]“浸”与“熏”都强调感染教育中的渐变过程。“作十日饮,则作百日醉”,“浸”的力量似饮酒。与“熏”相比,“浸”更强调的是时间。“浸”是浸染在情感里,产生长久的回味。情感教育的潜移默化要经过“若干期间内占领”受教育者的“心”,再现“那霎时间便过去的情感”[6],是对现实生活中情感的“物化”,因为“随时可以再现”,这样的情感教育就具有了持久的意义和价值。情感教育又强调“个性”意义,将个性情感融入“情感阈限”里。“浸”接近哲学上的尝试与体验,凭借情感创造出真善美的世界,比如阅读小说,“读《石头记》者,必自拟贾宝玉。读《月花痕》者,必自拟韩荷生若韦痴珠。读《梁山泊》者,必自拟黑旋风若花和尚。”欣赏者和书中主人公合而为一,达到忘情忘我的境界,“文字移人,至此而极。”[9]善教者必然要达到《人间词话》中所说的“物我合一”的境界,“向上提携,向里体验”[10]。

“熏”强调感染的广度,“浸”强调感染的深度,“刺”强调的是感染的速度。“刺”是一种瞬间力量,“使感受者骤觉”,“于一刹那顷,忽起异感而不能自制”[8]。“刺”对主客体双方的契合有更高的要求。为了发挥情感教育在现实教育中的作用,需要教育者加强情感修养,探索表达和传输情感的方式。特别是在道德教育中,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很难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道德教育需要情感因素的参与。梁启超说:“自己腔子里的那一团优美的情感养足了,再用美妙的技术把他表现出来”[7]。梁启超总结了五种表情法,真切的情感表达是情感教育的前提和基础。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将“刺”延续为长期的影响,是情感教育的关键,这需要真切深刻的感情投入和正确感情对象的选择。

情感教育达到第四个阶段,达到“此身已非我有,截然去此界以入于彼界”之境,这就是梁启超所说的“提”,“文字移人,至此而极。”[7]情感教育达到这个阶段,主客体融而为一,达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前三个阶段是将受教育者置于客体地位,是从外到内,而到了第四个阶段,是自内而外:“前三者之力,自外而灌之使入;提之力,自内而脱之使出,实佛法之最上乘也。”[11]“提”的力量使得接受者作為主体,内心得到了净化和提升。在教育初期采取熏、浸、刺的形式从外面激发情感,而随着教育不断深入,到了“提”这一阶段,教育的客体转化为主体,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转化为自我提升、自我净化。在这个层面上,主客体角色互为消涨,教育主客体之间不仅仅是沟通交流的关系。受教育者在情感的共鸣和激荡中体会到了人生意义,提升了人生境界,形成了人生的愿景。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说:“一个真正受过教育的人,不单体会到常识,了解经济意义,欣赏美的事物,而且又肯为社会服务,即便对生存的意义也能体会。”[12]

“熏浸刺提”对现代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尤其是情感教育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性和教育意义,我们必须通过“交互移情”的方式,着力推动新时代的教育创新。

三、交互移情:互联网时代情感教育的创新

互联网融媒体时代的教育具有不同以往的特点,现代教育技术有着很大优势,但是依然不能否认传统情感教育模式的意义。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传统的情感教育理念和方式,充分利用融媒体的优势,创造当代的“熏浸刺提”教育模式,在大数据背景下,架构互联网双向互动的模式,利用问题情境的创设,营造形色声多元的教学情景,在教学中感受平等的教学关系,保证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将情感教育的“熏浸刺提”模式应用到新时代的教育之中。

首先是交互媒体的综合运用。在交互媒体作用下的情感教育具有自身的优势,教育者综合利用电子邮件、多媒体设备、聊天软件等,实现信息的交互沟通。QQ、微信等聊天软件的普及发展带来了沟通模式的巨大变化,随着各大模块的普及发展,模块功能的逐渐成熟,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变得方便快捷。与聊天工具相比,电子邮件也具有自身的优势,一方面能够将信息长时间储存,另一方面,一些思考性问题能够以一些较为正式的方式发出。与此同时,电子邮件也可以实现互动双方“一对一”的交流,教师可以用电子邮件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在尊重学生的同时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在日常的网络学习过程中,电子邮件被用来传送个人信息,为学习者展示其内心活动提供可能。电子邮件在使用过程中还能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强化[13]。多媒体的交互强化性质扩大了学生的交流面,将计算机的交互和电视机的视听功能结合在一起。在网络互动环境下,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打破时间界限,使学生的各种疑难问题随时得到解决。近年来许多学校为了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对学生采用分层教学,网络化教学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教学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设计,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

其次是情景教学的“移情”策略。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可以通过直接而明确的教育方式,即显性教育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但更需要隐性教育的支持。教育灌输是显性教育的集中体现,例如,宋代就要求孩童诵读《三字经》《千字文》等,达到教育启蒙的效果。此外,许多教育者选择教与罚相结合的教育方式,通过对错误行为的批评和惩罚来告知受教育者正确的是非标准,从而达到规范行为、传递正确价值观的效果。与显性教育相比,隐性教育更强调情感因素,将“移情”作为教育的重要因素。这种教育方式强调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鸣,将美的要求和善的目的融进情感因素。情感教育要针对学生的情感,但又不能局限于就事论事地解决学生的具体感情问题,而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最终目的。这种教育方式需要大量的情感投入,将教育的过程与情感的激发过程融为一体,实现一种“移情”效应,通过“移情”而“移人”。氛围的营造是情景教学的关键。古代的情感教育强调“移情”,以诗歌为教化形式,达到“兴观群怨”的效果。“兴观群怨”也就是梁启超所说的“熏浸刺提”。为了达到“熏浸刺提”的效果,儒家诗学特别强调“比兴”,孔子评论《诗经》中的诗篇“乐而不淫,哀而不伤”[14],“思无邪”。在融媒体时代,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资源的作用,利用多媒体营造氛围,创设问题情境,融入情感教育内容,使学生自觉地在情境中接受教育。

再次是生活教育的贯彻实施。不同于直接教育模式,现代情感教育应该是一种生活化的教育。这种生活化的隐性教育必须遵循几个原则。首先必须坚持教育主体的主动性。虽然隐性教育是无形的,但需要每个受教育者的认同,因为隐性教育是一种自觉自愿的生活化教育。其次生活化的隐性教育强调教育的完整性。隐性教育涉及知情意信行等方面,是内容、形式与能力结构的完整统一,从生活、学习、工作等不同方面、各个层次影响教育人。另外,生活化的隐性教育是立足于实践的。隐性教育在实践中进行,最终接受实践的检验。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完善情感教育的方法体系,探讨新的教育方式。例如,可以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抗战遗址等,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学习英雄事迹,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征文比赛、歌唱比赛,在文艺的熏陶中进行思想教育;还可以组织学生走访福利院等,帮助弱势群体,在活动中进行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参与感、责任感和道德意识。

[参考文献]

[1][美]诺尔曼·丹森.情感论[M].魏中军,孙安迹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2]刘景福,钟志贤.网络教育的情感缺失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远程教育,2001(6).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第38卷)[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9.

[7]梁启超:饮冰室诗话[M].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8][美]諾尔曼·丹森.情感论[M].魏中军,孙安迹,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9]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0]王国维.人间词话[M].台北:台海出版社,2017.

[11]方向东.大学中庸述评[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12]杜时忠.教育人文意义的失落与追寻[J].教育研究,1999(9).

[13]美罗伯特·斯莱文著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14]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互联网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