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英语核心素养于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探究
2019-09-10曾丽娟
曾丽娟
【摘要】 百年大计在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学科素养的研究发展,教师的立德树人教育教学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学英语课程含有大量培养学生的德育渗透内容,使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培养。英语的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内容包括语言能力以及文化品格还有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以四种维度发挥英语教育的育人作用,因此,初中英语课堂阅读课要从英语核心素养出发,通过兴趣入手,结合泛读精读方式,增强提问意识,加强小组合作与探究,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等策略与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观点,加强参与意识,广泛阅读,提升跨文化交流,将学生应该要具备的品格以及关键能力培养出来,使其能够适应终身的发展以及社会所需要的发展。
【关键词】 英语学科 核心素养 初中英语阅读 课堂教学
背景
英语阅读是考查英语综合能力很强的一种手段,历年的中、高考中都作为考查能力的重头戏。而现实中很多学生也担心英语、害怕阅读,由此恶性循环。目前阅读课堂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老师没有系统的阅读方法指导,没有真正实现转变阅读能力为阅读素养,没有根据阅读篇章提升背后隐藏的“育人”意义。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不能发挥自主学习动力,课堂越来越枯燥无趣。 所以,将处于英语核心素养之下的阅读课堂给构建起来,对老师的要求不单单是在课堂教学艺术方面表现得比较好,还要求他们对学生的情况有很好的了解,也要求教师对阅读教材、对知识有深刻的分析和统筹掌控,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兴趣点给开发出来,从而构建一个良好的英语课堂阅读氛围,才能让学生遨游在英语阅读语境语篇里,感受英语语言带来的跨文化语言知识魅力。
课堂阅读策略与方法:
一、课堂引入灵活化,激起阅读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老师这个课堂导演怎么去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如何设计一节生动有趣的阅读课来让学生收到最大效果?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老师都得仔细思忖再选定教学方案,这就使老师必须对教材进行认真的钻研,还要尽量挖掘与学生耳闻目染的事情相关联的题材来设置课堂,以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策略的培养。笔者特别喜欢用直观、生动的情景引入法设计课堂引入,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强烈兴趣。比如在牛津沪教版八下Module3 Unit4阅读课Tom and Jerry教学中,在上课开始,课前提前让让学生们去找自己小时候听过的动漫音乐和图片作为作业,然后就地取材,挑选他们的优秀作品比如喜羊羊、小猪佩奇、哆啦A梦等等,做成音乐配图PPT, 在上课前播放音乐给大家,让学生们猜猜“What cartoon is it?” ,然后再呈現动画电影的答案给学生,把课堂带入活泼境地,将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起来,有趣味性的东西能够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激发。另外,通过课前作业要求,寻找卡通音乐和PPT作业布置,使学生们在这节综合阅读课中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得到提升,在欣赏他们收集的作品时大开眼界,了解到中外不同卡通电影的内容、背景、风格等等,丰富和提升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课堂引入方式很多,除了情景引入法之外,还可以问题引入,学生Free talk引入 、话剧小品引入等等,只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目的就是成功的课堂引入。
二、“泛读”在前,“精读”结合,以“养”带读
作为语言,英语不单单是对交流比较重视,而且对培养学习能力同样十分重视,笔者认为“精读”与“泛读”的训练是英语学科素养下学习能力的体现。泛读与精读相结合指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将文章主次合理安排,然后泛读部分迅速浏览, 精读部分集中时间精力地阅读, 在英语实践课堂教学中即是对阅读设置“skimming”和“scanning”阅读。以牛津沪教版九年级下册Unit1为例,在讲课文“The voyages of Zheng He”时教师首先设计了一个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时间事件“信息匹配题”,由学生通过迅速阅读捕捉关键词来进行时间事件梳理,在这个基础之上,教师再引导学生们集中时间和精力去阅读“scanning”重要部分的内容。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分段进行精读,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进一步去理解文章,比如: “what did the voyages of Zheng He mean to Chinese history?”可以让学生从多个方面去思考,也可以通过去查找一些图片,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新的更深层的认识。
英语核心素养下的阅读,不再是简单地寻找问题的答案,而是强调怎样引导学生领悟语篇背后隐藏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对作者在语篇的意图、思想观点以及育人意义这些深层次的含义进行理解和领会,使课堂阅读教学促进学生素养发展,达到以“养”带读的目的。像牛津沪教版八年级(下)Unit 6 Pets 阅读课,篇章用了很多形容词比如“faithful,nice, responsible”等来形容pet dogs 的活泼可爱,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很多不负责任的人随意丢弃自己饲养的宠物,甚至一些人一不开心就残杀宠物。这篇阅读篇章的最后其实暗含一条主线,即是说怎么引导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和善待生命。
三、“问题”陪伴,贯穿阅读
问题提问在课堂上应用相当广泛,阅读课也一样,老师针对不同阅读题材,巧妙各种形式的问题引导阅读。比方说将问题设置成不同类型的,既有目的性的又有启发性的,还有层次性的阅读方式,让学生能够进入该问题的具体情景之中,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从而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激发,让他们能够最大限度的获得信息,最终通过对语篇的判断、以及思维方面的综合训练,使学生的阅读素养以及学习能力都能够稳步提高。笔者认为,阅读课堂贯穿提问,可从三个部分划分, 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的问题。
1.课前热身提问。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教师基本上都会采用热身活动,而课前提问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利用热身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一下子得到提高,很好地调动其探知欲望。比如牛津沪教版七年级(下)Unit2 France is calling.老师提出问题如:Do you like travelling?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France? If you go to France, what will you do there? 在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驱使下,阅读课得以顺利开始进入主题。
2.课中追问。安排在进入文章阅读过程中第二阶段的提问。“追问”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掌握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以牛津沪教版八年级(下)Unit1的Reading部分“voluntary work”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追问分层去设置问题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如:“What is voluntary work? Where will you go to do these work ?What will you do to help the children in the hospital? How do you feel now? 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课文人物在志愿工作中的所见所闻, 让学生们来讲述对自己来说感受深刻的故事,既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掌握文章中心思想,还能够对其独立思考问题能力进行引导,从而使他们的思维以及学习能力都能够得到提升。
3.课后反问。第三部分是在阅读完之后,教师通过设置更有深意的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评价文章中的观点, 然后得到新的不一样的观点,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思维品质,加深阅读文化理解。比如牛津沪教版七年级(下)Unit5 Facts about water一课,老师通过复习巩固单元知识点,安排一系列的听说活动后,面对水资源的贫乏,对于学生提问,老师要进行引导,比方说对大家进行反问 “How to save the water?”,涉及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阅读语篇的提高升华部分。
四、合作探究, 共同进步
学生在阅读课堂的合作探究,打破了传统的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任务等模式。在老师的任务安排下齐心协作,共同讨论,达成共识,共同进步。
1.按学生具体学情分组。对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方式、学习特点等方面情况,老师都需要提前进行了解。如此一来就可以将学生进行优劣互补,使他们在自己所在的小组中能够尽到自己的职责,使不一样的学生进行不一样的角色扮演,分工明确,而且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各司其职,有利于大家以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2.明确任务。老师进行合理的分组后,在提前设置问题布置布置给学生,引导他们去查阅相关资料以及背景知识。小组长可以根据组内学生的特点分派任务,带领小组成员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分工来互相学习,进行知识上的互相补充。最后通过组内组长进行总结,并在课堂上发言,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掌握篇章需要解决的问题。
3.共同学习,交流知识。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学生能够一起进步,在对学习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知识得以交流,从而发掘更深层次的思想,在阅读完课文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新的环节来引导学生们去发现新的观点和新的问题,这种锻炼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做阅读问答的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在课程后期阶段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比赛好胜心组织演讲或辩论赛等,让学生通过交流知识释放灵感,提升拓展,共同进步。
五、课内课外阅读篇章相结合
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不再是只重学习能力的课程,还要注重英语核心素养的体现。而现有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基本都来源于课本范围,课堂供参考的书目也只有课本 ,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锻炼学生对于阅读课程的理解能力和技巧都远远不够。因此,老师要制定阅读计划,要对课外阅读进行相关补充。
1.线下纸质阅读,推荐学生完成同等水平或相关主题的辅助阅读,如学完牛津沪教版八年级(下)Unit 6 Pets课文后,笔者在Daily English 和BBC网站上找到两篇相关阅读题材打印给学生阅读。这些题材与课文阅读“宠物”题材相关联,让学生通过判断思维,认知阅读材料中人物观点或者行為的对与错,做出判断,提升文化素养。
2.在线阅读,随着互联网AI等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很多不可能都变得可能.如利用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网络社群学习经验交流等教育辅助工具广泛应用,为学生的独立学习、发展创新能力和开阔视野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学生更容易享受到良好学习资源,许多学生都在薄荷英语、英语流利说、China Daily等学习网站上面打卡学习。老师也要推荐、引导学生参与这些学习,定篇阅读。
通过网络等多媒体阅读平台学习,让学生能迎接各种新的机遇和挑战,使他们的自学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为学生打开一扇跨文化语言知识之窗,开阔视野,大有裨益。这些年高考命题偏爱外媒中取材可以看出,检验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形式变得越来越新颖,只靠一本教材的阅读学习,已经打造不出一个拥有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适应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结束语
目前,将核心素养引进到英语阅读课堂的方式还在实践中,教师通过灵活运用课堂阅读的方法和策略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将学生引入课堂,再通过“精读泛读”相结合来引导学生培养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同时在阅读课堂中巧妙设置一些问题,贯穿整个课堂,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又可以通过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来提升思维能力。再结合当下流行的合作探究学习,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进行优劣互补,从而让学生可以经过交流而达到共同学习和进步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知识补充,让课内外阅读相结合,在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方面让学生得到帮助,使他们的知识面能够变得更为宽广,培养了学生的文化品格。总之,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语言和学习能力还有思想品质跟文化意识的培养方面,老师可以针对性的利用上述的方式进行,找到一条适合学生提升核心素养的学习道路,为持续学习创造条件。
[ 参 考 文 献 ]
[1]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养体系构建[J]. 常珊珊,李家清.课程.教材.教法. 2015(09).
[2]培养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研究[J].张洪强,孙文帅.中国农村教育.2019年06.期跨文化交.
[3]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 王蔷.英语教师2015(16).
[4]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 程晓堂,赵思奇.课程.教材.教法. 2016(05).
[5]跨文化交际的哲学理解与外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授[J].刘利民.语言教育.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