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道路工程地质勘察难点及解决方法分析

2019-09-10王鲲鹏

锦绣·下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工程地质解决方法

王鲲鹏

摘 要: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地形复杂多样,其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因此山区道路修建工作显得至关重要。但是,由于该区地质条件复杂,道路工程建设难度较大,只有通过山区道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查明地质条件,为设计方案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才能确保施工、运营工作的安全。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山区道路工程地质勘察难点及解决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日后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山区道路;工程地质;勘察难点;解决方法;

引言

近年来,我国山区道路交通发展迅速,这给人民群众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山区道路建设需要全面分析沿线的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地质构造等多项地质因素,给建设工作增加了难度。对于山区道路的建设单位来讲,只有认真勘察当地的地质条件,认识其中的勘察难点并采用相应的解决方法,才能查明地质条件,为安全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山区道路工程地质勘察难点

山区道路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发育,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应综合考虑勘察难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才能将复杂地质条件予以查明。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山区道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难点进行介绍:

1.地质构造复杂

山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常见的表现形式为区域断裂、次生断裂发育、褶皱发育。复杂的地质构造对工程影响极大,其特点主要为:①构造造成的破碎富水地带具有不均一性、隐蔽性;②区域性断裂构造引发的次生断裂具有隐伏性,常常地表未见出露,难以发现。

2.不良地质频发

山区相较于平原区,不良地质种类繁多且频发,特别是滑坡、崩塌、危岩、岩堆、泥石流等,这些不良地质给山区道路的建设和运营带来很大的安全风险,同时给山区人民的出行带来很大不便。如笔者参与建设的青海省峨堡至祁连公路改建工程,原有道路在临近祁连县城路段,有3处高发型泥石流,改建前泥石流经过路段为路基,泥石流发育时导致道路中断,造成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改建后采用桥梁跨越,避免了不良地质灾害的影响。

3.勘察方法局限性

目前我们的常有的勘察方法主要为工程地质调绘、工程地质勘探(钻探、简易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地质环境中,随着工程建设的进行,地质条件发生的不断的变化。我们所面对的地质情况变化是随着时间推移、外界条件改变而发生的四维变化,而常有的勘察方法仍在勘探、调绘结合的三维综合手段,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往往出现按照行业规范要求进行了勘察,而仍无法完全探明施工期间的地质条件的情况。

二、山区道路工程地质勘察难点的解决方法分析

针对山区道路地质构造复杂,不良地质频发,现有勘察方法的局限性等工程地质勘察难点,笔者根据多年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分析其解决方法,以供参考。

1.科学制定勘察周期

对于存在的勘察难点,在勘察周期的制定时应予以重视。针对不同的地质构造研究、不良地质现象分析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勘察周期。如果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勘察周期,就无法掌握地质条件在一定时间内的发展变化趋势,更无法查明复杂的地质条件。大规模的区域性构造,应进行针对性的课题研究,特别是对构造影响区内的水文条件应至少进行一个水文年的勘察研究;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地质灾害,如泥石流、雪崩等,应在一个年度内不同季节选取特征时间进行勘察,掌握其在不同季节的发展变化规律。科学制定勘察周期,是勘察工作顺利完成的前提。

2.综合多种勘察方法,积极应用新技术

地质构造与不良地质在空间上为三维结构,通过常规的工程地质调绘、工程地质勘探往往只能通过点、面结合的二维方式进行探明,无法针对三维结构进行准确的勘察,更无法针对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的变化进行追踪。故针对复杂的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应综合多种勘察方法,积极应用新技术。

首先应对常规勘察方法进行综合使用。如工程地質调绘应与工程地质勘探互为指导,根据工程地质调绘的成果指导工程地质勘探位置的选取,在基岩出露情况较差时,应结合工程地质勘探揭露基岩以便于工程地质调绘工作的进行。其次,在常规勘察方法之外,应努力寻求突破,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如采用三维建模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字化建模处理,并根据时间的变化,对季节、气象、水文设定其不同的参数,进行多个模型之间的横向比较。从而实现二维的勘察方法到三维的地质模型进一步到四维的地质模型群横向比较,逐步接近真实的地质环境,从而分析查明复杂的地质条件。

3.进行系统的施工勘察

施工期间对地质条件的改变非常巨大,而现状道路建设中施工勘察是针对于已发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勘察,忽略了在地质条件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应进行系统的施工阶段勘察。

往往在工程地质问题发生之前,因施工造成的地质条件改变已经有所反映。进行系统的施工勘察,及时进行施工阶段的地质调绘、勘探等综合勘察方法,可以将工程地质问题在初期就进行正确的分析、认识,为工程建设提供及时、准确的基础资料,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进行系统的施工勘察须注意以下方面:①、随着施工阶段工作的进行,针对性的进行每个阶段的地质调绘工作;②、在地调发现地质问题的同时,应采用综合勘察方法予以查明后,再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③施工勘察与施工监测工作紧密结合。

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单位应当高度重视山区道路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科学制定勘察工作周期。选择多种勘察方法,鼓励新技术的应用,对于施工过程中对地质环境的改变予以重视,进行系统的施工勘察,做好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才能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确保后期运营安全。

参考文献

[1]傅军健.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交通世界,2018(33).

[2]闫立来.山岭区高速公路隧道地质选线设计体会[J].山西交通科技,2017(01).

[3]刘秋发.浅析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8(06).

[4]孙广远.山区高速公路地质选线实例研究[J].公路工程,2017(05):258-262.

[5]王敏.山区高速公路雾区路段安全性分级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7,(12):119-125.

猜你喜欢

工程地质解决方法
矿业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质量控制因素探析
探讨新时期如何做好工程地质勘察档案管理工作
水利工程中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查探析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新疆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教育的现状及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