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政治复习课中应用策略的探究
2019-09-10阳敏丁仕国
阳敏 丁仕国
摘 要:复习是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面对知识量大、细节点多的高中政治教材,如何提高一轮复习效率,打造高效课堂,除了传统的知识点串讲、练习提升外,也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顺教材逻辑体系,提高对教材宏观、系统的把握的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政治;复习课
新授课重在突破重、难点,而复习课则重在对已学知识的系统化、逻辑化,通过提取和再现知识,深化对教材的把握,提高实际运用能力。思维导图具有思维拓展和宏观系统的特点,能学生理顺思路,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联想力和专注力。通过一张图,涵盖整个单元乃至整本书的知识,从而达到把书读薄、读精的效果。
一、思维导图在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中应用的一般策略
有别于新授课,思维导图在在复习课中应用时,更讲求的是“高”,格局要高,從宏观上把握逻辑体系。如果说新授课是把教材读厚、读细,那么复习课就是把教材读薄、读精。如何发挥思维导图在复习课中的作用?
首先,忆——在不看书,不翻笔记的情况下,回顾这一单元讲了哪些知识,从哪些角度展开,每个角度又分别从哪些层面论述。能够回忆起来的,是我们记忆、理解比较透彻的,而那些疑似的知识点,则是我们需要攻克的。每一次回忆时,都要注重“关键词”,这是我们建立起思维导图的基础。
其次,概——结合目录,从本单元中概括出最具代表性的词汇,作为中心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中心主题,进一步深入思考,“围绕它,我们讲了哪些问题?如何讲解的?”一般情况下,我们的高中政治教材都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几个角度展开。在学生没有更好的思路时,可以沿用这个套路。但是对那些政治基础比较好,理解能力和发散思维都比较高的学生,则要提高要求,不可简单的依葫芦画瓢,而要有自己的加工和理解。
再次,精——结合教材逻辑和学生自己的理解,整理本单元的知识导图,要求逻辑要精准,重要要突出。在这个时候,更侧重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宏观把控,一般到三级发散思维即可。整理单元思维导图和每课的思维导图有很大不同。单元知识跨度较大,要画出一个真正科学、严密、具有逻辑的思维导图,必须要对每个知识的内在逻辑深刻把握,因而,自主绘制单元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升华的过程。
最后,美——在同桌和小组的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进一步理顺体系,明确思路。如果可以,尽可能让自己的思维导图美观化。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中应用的案例分析
教学案例:复习课——《收入与分配》
《收入与分配》一单元知识较多,若采用传统的层级式复习法,则很容易湮没重要知识。那么,如何用思维导图来优化复习课呢?
1.知识回顾
(1)结合目录,回顾本单元主要讲了什么,从哪些角度展开讲解;
(2)粗制导图,从单元中选取一个你认为最具代表性、概括性、最合适的词汇作为中心主题,快速构建本单元的导图,呈现出教材和你自己的大体思路。因课堂时间限制,本环节的思维导图是粗糙的,更侧重在知识的整合和回顾。
2.师生生成
(1)确定中心主题。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虽然表面看起来有“收入”、“分配”两个关键词,但深入思考,发现“分配”更为贴切。一方面,整个的《经济生活》就其本质而言,就是“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第二单元探讨了“生产”——做蛋糕的问题,接下来问题来了,蛋糕做出来后,该如何来分呢?这就是第三单元的中心主题“分配”。
(2)发散一级主题。整个的社会财富几方参与分配?国家、企业和个人,这应当成为我们的一级主题,再结合教材逻辑,第三单元从《个人收入的分配》和《财政与税收》两个角度展开,因此不难看出,我们现在需要发散的一级主题应该是“个人”和“国家”。
(3)发散二级主题。从“个人分配”的角度看,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分”,国家有“制度保障”,联想到我们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还有无论何时都必须牢记于心的“分配原则”——效率与公平。从“国家分配”的角度看,我们想到国家靠什么来分“财政”,那财政中最主要的来源是谁——税收。
(4)发散三级主题。高中政治四本教材编写内容各不相同,但是在编写逻辑上又可以找到共性的因素,基本都是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个逻辑主线展开。根据这个基本思路,在发散“收入分配公平”时,我们首先就想到了什么是“收入分配公平”,为什么要努力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如何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5)发散四级主题。以教学重、难点“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为例,在思考这个问题时,首先想到“根”——大力发展生产力,因为你现在要分蛋糕,前提是得有蛋糕可分。生产力发展了,具体应该怎么分呢?不能忘了我们的“分配制度”;除了制度保障外,在不同的分配环节都要注意“分配公平”;结合当下我们的分配现状,提出“提高两个比重,实现两个同步”,这是在初次分配中的公平;紧接着就是“再分配”中如何实现公平了。
(6)坚持简洁概要的原则。选择最有代表性的词汇联想,用几个词呈现思维过程。比如在“再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中,有一个“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形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这一大段话,冗杂而且不易记,若是简化为一个图就很容易了,由“金字塔”向“橄榄型”转变。
实践表明,基于学生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思维导图,更为完善,学生对知识的搜索和整合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个性化作品的完成也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
作者简介:阳敏,女,1990年11月生,籍贯:湖北省十堰市,工作单位:十堰市郧阳中学,思政专业教育学硕士,中学一级教师,
指导教师:丁仕国,十堰市郧阳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