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惑”为诱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9-09-10段金辉
段金辉
【摘要】 在教学过程以惑为诱是指情境铺垫的过程,根据此环节将学生的学习思路成功转移到数学核心教学内容层面,以促进学生展开主动的知识探索和吸取,以不断加深学习印象。
【关键词】 初中数学 以惑为诱 教学方法 实践
在传统应试教育机制下,很多教师普遍还是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重于强调对学生机械记忆和知识的灌输,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由于外界各种压力下学生对知识也往往采取被动的接受,但很少存在基于兴趣的支撑,因此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数学学习,它是一个“诱惑、辩惑、演惑、解惑”的过程,遵循教育规律,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基础,对学生产生疑惑的诱导,诱发生他们的求知欲,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对知识的探究,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教学中以“惑”为诱方法的概述
顾名思义以“惑”为诱教学就是强调“惑”的诱导效果,对学生个体心理通过外在因素激发出迷惑不解的心理疑问状态,且此状态不是一直不变的,它是可变的一种过渡心理状态,在某种因素的作用下,个体使其可能达到的心理与现有的心理状态形成一种平衡,在平衡状态下最终获得积极的思考和学习思维运转活动。简而言之,以“惑”为诱,就是利用“惑”的手段,产生学生的迷惑的求知欲,然后解决惑的过程,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二、以“惑”为诱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2.1创设科学有效的“疑惑情境”
以“惑”为诱教学方法运用时,教师对科学有效的“疑惑情境”的创设十分关键,它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达到此效果需要从学生的动力性和情感性方面入手:情感性指为通过不同方式促使学生产生困惑,此心理是面对学习困惑时进取心,以增加他们从“惑”到“知”的积极性和可能性;动力性是创设“疑惑情境”时,教师创设难度选择要合适,以对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的激发。“惑”的难度太高,易使学生望“惑”止步,对学生解惑自信心也会有影响,而太简单的“惑”,则不具备学生学习的挑战性,使他们因此失去解惑的兴趣。
如在学习“梯形面积”时,教师教学采用以“惑”为诱的方法。正式授课前,将学生分组,5人一组,就常见问题创设“疑惑情境”给学生:一中位线长100米、宽3米、高6米的水坝由甲、乙两村合修,前半段由甲村修,后半段由乙村修。为早日完工,对此项工程县水利局提供了60元每方的补贴,获此信息后甲乙两村村民都很兴奋,可是这时修水坝的图纸却不见了,村民面对补贴金额怎样分配的难题,该如何解决呢?如果同学们是村长,该怎样解决此难题呢?创设情境后,很多学生说该题没有提供全面的条件,因此无法解题。这时教师引导学生们一起理清“惑”,将他们思考的侧重点从“能否解决”的疑问转移到“如何做”上,受到启发后,和学生一起来解决惑。在“理惑”和“解惑”的过程中,很快找到了题目的解题思路,也就是另一种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位线×高。
2.2尊重个体差异 创造相应的惑以诱
不同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经验,形成学生学习能力存在高低不同的差异性,因此他们对待问题的态度也各不一样。部分学生可能对教师创设的疑问感兴趣,而有的学生则毫无感觉。因此设立问题时,教师需对每个学生的不同差异性进行考虑,必要时对个别同学开展单独指导,在师生沟通过程中,對学生心理活动的了解。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帮助学生解决掉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对思维模式和解题方法的掌握更重要。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可设立数学题:在小河AB的一侧有X,Y两村,XY距离为13,两村X,Y离小河的距离分别为XA=1,YB=3,目前需在河岸AB建设天然气厂,以输送天然气给X,Y两村,需要每千米花费三千元费用进行天然气管道的铺设,请将河岸AB上选择出天然气厂建设位置C,以对工程花费资金最大程度的节约,算出工程总需费用。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问题的提出,针对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设以“如何找出位置C”的惑,针对学习水平高的学生,设以“算出工程总需费用”的惑,做到利用问题针对性教学。
2.3鼓励解惑的探究性
教师在以惑为诱的教学时,在解惑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升华和知识积累,教师不应过于干涉,特别是在学生对惑未展开思考的状态下,教师就作出了解惑。解惑应由学生自主探究和总结的过程,结合已学知识与惑难点,同时感受知识能力和体系的不足,产生要解决惑的冲动,在主动性的学习探究中投入数学知识中。在解惑结束后,对学生解惑过程的步骤、知识运用、及情感思路教师要点评总结,以助于他们对自身能力不足的正确认识。
如在学习“三角形”内容时,教师创设惑“埃及金字塔每一个面都为等腰三角形怎样来证明。”此惑结合了数学和历史,学生按自身经验认知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法,如有人说“通过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来证明。”也有学生说运用“量两底角相等来证明。”从而导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课题。虽然学生解惑方式可能不正确,但他们能在解惑时投入积极的思考,教师就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如在学习“黄金分割”知识点时,提出这样的惑“主持人在台上为什么不站在舞台正中央?”“蝴蝶整体为什么那么美?”利用这些惑,结合学生生活与数学知识,调动学生到惑的探究中去。
三、结束语
总之,教师要将兴趣、自主、探究植根于教学过程中,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利用以惑为诱的方法,以惑激趣、以惑促探,让学生在解惑中培养能力、丰富情感。
[ 参 考 文 献 ]
[1]杨世彬.初中数学教学中以惑为诱教学方法的应用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19):110-111.
[2]倪玉.以惑为诱:初中数学教学新尝试[J].数学教学通讯,2015(28):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