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心理学情景教学模式创新途径

2019-09-10潘春柳

锦绣·下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模式创新途径

潘春柳

摘 要:在消费心理学教学工作中,开展情境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工作的趣味性,让学生愿意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从而有效解决教学效率低,学生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的问题。基于时代在不断发展进步,如何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点,对教学工作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优化,就是目前各个院校的基本工作任务之一,在这个环节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

关键词:消费心理学;情境教学模式;创新途径

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教学的重点是以大众普遍的消费心理为依据,开展营销活动,从而合理获取经济效益。因此,消费心理学已经成为了时下较为热门的一个专业课程。在开展消费心理学的教学工作时,现阶段还存在一些难点问题需要解决。

一、消费心理学现存的教学难点问题

1、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性问题

在开展消费心理学课程设置工作时,必须要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种类型,保证学生能够具备灵活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消费心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而且,社会地位和生活阅历不同的人群,在消费心理上也有一定的差异,这就给教学工作增加了难度。再加上目前许多院校都过于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在实践课程的课时设置上相对较少,导致教学工作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推动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就是目前各个院校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2、教学内容的抽象性问题

从学科特点上来看,心理学的内容相对较为抽象,导致学生对许多概念性的内容无法完全理解。这是影响学生消费心理学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需要教师团队引起高度重视。而这就突出体现了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以及创建情境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然而,现阶段仍然有一部分院校没有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同时,教师团队在教学观念上过于传统,缺乏创新,没有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情境教学模式在消费心理学中的应用

在新时期的教学改革工作背景下,情境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了教学工作中的常用教学方法之一。如何结合消费心理学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特点积极开展教学形式的创新研究工作,以便于发挥出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就是目前教师团队的基本工作任务。

1、结合实际案例开展小组分析

在理论知识教育环节,教师应当充分分析学生的个人学习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开展课堂教学工作。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教师可以从饮食消费、服装消费以及明星效应消费等实际案例入手,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3人左右为宜。然后,为学生布置教学问题,让学生结合问题对案例进行思考。问题的设置要遵循循序漸进的原则,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例如,结合案例情况让学生对比分析两种不同品牌的汉堡销量出现差异的原因,通过售卖价格、明星代言情况以及口味、汉堡造型等特点的对比,引导学生展开深入分析。从中总结出影响大众作出消费选择的关键因素有哪些,以便于帮助学生掌握消费心理学的基础内容。

2、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

基于消费心理学教学内容相对较为抽象,为了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力,院校应当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引进多媒体教学设备。并对教师进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教育培训工作,要求教师制作教学PPT、视频或图片。院校应当充分意识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让教师设置的情境教学案例更加生动形象,进而全面提高学生讨论课题内容、对知识进行深入研究的积极性。同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在具体的课程创新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制作教学的微视频,将学生在课堂上对案例的分析过程剪辑成视频,在后期包装制作工作完成后,上传到校园网络平台当中,方便学生下载观看。

3、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展开教学

创新消费心理学情境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就是带领学生开展教学互动活动,目前,院校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结合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对案例进行合理的改编。然后,让学生分别扮演消费者和商家的角色,以自由发挥为主,为学生设定一个消费情境,让扮演商家的学生进行创意推销。并结合表演的结果,让学生从商家及消费者的两个不同角度,分析营销成功或者失败的因素。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考察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并为学生制作个人学习档案,定期总结学生在消费心理学课程中的学习优势及不足。最后,结合学生之间存在的共性问题,拟定下一步的教学工作计划。

三、消费心理学情境教学模式创新的注意事项

在消费心理学教学工作中,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具体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和研究。

1、尊重学生

在开展创新研究工作时,教师要意识到新时期的教学改革工作目标是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因此,教师必须要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对待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因为学生的成绩高低而持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学会发现学生在学习上的闪光点,根据学生在情境教学模式中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表扬和鼓励。

2、适应性原则

创新教学工作的形式时,必须要遵循适应性原则,不能一味追求创新而忽视了教学工作的内容设置问题。重点关注情境教学的体验环节,在学生思考问题时,教师要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及时发现学生自身存在的错误消费观念,为探讨消费心理问题指明方向。这是推动消费心理学教学工作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需要各个院校引起重视。

结论

结合新时期的教学改革工作基本要求,在开展情境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工作时,消费心理学课程的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适应性原则选择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和时代发展特点的教学案例,开展小组分析教学,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院校需要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引进多媒体教学工具,体现出情境教学模式的生动化特点。最后,教师应当积极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闯.在消费心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27):180-181.

[2]蔡俊.浅谈“启发+互动”教学模式在《消费心理学》课程中的运用[J].都市家教月刊,2017(2):108.4293EE6F-6C74-4C82-858F-238197A4E9A1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模式创新途径
情景教学模式下的日语会话课程改革
浅析新时期汽修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信息时代下财务会计工作创新的途径
市场营销策划课程情境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创新
面向基层社会管理的群众文化活动与创新途径
音乐欣赏教学情境模式的探究
音乐欣赏教学情境模式的探究
烟草企业物流模式创新研究
高校就业指导课中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