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升中学生艺术素养的策略研究

2019-09-10何俊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艺术素养整合提升

何俊

摘  要:“藝术素养”是指人对艺术的认知、体验和创造等方面的能力和修养,是在掌握一定的艺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内化为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并外化为艺术转化能力。

关键词:整合;提升;艺术素养

立足于对高中校学生艺术素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我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艺术展演活动为辅阵地,着力探寻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艺术素养积累,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有效策略,并付诸实施,最终总结一套可供借鉴的途径和方法,影响学生对于艺术学科的正确认识和重视,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积累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能在艺术素养上得到明显的提高。

如果细分的话。

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则可细分为:①自主音乐需要;②音乐实践能力;③音乐情感体验;④音乐文化理解等。

美术的核心素养则可细分为:①图像识读;②美术表现;③审美判断;④创意实践;⑤文化理解等。

提升中学生艺术素养的三个方向。

1基于课堂教学的艺术素养提升

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紧紧围绕教学大纲,有效的利用四十分钟的课堂,以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情感体验、寓教于乐等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如某音乐教师在传统民歌《编花篮》的课堂上,由于学生都是陌生的,教师为了迅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调剂课堂的气氛,同时也为了相对应的发声练习。教师就以“你好”导入,让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一声声的反复念着“你好”,声音越来越洪亮、表情越来越活跃、坐姿越来越笔直,在一声声“你好”中,教师有意让学生从低音到高音,再从高音到低音,不断寻找发声的位置,让孩子们的头腔得到打开。在孩子们情绪最高昂的时候,教师巧妙的引入试唱歌曲,“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南山开满红牡丹……”,继续让孩子们按“你好、你好”的节奏样式发声,孩子们很容易进入情境,同时教师还让学生体会歌词的含义,以“牡丹”让学生了解河南的地域特色,了解河南民歌的欢快、淳朴,感受歌曲里的所流露出来的一种自信、自豪的情感。这也与“你好,你好”所发出的友好、大方、开朗的情绪是一致的。最后教师还让学生一起模仿一个动作,以律动的形式加强了对歌曲感染力的理解,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参与热情高、模仿的有模有样,让我们观者极为感动。

从以上音乐课分析,教师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线,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步伐,愉悦的参与音乐实践,在文化理解上教师也做了积极的努力,以“牡丹”来了解河南的地域文化等。我想这样的教学无意识通过音乐实践、音乐情感体验、音乐文化理解等来不断熏陶学生们的音乐素养,最终让学生主动的走上自主音乐需要的,这样的课对于很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音乐教师都是受益非浅的。

2基于课外教学的艺术素养提升

除了教师在课堂中积极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之外,教师也应积极地挖掘周围可行的乡土文化资源作为学生有利的课外生活素养提升。本着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宗旨,教师以“畲文化”为主开设专门的校本课程。

如某畲族中学是位于畲族村落,学生基本上都是畲族,学生都是统一畲族服饰的校服着装,很有民族特色。该校的校长也很重视畲族文化的传播,由于该校美术教师以美术的形式开发畲文化,以便于其文化很好的传播。

第一,教师先从学生的传统服饰入手,绘制与分析畲族的传统纹样和几何图案,并制作成课件与学生共同解读,了解这些纹样与图案在斗笠上、米箱上、服饰的花边上、鞋样上,首饰上的独特展现,让学生能够深刻的理解其作品里的畲族文化内涵与民族特色的美。

第二,在了解传统纹样的基础上,教师再与学生共同了解畲族服饰的特色和种类。先了解畲族服饰造型、用色、构图、内涵等畲文化的用意,而后了解其样式。在这样的层层递进的步骤下,学生能够逐渐理解其服饰的民族特色及文化内涵,从而产生对自己本民族的热爱和文化的传承,也能形成自身独特的民族美感。

第三,根据畲族特有的民族美食:乌米饭、粽子等开设了《五彩的粽子》《糯米飘香》等系列校本课程,让学生对自己民族的美食也产生了强烈的自豪感。同时课题组还让美术组与音乐组根据《糯米飘香》这个主题联合举办了《畲汉一家亲》畲歌和畲文化展示活动。

这样的美术实践活动都是先建立在学生对自我家乡或民族的文化理解上,再进行图像解读、审美判断、最后完成美术表现或创意实践的,这样的教学在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上是生动的、有趣的,能与学生心灵完全相呼应的。

3基于社团教学的艺术素养提升

鼓励在校教师多开展社团活动,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不是专任艺术教师而有一技之长的教师也多开设校本课程或社团,如剪纸、陶泥、笛子、二胡等,让更多的孩子能了解更多艺术,让他们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社团活动开展的越多,参与的人数越多,那么学校的艺术节和音乐节的举办质量就越高。如在专家的指导下,某民族中学音乐组就成功举办了《畲文化传承节——畲歌专场合唱比赛》活动,学生参与度高,形成积极的文化认同感,效果颇佳。

中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首要的是师资队伍的建设。特别是城乡优质资源的相互整合和共同分享。在网络时代,要积极构建网络平台,让更多的教师参与进来,网络听评课、优质课共享、专家解答等。同时在校教师更要积极开发乡土资源,开设校本课程,开展社团活动,提议学校多多举办艺术节、音乐节等活动,紧紧抓住核心艺术素养理念,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鼓励更多的学生体验,在参与与体验中通过识别、审美、判断、实践,从而理解其中的艺术文化,真正将艺术审美变成生活中的一种需要、生命中的一种需要,变成自我表达情感的需要。那样,我们学生的艺术素养才能真正意义上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何静.放松心情,放飞翅膀——小学音乐课教学中的感悟[J].西部素质教育,2017,(08):282-283.

[2]任咪咪.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施状况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3]刘永强.关于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27).

猜你喜欢

艺术素养整合提升
高校声乐教学模式之管窥
浅析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必备的艺术素养及其培养方式
分析素描训练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