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纽约黑人说唱艺术中的坚守与认同

2019-09-10郝苗苗吴凡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11期
关键词:风格特征认同

郝苗苗 吴凡

摘 要:本文剖析了纽约黑人说唱艺术中的“黑色同一性”特质,解读了黑人说唱艺术中被始终传承和坚守的“黑色基因”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揭示了纽约黑人群体对其血缘共同体—黑非洲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坚守。

关键词:说唱;风格特征;认同

纽约黑人说唱艺术,是一种辅以节奏型音声背景、通过演说或说唱方式进行表演的黑人城市民间音乐体裁,自其诞生至今,出现了舞乐说唱、现实说唱、政治说唱、匪帮说唱等多种亚属类型。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尽管亚属类型繁多,但纽约黑人乐手却在不约而同地坚守着说唱艺术的“黑色同一性”。尽管在黑人说唱艺术诞生时期(上世纪60年代左右),追求客观、忠实地阐释音乐文化事项的现代音乐民族志就已经诞生,但却罕有美国学者对黑人说唱艺术及其风格特质给予非常客观地记述与阐释。所以,一定意义上说,黑人说唱艺术中的这种黑色同一性长期以来是以一种不需言、不当名的状态存在着,但却被黑人说唱乐手始终传承和坚守着。具体而言,这种“黑色同一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对于自然音的偏爱;对于应答式结构的偏爱;对于节奏文化的偏愛。如下分而述之。

1. 对于运用自然音的坚守

一般而言,音乐中所使用的音乐性音响素材包括乐音和噪音两大类别。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所谓的噪音实际上是一个西方古典音乐影响下形成西式概念。它本质上所指的是自然音。指称其为噪音主要是因为在西方古典音乐审美观中,对于自然音有着极高的排斥“这种把客观世界中的音响不加取舍地故意模仿的能力,在音画的创作上是最缺乏价值的”, 这是西方音乐美学家柯克对自然音音响素材被不加取舍地运用于音乐创作所做出的严厉批判。但实际上,在世界其他地方,尤其是非洲人的音声观念中,并不存在所谓的乐音和噪音之分别,正如陈铭道先生所言:“(对于非洲黑人而言)音乐性音响不仅有教科书所界定的、具有规律的周期性震动频率的音组成,而且由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单一或复合的、甚至由西肖尔在《音乐心理学》一书中称为噪音的音以及他们用各种手段产生的音组成。”而纽约黑人说唱文本最突出的特征便是包含着种类繁杂的音声素材,如乌鸦飞翔的鸣叫“哇~哇”,如手枪射击所发出的“bang! bang!”,再如人的拍手、击掌、跺脚之声以及汽车火车的鸣笛声及各种极具个性的、能被欧洲音乐理论接受认同的音和不被接受认同的音。在当代纽约黑人说唱中,这些自然性音响素材多用于烘托说唱音乐主题特定的背景。但实际上,对于这种自然性音声的审美偏好实则在纽约说唱诞生初期就已存在—当说唱作为纽约黑人群体街头派对乐演时,乐手们的喊唱吆喝以及刮擦黑胶碟唱片产生的噪音就已经成为了听众群体所欣赏的说唱音声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意义上,纽约黑人说唱中对于一种更接近自然本色的音的偏爱与坚守,体现出他们对其黑非洲血缘文化母体音乐文化观念的一种传承与坚守,正如李昕先生曾指出“黑人传统音乐的表演过程中经常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噪音,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几乎所有非洲黑人音乐都和我们听惯了的纯正清凉的音色格格不入,黑人似乎天生就不习惯那种太脱离物质的声音,因此在演出音乐的时候,总是想方设法的将声音的质量从清纯到模糊,最后甚至走向噪音的世界。”。因此,在黑人说唱艺术中被坚守的这种音声审美,已经超越了西式音乐所追求的听觉层面和谐、纯净之普通感官层次,体现出了根植于非洲人传统音乐文化观念中那种与自然协和统一的精神追求。

2. 对于应答式结构的坚守

当代纽约黑人说唱艺术中的另外一个共性特质便是对应答表演形式的普遍演绎。“在古代非洲的仪式音乐中,这种(应答)形式是相当常见的,常用于人神交流。” 纽约黑人说唱中,这坚守着这种源自其血缘文化母体的黑非洲特质。整体而言,主要存在两种对应答结构的演绎,分别体现在唱词文本结构手法和表演交流机制两个方面。

应答形式在唱词文本结构手法中的演绎主要体现为唱词文本多采用A-B-A-C-A-D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手法几乎在所有的纽约黑人说唱作品中得到了演绎。一般而言,A作为领唱起到一种导入作用,而B、C、D则作为展开式回应。例如在纽约黑人说唱作品《The message》中的呼应结构是这样呈现的:Hook -Verse 1- Hook -Verse 2-Hook -Verse3……,其中,Hook为相同文本段落,Verse 1、Verse 2和Verse3为不同文本唱段。

此外,在纽约黑人说唱中所存在的另外一种对于应答结构的演绎则表现为表演交流机制中的应答表演形式。多表现为乐手呼,观众应。如说唱乐手在舞台中心高喊:“哎-呦(Ai—yo)”,听众群体则随后回应:“哎-呦(Ai—yo)”。再如当代纽约黑人说唱的表演中亦存乐手与听众群体以同一语句展开一呼众应的应答形式:“Leader: All the fellas say: Make money-money/ Make money-money-money”/“Men: Make money-money/ Make money-money-money”。

3. 对于复节奏的坚守

最为突出的纽约黑人说唱之黑人同一性,便是对复节奏的坚守。一定意义上,来自黑非洲的传统节奏表现手法几乎被全部呈现在了当代纽约黑人说唱创作中。尤其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复节奏—“克拉维昆”节奏更是贯穿了所有的纽约黑人说唱作品。所谓“克拉维昆”,在一般的音乐词典里通常被解读为一种2比3的特殊数量关系,在实际创作和表演中,主要体现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的节拍组合模式中。

在横向层面的节拍组合上表现为在相同时值的音乐单元里,一方为二拍,另一方面则用三拍。在纵向的节拍组合上,则表现为上下声部之间在相同时值的音乐单元中,一个声部以二等分的节拍形式展开,而另一个声部则以三等分的节拍形式进行。而在纽约黑人说唱音乐中,我们几乎随处可以看到有关“克拉维昆”节拍特征的演绎。

例如,在说唱作品《Goin Down》中,就不但存在着横向层面“克拉维昆”节拍特征的组合,而且由于多个声部的存在,使得纵向层面的“克拉维昆”节拍特征得到了更为充分的演绎。与此同时,由于人声唱词重读音节的坳变更是使得“克拉维昆”在变化中得到了更为多样化的展现。而这其中所体现出来的黑人个性恰是当代纽约说唱对黑人血缘母体—非洲传统音乐观中节奏文化的审美之传承与演绎。正如桑格尔曾指出:“节奏是所有非洲艺术之基础”。学者汤恩亦指出:节奏对于非洲人的意义正如和声对于欧洲人之意义。正是在复杂交错的、对立冲突的节奏模式中,非洲人得到了至高无上的审美满足。”

结语:

整体而言,纽约黑人说唱艺术中对“黑色”同一性的坚守,与黑人群体对其血缘母体文化的认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对自然音响的坚守、对应答结构的青睐和对复节奏的坚守,这些来自黑人非洲血缘文化母体的传统音乐表现手法都在纽约黑人说唱音乐中得到了多方位的利用挖掘和展现。纽约黑人群体运用其智慧通过说唱音乐的创作和传播向纽约、美国、甚至向整个世界昭示着黑人音乐文化的特点与价值,也言说着纽约黑人群体对其血缘共同体—黑非洲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坚守。

参考文献

[1] 郝苗苗:《反思与重构:海外音乐民族志的嬗变之研究》,《音乐艺术》,2018(4)

[2] 柯克:《音乐语言》,茅于润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3] 陈铭道:《从民族音乐学看非洲音乐》,《中国音乐》,1993(2)

[4] 李昕:《论阿金·尤巴的非洲钢琴艺术》, 中央音乐学院学位论文,2007

[5] Perkins, William Eric. In Droppin' Science:Critical Essays on Rap Music and Hip Hop Culture.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6.

[6] Koskoff, Ellen (Editor). The Garland Encyclopedia of world music. The United State and Canada.pp.699. Garland Publishing,INC.2001.pp.699.

[7] Chernoff, John Miller. African Rhythm and African Sensibility--Aesthetics and Social Action in African Musical Idiom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pp26.

基金项目:201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近六年美国音乐学术期刊《民族音乐学》研究(2012-2017)”(项目编号:18YJC760020)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风格特征认同
“认同”视角下辅导员心理辅导谈话技巧研究
舆论场理性族群的认同与构建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北海与上海两地水彩画比较研究
浅析蒙古族民间舞蹈中“绕肩”的审美规范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肖邦《降b小调夜曲》(OP.9NO.1)的演奏特点与风格特征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品味元杂剧《窦娥冤》的人物形象和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