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探讨
2019-09-10揭永珍
揭永珍
摘 要:小学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现代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本,通过探究式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并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生活情境、鼓励思考、激发质疑等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本文笔者基于实际教学经验,就小学语文课堂上展开探究性教学的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教学
将探究式学习法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对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主动权具有很大的帮助。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学生吸引到语文课堂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方法也与新课标所提倡的学习要求相符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科学的加以应用。
一、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年纪较小,生活阅历有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来鼓励他们进行思考与感知。探究性学习的主要方式就是要引导学生们自主的展开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目标不是促进学生成长,而是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让他们主动的展开知识探究。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创设生活情境,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并给予他们充分的思考空间。例如学习“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过程中,传统课堂上,教师们往往都是让学生们进行一些造句练习,这样的学习方式难免枯燥。现代教育背景下,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自主的去发现,比如说在新年的时候搜集各家门口挂着的对联,或在附近名胜游览的对联等,通过这些对联来更好的体会对偶的句式。与此同时,在结合生活实际的过程中也要适当的展开情景创设。如学习《黄山奇石》一文时,文中将石头比作猴子、云朵……,教师便可以此来一番思考,让学生自己思考,还可以将石头比作什么。通过这样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拉近师生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鼓励思考,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也是探究性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新课标提出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将课堂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差,缺乏学习毅力。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有必要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展开教学。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可以让学生们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实现共同成长。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们勤加思考,组织学生大胆的展开合作探究,并给予学生们充分的思考与讨论时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在新课导入之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预留出相应的自主预习的时间,并提出预习问题,让学生们带着疑问来展开预习;在课程结束之后,也可以让徐盛们进行自主思考,实现探究性学习。
三、激发质疑,提供探究点
语文具有较强的人文性特点,其中涉及到很多感性的内容需要学生们来体验。对于这部分内容,虽然逻辑性不强,但也需要学生们认真思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们展开思考与探究,这也是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找准探究点,激发学生的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应引导学进行拓展思考;在日常教学中也要依托文章的线索,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比如说学习《桂林山水甲天下》这节内容,文章的中心主旨是要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在于教师如何更好的将知识引入学生的现实生活当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也就是说,现代教师的教育方向由原本的备课转向了“备学生”,更加重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四、积极评价,增强自信
现代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勵学生更多的展开自主探究,而要想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必然离不开必要的积极评价,积极的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传统教育模式下,课堂上往往都是教师唱“独角戏”,师生互动十分有限,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也大多集中在作业的批改方面,且基本上都是单方面评价,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对于师生互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对于促进学生成长有着积极意义,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找到自我定位。日常教学过程中,对于表现优异或进步较大的学生给予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学习与成长的初期阶段,思想与观念都尚不成熟,因此教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爱与包容,并时刻关注他们,对于他们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五、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鼓励他们通过探究的方式展开自主学习,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探究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7.
[2]董蓓菲.小学语文小班化合作学习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