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的教学
2019-09-10陈念文
陈念文
【摘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学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演示实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感知兴趣;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操作兴趣;通过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改进实验,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化学实验 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069-01
0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化学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化学实验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下面结合我在教学中的体验,谈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通过演示实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感知兴趣
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常用的直观手段之一。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就是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化学实验。其特点是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与示范性。通过演示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感知兴趣,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知识,使学生了解正确使用仪器及试剂的方法和操作过程,以便日后独立进行实验时能使用或容易学会使用这些仪器和试剂,并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如在金属钠的教学中,我们首先将金属钠投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而总结出金属钠在反应过程中所表现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做这个实验时,学生兴趣高涨。这样既完成了知识点的讲授,又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操作兴趣
学生实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与探究”,而学生分组实验正是这种学习方式的体现。
“看三遍,不如自己动手做一遍。”作为高中学生来说,对化学的学习,不再仅仅满足于观察实验现象,更希望能亲自动手操作,即使是简单的试管实验,也会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我们教师应把学生的这种积极性引导到规范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分析研究变化的实质、概括得出结论上来。这样,在学生实验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操作技能都能很好地得到锻炼与提高。然而大多数教师总是教师做、学生看,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这样学生就像看电影,有趣的时候看一看、笑一笑,没趣的时候就打瞌睡去了,所学内容三天以后也许就忘记了。但若把学生由观看者变成操作者、实验者,其心情之激动、态度之积极、思考问题之主动都是教师演示所不能比拟的,由此既让学生体味了快乐,又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我们可把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演示實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如“钠的性质实验”、“乙烯的性质实验”等。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操作能力。
三、通过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学生探究性实验是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用实验的手段对某些化学问题进行论证和探究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能使学生体验化学研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的时候,我首先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Na2CO3、NaHCO3在水里能不能溶解?它们谁的溶解度大?它们溶解后是不是显中性?它们在加热条件下是否容易分解?学生很快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了答案:Na2CO3、NaHCO3都能溶于水,且Na2CO3溶解度大,它们溶于水后都显碱性且Na2CO3的碱性强;NaHCO3受热容易分解,Na2CO3受热很难分解。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还会进一步去思考为什么Na2CO3、NaHCO3溶液显碱性呢?为什么同浓度的Na2CO3的碱性较NaHCO3强?这就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四、通过改进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
化学教材中的有些实验,由于受到教学资源、实验的难度、实验的绿色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往往不能完成或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我们不仅仅要做实验,还要考虑如何改进实验教学、探索实验方法、完善实验理论。例如在讲《硝酸》这节内容时,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铜与稀硝酸的反应的演示实验,存在反应器试管中的空气无法除去,生成的NO马上和试管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无法很清楚地观察到无色的NO的问题,另外,NO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针对这一情况,我组织学生进行改进实验的教学活动,先把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展示给学生,请学生自己分析此装置有何不足,并让学生设计改进方案,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思考、交流等过程,设计出了很多种方案,我先让学生小组研讨,相互评判,再让学生把他们小组选出的比较理想的方案在全班学生面前展示,师生共同分享创新的成果,最后师生综合考虑共同选出了一套比较理想的设计方案。该过程中,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和体验到了改进实验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兴趣。
总之,化学实验的教学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有着非常大的作用,通过生动活泼的实验,可以营造不同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条件。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要重视加强化学实验的教学,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化学的学习中来。
[ 参 考 文 献 ]
[1]王祖浩,王磊.《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223~224.
[2]赵礼明.《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中学化学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第344期.
[3]周改英.《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与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中学化学教与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11,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