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教数学教学中开展“互助式学习”的分析

2019-09-10王永芳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

王永芳

摘  要:在很多的职业学校中,许多学生厌学的情绪尤为突出,在上课时学生对学习没有积极性,甚至对学习没有兴趣,这对于职业学校的教学效率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故教师为了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课堂效率可以采用这个“互助式学习”的方法,运用这个方式充分的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将学生的厌学心理彻底消除。所以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好每一段时间让学生进行互助学习,提高职业学校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职业教学;数学教学;“互助式学习”

一、引言

在当今的时代里,职业学校的教育更加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我国的教育部门也根据现实问题情况颁布出了一系列的相应措施,加强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现在的职业学校选择的很多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不是很理想,整体偏低。教师在教学时就会发现职业学生和普通学生的差距较大,所以教师在讲课时引用互助学习的办法,优化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将职业学校的数学成绩整体的提升起来。

二、“互助式学习”的概念

“互助式教学”就是运用学生几个人成为小组、团队的方式分析解决问题。几个人合作找出问题的答案,在这个寻找问题答案时,学生要分工明确,在小组同学有困难时要互帮互助共同完成任务。教师为了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教学质量,会根据学生学习内容进行合理科学的分工,运用现有的教学资料,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一个互相帮助的平台,在这个学习平台上学生不仅仅可以去接受教师传送过来的知识,也会和其他人一起讨论问题,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平台上可以运用多种渠道让学生获得知识,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度和对学习的积极性。这一方式符合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基本学习特点,优化学生整体学习的效果。

一般运用“互助式教学”的职业学校背景是因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不足,自觉性比较差,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其他的事物所吸引。学生会出现这些事情的根本问题是因为数学知识枯燥,教师授课的方式过于单一。在原来单一的授课方式下,学生会因为对知识的理解不足,会对内容产生抵触心理。这样的课堂会让学生做出很多其他行为,虽然这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教师看到这些行为后就会去提醒学生。在这样的循环模式下,教师和学生互相不理解,大大的降低了数学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教师需要授课方式下不断的创新,用最新的方式进行授课。

三、“互助式学习”的具体步骤

(一)分组搭配合理化

在数学的课堂上,教师把学生分组时,需要遵循几个原则。首先座位要离得比较近,为了优化数学这门课程,優化职业学生之间的交流,所以属于同一个小组的学生尽量座位比较靠近,不能太过分的分散;强弱搭配,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人性格进行小组分配,每个小组不要超过四人,选出一名学习好负有责任意识,工作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作为这个组的小组长。主要去处理小组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和同学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后将学习情况做一个总结汇报给老师。

例如在学生在学习一次函数时,教师给学生预留一个学习方案,根据每个小组学习强弱情况决定。对于那种学习能力强,学习认真的小组,教师可以在课上教他们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学习能力一般的小组,教师可以在一节课上教会一种学习方法,最后让小组内自行研究,找出另外两种的解决方法,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去请教老师。这样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不会过于轻松,也能让学生在学习上有所收获。

(二)分配任务,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按顺序把教学任务分配给每个小组的组长后,进行小组分配,让他们用最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去解答数学问题。可以让学习能力较高的同学在解答问题的能力更加提高。对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运用小组互相监督的模式,可以让他们牢牢的记住数学公式和数学理念,并由学习能力高的学生对他们数学知识点进行指导。完成数学课堂的小目标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课外布置一些数学作业由每个小组长负责。

(三)体现出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职业学生将团队合作变成形式化,职业学校的教师可以运用分数或者评比的方式,让小组内的成员有一个学习的动力,根据每个小组的组长给每一位组员的评价。教师为每位成员进行打分,如果这位成员的成绩比较低,就会得到相应的惩罚,让这些成员做一些数学卷子。这样的团队合作模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了解个人的成功不会是成功,只有小组的成功才是最终的成功。

例如在上立体几何课的时候,有些学生天生对图形的了解不够透彻,想象不出图形的背后是什么样子的,这样就需要团队进行合作,会的同学去帮助不会的同学对他们进行耐心的讲解。

四、职业教学数学互助教学的实践应用

运用互助式学习,可以让学生对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进行很好的理解,培养出职业学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解决能力。教师完成课堂上授课任务,在课下,教师也要随时的去解决每位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在课堂上说出这些问题,以便下次再次发生。

例如教师在讲授函数y=(x-1)2-1时,教师提出问题,这个方程式是怎样变化可以有无穷大的量,在那种情况下有最小量,然后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运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较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束语

在职教数学教学中“互助式学习”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模式。在数学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的优化教学,提高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知识,开拓学生对数学的思维。在这一模式下可以逐渐养成学生有一个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林世森.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互助式学习模式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17:55.

[2]崔艳飞.师友互助式学习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鲁东大学,2018.

[3]杜宁军.STS“互助式学习”在历史教学的探索[J].学周刊,2016,03:38.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直维能力的培养
践行生活化原则,优化初中数学教学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小学中段学生数学应用题教学方式解析
探究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