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识我们的学校

2019-09-10薛雨梅

教育·项目学习 2019年1期
关键词:项目学习认识

薛雨梅

摘 要:“认识我们的学校”是一则既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又把握项目学习内核的综合性较强的跨学科项目学习案例。案例分“项目导入”“发布导引文件与评价量表”“团队开展研究”“展示评价”四个阶段,以“认识学校”为驱动,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多方位认识学校,让学校的过去与现在在学生心中活起来。以团队形式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最终能形成包括学校历史、方位、环境、设施等内容,并富有儿童特色的形式多样的成果集。

关键词:项目学习 认识 我们的学校

项目背景及学习目标

项目学习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新的学习方式,旨在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在实践过程中,项目学习资源的挖掘成为开展项目学习的核心。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完备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这些条件都是非常好的項目学习资源。

一个儿童真正迈入一所学校是他认识并了解学校的过去和现在,并自觉融入了学校文化的时候。本项目结合低年级儿童入学课程,开展“认识我们的学校”项目学习,以认识学校为驱动,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多方位认识学校:游览学校、访问老师、参观旧址、学唱校歌……让学校的过去与现在在学生心中活起来,以此激发学生对学校的认同、自豪和热爱之情。让学生融入集体开展学习,以团队形式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在团队中学习尊重他人,展示自我,以培育项目学习综合素养,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最终能形成包括学校历史、方位、环境、设施等内容的,富有儿童特色且形式多样的成果集,如《我们的学校简介》《学校面面观》等。

第一阶段:项目导入

教学准备:

1.了解学校相关信息。

2.了解学生,指导亲子分组。

3.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

学习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我知道的“我们的学校”

小朋友们,我们现在是实验小学的学生了,你一定对我们的学校有了一些了解,你能说一说吗?

小结:小朋友们对我们的学校了解了一些,但还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现在我们就开展一次项目学习活动——“认识我们的学校”。

【设计说明:充分交流,让学生从已知到未知,这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开展有效学习的基础。】

二、发问:我不知道的“我们的学校”

1.引发问题

小朋友们,你还想了解学校的什么?

学生自由发问。如,我们学校为什么叫“实验小学”?我们学校一直叫这个名字吗?我们学校有多少座楼房?我们学校有多少个班级?我们学校有多大?我们学校的校长是谁?……

课程领域及学科框架

2.观看介绍

前几天,老师参观了两所学校,听到了那所小学的小导游介绍他们的学校。你看——(播放视频)观看了他们的介绍,你对我们的学校还想了解什么?

3.归类总结

小朋友们想了解的内容可以归纳为:

学校的过去、学校的位置、学校的规模、学校的文化、学校的环境、学校的设施、学校的老师、等等。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自由发问,并在观看他校视频案例的基础上做适当归纳,既体现了项目学习基于儿童的需要,也引导了学生思维方式,为分组学习做好铺垫。】

三、探讨:怎样了解“我们的学校”

1.分组

大家想了解我们的学校的内容可真不少。其中你最想了解什么?就让我们这些有相同或者相似问题的同学一起,组成学习小组,一起研究这一方面的内容。

2.方法

(1)讨论:怎样了解到这些问题呢?要注意一些什么?

(2)小结:各个学习小组可以在家长的带领下进行参观、调查、测量、访问……

·学校的过去:参观学校旧址——凤山书院,在凤山书院读一读书。

·学校的位置:看一看学校的门牌和学校的周边。

·学校的规模:数一数,学校有哪些楼房,哪些教室?采访学校校长,了解学校有多少老师,多少学生?

·学校的设施:观看学校图片。你对哪些感兴趣?提前和管理员老师预约好前往参观体验。

·学校的环境:逛一逛校园,说一说、画一画最美校园一景。

·学校的文化:学唱校歌,学画校树,从校歌中你又学到什么?

【设计说明:在明确了学习什么之后,一年级的项目学习导入阶段需要老师适当指导学生怎样开展项目学习,培养项目学习的基础能力。这里以学习内容为分组,让相同志趣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并提供一些方法,令其不至于无所适从。让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探索、解决,在合作学习中自然习得。如果已经开展过项目学习则不必以内容为分组角度,而是引导小组研究多方面内容,让学习走向全面。】

附:

第二阶段:发布导引文件与评价量表

学习时间:1课时

文件内容:

“认识我们的学校”项目学习导引文件学校是小朋友们每天要来的地方,在这里你会交到很多朋友,会学到很多知识。如果有人问起你的学校,你会怎样介绍呢?

这将是你要做的一个项目:介绍我们的学校,这份介绍要尽可能全面,同时又突出一些你们学习的重点。

你将与小组的其他成员一起做这个项目。介绍应该包括学校的以下信息中的三方面:

*学校的过去 *学校的位置 *学校的规模。

*学校的设施 *学校的文化 *学校的成绩。

除了以上所列,你还可以加入其他你认为有意思的信息。

在介绍中,至少包含三位亲历者的讲述,每个讲述要突出以上一点信息。

最终成果必须包括文字介绍、图片(配简要说明)、讲解(表演)的音视频。

请准备好在下次学习集中时间与小组其他成员一起展示你们的初步项目成果。

期待你们的精彩展示!

第三阶段:团队开展项目研究

任务一:

学习两份文本,形成团队研究方案(2课时)

1.學习“导引文件”和“评价量表”的细则要求,弄清研究方向。

2.讨论团队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内容分解、人员分工、研究准备、进度安排、注意事项等,将上述的研究方案记录下来,形成文字材料。

3.将团队的研究方案报送给老师保存,老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提出一定的建议。

4.在此过程中,团队随时可以就制定方案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咨询老师、家长,听取建议。

任务二:

团队研究,形成初步成果作品(5-8课时)

1.各团队按照分工分头开展研究活动,及时保存研究资料。(过程资料与阶段性成果资料,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录音等多种形式)

2.团队集中交流。

(1)团队成员分别汇报各自的研究进展,自我剖析研究过程中的成功之处,以及遇到的问题与不足。

(2)团队成员逐一发言,发表关于项目整体研究状况的评价意见。

(3)对照最初的研究方案,纠偏与修正方案。

3.按照修正以后的计划进一步开展研究。

4.各团队形成初步的成果作品。

任务三:

交流改进,形成最终作品(5-8课时)

1.班级全体成员集中,各研究团队逐一介绍团队共同完成的初步作品。(鼓励团队协作与形式创新)

2.集体评价,指出各自的优点与存在问题。

3.各研究团队结合评价意见对作品做补充、修改与优化,形成最终作品。

第四阶段:展示评价

任务一:

各班级组织展示,邀请全体学生、全体参与老师、部分家长代表到场,利用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逐一进行展示。

每一团队展示完毕后,所有人员进行评价,小组成员进行自评,其他人员进行他评。任务二:

每班选取二到三个优秀的学校介绍,在学校网站组织投票,选出前十名成为“我们的学校十佳形象人”,代表学校接待外来参观团。

第五阶段:反思总结

一年级的孩子组成团队探索了解“我们的学校”,孩子们非常兴奋。他们在学校里数着有几幢楼,几间教室,他们从学校东走到学校西,用数步子的方法说学校的大小,问老师校长叫什么……校园里闪现着他们活泼的身影。

在充满历史人文气息的凤山书院小礼堂中,孩子们身着古代服装,集体朗诵诗文。这样的实地体验,让活泼的孩童又多了一份庄重和好奇。他们感叹:我们学校有那么大的年纪啊!那时候的小孩子还读哪些书?

家长的反馈是欣喜的:“我家从活动前就忙着和同学一起活动,小家伙们自己想办法,自己联系大人,各方面能力都提高得很快!在准备出发前,让孩子自己着手准备活动所需的用品,锻炼了孩子学会事前规划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孩子在大集体活动中,你可以分享她家的面包,别人可以吃你家的水果,相互商量怎么绘画……孩子变得大方、慷慨。”“儿子为班里的同学介绍学校,之前那个腼腆的小男生不见了,在介绍的时候声音响亮,吐字清晰,他自己也乐在其中。”

看过的听过的会忘记,体验的经历的才深刻。低年级学生的项目学习尤其重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们自主探究了解,比让学生们参观校史馆、听学校介绍形成的印象要深刻得多。这让幼小衔接得到真正地深入落实,让学校真正成为孩子“我们的学校”。这一幕幕情景,正印证了海安市实验小学校长周振宇所说的:“项目学习的方式更利于知识学习与实际应用的衔接,它是一种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它能从多个层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

2016年3月,国家推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2]由此,一场更新知识观念的教育革命席卷全国。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取代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体系成为共识。对比当下的学科课程,项目学习课程无疑更有利于摆脱传统的以知识结构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这为项目学习课程的实施与推进注入了强心剂。“认识我们的学校”是一则既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又把握项目学习内核的综合性较强的跨学科项目学习案例,虽在团队学习等方面需要多加引导,成果评价可能稍显稚嫩,但我们坚信,从低年级即开始尝试项目学习,有利于项目学习课程的建构,有利于高质量的学习方式的建构,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也有利于将项目学习的理念深植师生家长心田并结出丰硕之果。

参考文献

[1]周振宇.困境与超越:项目学习在中国[J].教育,2016(31):4-7.

[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C] // 安徽基础教育研究.合肥[C].: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016(2):4-5.

猜你喜欢

项目学习认识
项目学习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项目学习在英语语言学教学中的应用
广挖资源深度整合巧用技术
成熟的教与学
大学英语教学中项目学习的应用探讨
探索规律中感悟和认识“重复”的奥妙
对偶修辞格的研究述略
浅谈我对秦腔小生舞台表演的认识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