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期高校“三全育人”德育模式及其运作机制

2019-09-10窦立军李媛媛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运作机制德育模式三全育人

窦立军 李媛媛

摘要:在高校教育中,德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求做好德育资源整合,形成合力,这不仅是德育内在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呼唤。本文对高校德育工作中“三全育人”德育模式进行了简单分析,并就其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希望能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形成德育合力,促进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高校;“三全育人”;德育模式;运作机制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德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强调必须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德是人之本,只有树立远大志向和崇高理想,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因此,高校应该将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改善德育工作,确保其作用的充分发挥。

一、高校“三全育人”德育模式

“三全育人”德育模式指高校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以“育人”为核心,依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以及身心发展特点,从育人队伍、育人实践和育人空间三个不同维度,通过党政群团的齐抓共管,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格局,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点面结合、立体完整的德育模式,提升德育的实效性。“三全育人”德育模式的基本理念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强调以“育人”为核心,做好资源整合工作;二是通过全员调动、齐抓共管的方式,形成教育合力;三是必须做到全程跟进,上下联动,把握好大学生教育的关键点;四是应该全方位展开,全面配合,推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高校“三全育人”德育模式运行机制

“三全育人”德育模式想要充分发挥作用,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运行机制作为保障,实现德育理念具象化。因此,对于高校而言,面对新的发展环境,不仅需要进一步深化“三全育人”德育模式的构建,还应该做好相关运行机制的设计工作,确保德育模式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一)队伍机制建设

一是应该做好党委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形成合力来确保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应该强化党组织思想及作风建设,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实现上下联动,其他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形成全员育,人格局。党组织应该重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早期培训,开展系统完善的知识教育及实践磨炼,同时做好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充分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二是应该重视组织协调工作,学工部与团委组织必须认清形势,强化认识,加快自身建设,树立起全员育人和以人为本意识,通过对先进理论知识的学习来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学工部与团委应该明确各自分工,以育人为核心,做到各司其职的同时协力合作,对新时期的德育目标进行明确,依照党委的统一部署,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其他部门共同做好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核心力量,其在“三全育人”德育模式运行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需要向学生传授相应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同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为学生做出表率。因此,需要促进思政课教师专业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引导其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管理行政人员应该发挥自身的管理育人作用,在高校中,行政工作人员是管理主体,其自身素质与管理能力会直接影响管理育人职能的发挥。以往高校运行中,管理和育人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管理过程存在严重的行政干预,缺乏人性关怀,同时也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严重影响了管理的有效性。基于此,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该及时更新观念和认识,强调以学生为本,围绕育人这一核心理念,去除自身的行政官僚化习气,端正自身态度,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在管理工作中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实现管理和育人的紧密结合;五是应该发挥后勤人员的服务育人作用。作为高校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后勤服务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整合的重要作用,但是以往高校德育工作往往仅关注后勤人员的服务责任而忽视了其服务育人的作用,缺乏對后勤资源的合理利用。在“三全育人”德育模式下,高校同样应该发挥后勤人员的服务育人作用,做好德育资源整合,确保后勤人员同样能够以优质的服务和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和激励学生,在校园内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逐步形成“全员育人”的德育格局。

(二)信息机制建设

一是应该重视信息的收集与监测。想要确保信息管理机制的稳定有序运行,信息收集和监测是基础也是前提,收集到的信息是否完整全面,关系着后续信息分析与诊断是否准确,也影响着德育系统工作人员对方向的整体把控及判断,甚至会对决策的制定和问题的处理产生影响。因此,在信息收集环节,必须重视队伍建设,打破单一人员结构,由教师、行政人员、学生和后勤人员共同组成网状结构,保证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完整性、可靠性和真实性;二是应该做好信息分析与诊断。大数据的出现使得信息量呈现出~飞速增长的趋势,通过信息收集得到的原始信息可能掺杂有大量的无效信息或者无用信息,甚至可能有不少虚假信息,这就要求信息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够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做好信息筛选工作,保留真实有效的信息,然后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找出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应该重视信息反馈。“三全育人”德育模式对于信息反馈依赖性较强,其也是确保德育模式稳定性与发展性的关键所在。无论是信息收集还是信息分析,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德育系统的有序有形,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保证信息反馈能够及时传递到需要解决问题的部门和人员手中,确保其能够做出科学决策,采取有效措施对问题进行控制和解决,避免其影响范围的扩展。

(三)环境机制优化

一是优化社会环境。要求改善社会主义精神风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起科学的社会主体道德交织体系,促进全民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同时,需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借助先进媒体技术,发挥社会德育功能,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为大学生德育工作营造出积极的舆论环境,促进其精神境界的提高;二是优化校园环境。高校应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中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升其自身素质;应该改善教学条件,加大德育工作的投入,提高德育人员素质,运用先进的德育方法,激发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三是应该优化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于个体思想品格的形成影响深远,营造出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德育工作效果的强化。具体来讲,需要营造出和谐的家庭氛围,提升大学生的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发挥父母的表率作用,要求其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表率。同时,父母需要多关注时代发展情况,及时对自身的思想观念进行更新,依照孩子的诉求对家庭生活进行调节,通过沟通交流帮助孩子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三全育人”德育模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德育模式,能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而运行机制作为德育模式理念的具体表现形式,当前依然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基于此,高校应该立足自身实际,对“三全育人”德育模式的运行机制进行研究,在不断探索中积累经验,对模式进行完善,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

作者简介:

1.窦立军(1984-9),男,吉林舒蘭人,硕士,助教,辅导员,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2.李媛媛(1992-4),女,河北隆尧人,硕士,助教,辅导员,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谢伟.“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德育模式运作机制研究[j].企业导报,2014,(21):176-177.

[2]汗克孜.伊布拉音.新时期高校“三全育人”德育模式及其运作模式[J]中外企业家,2016,(30):120-121.

[3]刘胜男.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改革与.开放,2014,(12):73-74.

[4]孙丽杰高校“三全育人”德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10):74-75.

[5]顾鑫高校“三全育人”资助育人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6]黄楚刁.高校资助育人创新视角:“三全育人”资助模式的路径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7,(52):140-141

(作者单位:燕京理工学院)

猜你喜欢

运作机制德育模式三全育人
创新德育模式提升学生素质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探研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运作机制与治理逻辑
对企业节能管理运作机制探究
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运作机制探索与研究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德育模式改革?探索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