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中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查探析

2018-07-12黄登伟

水能经济 2018年7期
关键词: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水利工程

黄登伟

【摘要】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之间联系较为紧密,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在水利工程中地下水建立了基础环境,对建筑区域周边岩土性质具有较大影响,对建筑物自身稳定性也有不同程度影响。为了使得工程建设质量有效提升,对水利工程地质进行勘察时,需要对建设区域周边岩土体性质进行勘测,还需要对地下水情况进行勘察,整合各项数据,能够为施工活动以及规划设计工作提供基本的参考资料,降低后续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危害。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岩体中的地下水对建筑工程地基稳定性具有较大影响,加上部分地区水利工程建设中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系数较高,在工程勘查过程中需要对各个方面深入探究。在设计阶段需要提高对水文地质的重视度。为了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对水文地质基本情况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分析岩土工程中地下水水文地质基本情况,整合各项问题,提出具体应对措施,能够为设计与施工活动提供基本地质资料,对地下水的危害性进行调控。

一、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基本评价内容

在过去传统的工程勘察工作中,相关部门缺乏对基础设计的探究,地下水对岩土工程实际作用力和整体威胁性进行评估,使得部分地区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基础下沉等质量事故。在季节性雨水较多的时候。大面积降水会导致滑坡和泥石流危害重大的地质性灾害发生。所以现阶段针对水利工程中的工程地质以及实际的勘查工作需要对水文地质进行评估。

在评估中,需要重点对地下水实际作用力和影响范围进行分析,探究地下水对地下建筑物以及工程周边区域岩层产生的破坏性。需要从建筑物地基基本情况出发,探究水文地质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并且记录各项勘查资料。掌握地下水自然状态之后的,需要对水利工程建设基本内容进行分析,探查建设活动会对地下水造成的实际影响,以及地下水和建设区域周边土壤、岩石之间的反作用力。

从水利工程建设角度来看,需要结合地下水实际作用力,再结合诸多影响要素对项目评估的重点问题进行分析。比如地下水位以下建筑,地下水对混凝土长期作用,将会导致混凝土钢筋腐蚀。其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选取软岩、残积土、膨胀土等作为基层建筑工地,对地下水的评估会随着岩石变化而发生变化。对建筑工程地基基础位置出现的细砂,需要对潜藏的侵蚀性、液化、流砂问题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探究。在对地下水库进行施工中,地下水位如果发生变化将会导致地基出现浮动性。

二、水利工程中岩土水理性质的测试与探究

工程建设区域土壤具备的基本物理性质就是土壤中含有的水分与地下水通过长期作用力而表现出的各项基本属性,其中含有的主要元素较多,例如水分整体、透气性、持水能力等,此类影响要素主要构成了岩土体中地下水与气态水以及液态水之间的基本发展关系。大多数岩土体中含有的地下水都贮藏在岩层当中,根据进入含水层孔隙水自身性质的差异,可以将其分为裂隙水以及岩溶水。土壤与地下水之间经过长期交互作用,会致使地下水出现不同的表现形式,各类表现形式对岩土体会产生不同影响。例如结合水主要存在于砂黏土中,实际含量较少。弱结合水主要存是黏土的显示属性,受到强劲土壤的基本作用,其实际活动范围会受到相应限制。

三、水利工程中的水利地質分析

(一)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

针对地下洞室建筑,从建设实践活动中来看,最科学、理想化的建洞条件如下。在建洞区域,整体的地质构造较为简单,岩层之间的间距较大,岩层厚度较高,周边区域没有出现断裂带的威胁因素,对山体实际稳定性不会造成较大干扰。其次岩体需要保持完整性,硬度较高,地形发展趋势较为完整,未出现各类地质灾害以及被社会经济生产活动破坏的地形,地下水变化活动实际影响较小。

(二)坝基岩体工程地质

目前水利工程中不同坝型,实际工作特点也存在差异,对地质条件具有诸多要求。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除了掌握各个坝型基本工作形式之外,还需要对不同坝型地质条件基本适应性和适应原理进行分析,避免导致坝区建设范围中岩体存在各项不适应性问题,将会导致诸多工程建设安全事故的发生。比如坝基出现水体渗漏以及建设基础稳定性问题。

(三)边坡工程地质

当前常见的边坡地质问题主要有张裂、崩塌、滑坡、变形等,此外,根据不同的外部影响要素,还会出现相应的泥石流滑坡、倾倒等过渡性问题。泥石流是当前边坡修筑中常见的失稳问题。对边坡地质稳定造成的影响要素较多,在地形影响要素中主要受到岩石性质和类型的影响,地下水活动情况以及地表降水影响。还会受到风力、温度以及人工作用力影响。

(四)影响水库工程地质问题的因素

目前水库主要分为两类,地面水库(河流上建筑坝形成的人工湖),地下水库(地下蓄水结构,主要由于人工控制形成)。蓄水之后,对周边水文地质工程以及基础水文条件产生影响,使得水库与相近路段地质环境受到影响。比如出现地下水上升,会导致工程地质问题的出现,导致水库淤积、渗漏、库岸塌陷问题的发生。为了降低水库周边水位要素的影响,需要确保蓄水量不超出水位线。

(五)软土路基

软土基坑地质问题中需要注重基坑排水以及边坡稳定性要求,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要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控制,避免出现各类安全事故。相关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坡度进行设置,拟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对于砂土质边坡需要进行流砂与管涌评价,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开挖软土基坑降排水法可以选用明排法与人工降水措施。

结语:

总而言之,要对水利工程地质环境进行分析,需要对建设区域地质以及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分析,探究项目建设可行性,对各项危害事故发生破坏程度进行预测,更好地做出相关设计规划。

参考文献:

[1]杨一峰.浅析水利工程中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查工作[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3):3573-3573.

[2]韩洋.水利工程中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5):188-189.

[3]崔爱长.浅析水利工程中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查工作[J].大陆桥视野,2017(18):355.

[4]李敬明.浅析水利工程中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查工作[J].城市建设,2012(27).

[5]吴新.水利工程中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44(7):100-101.

猜你喜欢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水利工程
矿业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浅议水文地质工程中地质环境的影响
探讨新时期如何做好工程地质勘察档案管理工作
浅议水文地质工程中地质环境的影响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新疆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教育的现状及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