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路径研究

2019-09-10杨富强杨晶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育模式创新创业大学生

杨富强 杨晶

摘  要: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抓住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符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适应了高校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符合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高校更新教育理念,改革培养模式、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把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的重要举措。实现从注重知识转移到注重能力素质培养的转变,以创业带动就业。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为了对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的探索进行较好的研究,我们首先就需要理解大学生创业教育本身具备的功能与意义。在本文所进行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中,笔者结合相关资料将大学生创业教育定义为“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结合这一定义我们就能够看出大学生创业教育具备着与创业相关、为未来创业做准备这两层含义。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1.创业教学内容

第一,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要给学生树立创业意识,这是创业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部分,给学生介绍创业的成功案例,邀请部分成功的企业家来校讲座,也可以让学生参观企业,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创业的乐趣。第二,在創业教学内容方面开展创业心理课程,并讲解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让学生用健康的心态面对创业中会出现的成功或者失败。调整学生的心态,由于心态是引导学生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第三,创业教育内容方面要结合传统教育理念,可以正确的效率传播,通过教授学生知识创业,让学生将专业能力融合到创业中,学生学会正确的决策和取舍,在领导甚至统筹中实现创业发展。另外要将国家法律和法规中容易被忽视的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创业教育中,需重视理论实际的结合,单纯的理论讲解学生会失去兴致,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的整体素养才能有着质的飞跃。

2.创业教学组织

课堂上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第一,在课堂讲授方面,由于课堂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普遍形式,所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讲授的主体是教师。但是需要倡导教师的只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讲授中多种形式的应用,比如案例分析法,或者借助于正反形式的辩论,小组的讨论分析各抒己见,总结经验。第二,创业讲座和创业大赛的活动形式,能够完成创业教育。学校在定期和不定期的讲座活动中,针对不同的创业方向开展专题讲座,学生在现场提出问题,开展校企联合创办的模式,学生能够在角色扮演和亲身体会中,激发自己的参与热情和参与意识。

3.创业教学形式

首先,学校应在发展过程中逐步优化师资队伍,注重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术能力,开设实践性课程。同时,教师应带领学生创业或参加各类创新竞赛。学校有专业的创业机构。为学生提供创业帮助,支持学生在创业的早期阶段。第二,学校要广纳八方人才,聘请国内外优秀企业家为客座教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让学生在平时的实践中不断积累创业经验;第三,调整专业课程特点,调整课程改革模式,设置课程时间,发展更具针对性的课程模式。要把创业课程融入艺术职业发展,发展专门的创业教育机构,定期举办专业研讨会。为学生专门设立商务会议,让学生在会议上说出自己的问题,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讨论,有或没有。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选择

1.创新创业普识教育

普识教育是在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学生,在第二或第三学期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以20学时为宜,主要讲授创新创业意识、创业环境与创业者素质、创业流程和创业风险及应对等内容。目的是指导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对自己的创业能力进行评估和澄清,增强创业兴趣,为下一步专修教育提供条件。

2.专修教育

专修教育是针对具有创业潜力、创业兴趣、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学生,进行48小时的创新创业教育。专修教育通过访谈和创业能力测评来选拔学生,以实训课为主要教学形式。主要讲授创业能力培养、创业准备、创业过程、创业企业管理、创业风险管理五个模块的内容。教学过程应与创业团队的组建、创业项目的选择、创业经历和创业过程的进入相结合。目的是引导学生具备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积累创业经验,为未来创业打下基础。对于部分学生(创业团队)具有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移植到创业孵化器进行培养。

3.项目孵化

项目孵化是在孵化园中,学生(创业团队)的创业项目由萌芽、成活到新创企业的培育过程。项目孵化需要:建设孵化场地和配置相关设施;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制定基金管理办法;组建创业导师团队,采用责任制的方式,帮助学生创业项目顺利孵化;组建孵化项目管理团队,对学生的创业项目移植到孵化园进行审批,对学生使用的创业基金进行审批和管理;建立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通过上述工作,充分发挥孵化园的孵化功能,使学生的创业项目进入实施阶段,新创企业的条件成熟后移植于社会。

四、结语

创业的大学生主要是增加经济活力,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学生发展计划,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并帮助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创业教育中应优化各种实践教育方案,结合专业发展要求,使创业实践具有更高的实践内涵。

参考文献

[1]唐海波,王瑜萍.谈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途径[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01(1):56-58.

[2]王向伟,杨霞,赵阳.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新课程·下旬,2016,(7):260,262.

[3]赵娜,许静静,刘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路径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2):32-34.

猜你喜欢

教育模式创新创业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