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生活化原则,优化初中数学教学
2016-10-20沈静
沈静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 数学教学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116-01
数学课程改革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因此课程创新是教育制度创新的重点,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建构性学习的基本思想,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是新课程体系的价值趋向,因为生活世界是建立在日常交往基础上,由主体与主体之间所结成的丰富生动的“日常生活世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依托生活,返回生活,实践第一”。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生活化:是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他们感受自然、感受社会、感受过程的机会,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与现实世界交流、撞击,从而自发地主动地获取知识。这也是知识生活化的意义所在。数学教学生活化: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二、生活化教学: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必由之路
1.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改变中学数学现状的需要
从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学生的学习潜力难以得到发挥,课堂教学失去了生命的活力,重视理论价值,忽视实际应用价值。而我们周围处处有数学,时时会碰到数学问题,数学问题教学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之中的。脱离生活实际的数学教学,会使学生的思维因缺乏具体生动的信息的支持而阻塞。数学课程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
2.数学教学生活化,是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实验教材中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是现实的、生活化的、特别贴近学生的生活,孩子从中体会到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体会到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的信心,教材中模拟现实生活引用了许多真实的数据,图片和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提供了许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让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培养数学素养的基础。
三、践行生活化原则,优化初中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生活经验数学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存在,在教学中,怎样来架设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本人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点肤浅的认识与体会。
1.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使学习内容充满生活气息
教学情境的生活化,主要是通过师生合作与互动,共同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氛围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逐步解决中把握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在运用数学方法使实际问题一一破解中感受成功的快乐和学习的乐趣。新教材的许多章节,都力求从学生熟悉的数学实例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创设情境,提出有关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设计生活化数学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更大热情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教科书知识的解释者和忠实的执行者,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理解教科书的编写意图、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理念;另一方面,还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组、补充、加工、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资源进行教学。从而把数学引向生活,使教学内容更加具有生活气息,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使数学学习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基础,从而带来对数学学习的更大热情。
3.组织生活化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强烈愿望
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不但要紧扣课程标准,而且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组织教学活动。爱动是学生的天性,教学中,若能围绕学生的活动经验,由学生身边的事来组织教学活动,可使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参与数学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达到启智明理的效果。
4.强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应用,调动学生创造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作广泛沟通,会使学生“领悟”出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有很强的应用价值这个重要道理。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数学化。如:学过"相似三角形"后,组织一次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测量操场边旗杆的高。有的学生提出爬上去量,有的学生提出找根长竹竿量……这时,老师拿了一把1米长的木尺,笔直地竖在旗杆旁。在阳光下老师指着旗杆、木尺问:旗杆、木尺的长与影长有何关系?学生们悟出了应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并通过测量、估算出了旗杆的高。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学生的数学生活经验日趋丰富,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以不断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不断增强,从而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这就是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从生活中走来,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才能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生活中处处需要数学,把现实问题数学化,这不仅使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而且提高了学生用数学的观点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变得越来越聪明。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练数学,从书本里走向生活,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