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际交往历程中媒介形态演变研究

2019-09-10杨蕊青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人际交往

杨蕊青

摘要:媒介的发展史可以说也是一部人类的发展史,从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往到工具型媒介的出现,人类对于信息的获取和私人表达的欲望推动着媒介发展,同时媒介技术的不断更新决定了人际交往的形式,从而推动了社会形态的变更。

关键词:人际交往;媒介形态;媒介研究

一、个体本身作为媒介

对于将个体本身作为媒介开展人际交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学层面。在“裸猿三部曲”中,作者认为:人这个物种从个体间的交往演化成了部落动物,部落的基本特征是在地方化、人际基础上的运行机制,个体是依靠自身作为媒介开展人际交往活动的。最初个体间的人际交往,通过裸露的皮肤、面部表情、身体姿态以及发出各种声音信号来吸引对方进行交往,史前人类的最主要的人际交往活动即开展个体间的性行为,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巩固配偶制。随着配偶制的不断确立,为了保存物种,更好地进行个体间的交往。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在史前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体将自身作为媒介,通过身体接触、面部表情、身体姿态以及声音语言来开展最基础的人际交往。

二、文字媒介人际交往研究

随着文字的诞生,文字成为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纸张与印刷术的发明强化了文字媒介的作用,这些都进一步拉动了人际交往的发展。英国学者汤姆?斯丹迪奇在《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一书中把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地域广大,贵族之间借助莎草纸通;信,靠由他们社交圈子的成员组成的关系网保持消息灵通,大家都收集信息,过滤后互相交换,作者也将这种模式视作带有社交媒体特性的传播方式的开端,这说明纸张文字的出现,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第一次被打破,一种全新的人际交往模式产生。

三、大众媒介人际交往研究

关于大众媒介人际交往研究,国内外学者主要集中在电视对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上。日本学者林雄二郎曾经在发表的文章《信息化社会:硬件社会向软件社会的转变》当中涉及了“容器人”以及“电视人”的有关概念知识,其表明随着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由于收看电视都是在比较狭窄的空间当中展开,在缺少实际互动以及非常封闭的氛围与环境当中,非常容易形成自我中心、内向以及孤独的相应性格,在这些人中间常常出现人际交往障碍。

四、网络媒介人际交往研究

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互联网技术崛起于美国。之后和互联网紧密关联的人际交往在国外不断发展。需要重视的是,此研究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被传播学专家学者所关注与重视,而是受到教育学、社会学以及哲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所重视与青睐。所以国外的研究人员对互联网人际交往研究的起步非常早,并且其范围非常宽广,实际研究对象会关联心理、文化以及社会等多个方面。

国内关于网络媒介人际交往的发展稍晚于美国,随着手机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目前学界对网络等新媒体人际交往的研究大多是在借鉴国外已有理论框架上吸收传统人际交往研究成果的同时,结合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和我国的具体国情,而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模式,来探析人际传播的特征、过程、动机和效果等。其研究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网络媒介环境下产生的新的人际交往具体行为研究,如《社交媒体倦怠研究述评与展望》中提到:用户在使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受到个人、平台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疲乏、厌烦和厌倦的感觉。这种感觉导致用户使用社交媒体频率降低和使用时间减少,甚至退出社交媒体平台;

第二,对网络媒介环境对人际交往的影响进行研究,夏德元在《电子媒介人的崛起一社会的媒介化及人与媒介的关系嬗变》中提出了“电子媒介人”的概念,并提出“電子媒介人”正面临着传播权利与权力的失衡、信息焦虑与网络沉迷、网络交往中的匿名、欺骗以及人格迷失等问题,关于网络媒介环境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集中在网络媒介的负面影响上。

可以看到关于网络媒介的人际交往,从研究角度来看,通常情况下,根据互联网或者是手机传播特征探寻人际交往情况,把其放人到互联网媒介的实际发展领域当中探究媒介在其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功能与角色的研究比较少;对研究对象分析表明,主要是在互联网社区、微博以及聊天的基础上探究人际交往,很少对互联网媒介大背景下的人际传播形式进行全面掌握。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906355E2-8664-445A-90F4-7F04BC71E2D2

猜你喜欢

人际交往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人际关系负面影响分析
外来工子女人际交往个案研究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学生人际交往价值取向的培养
中小学生“认亲”现象简析
简析影响中学生人际交往的情感因素
大学生人际交往恐惧症的研究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