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课堂中德育教育渗透研究

2019-09-10盘琴

锦绣·下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有效措施小学音乐德育教育

摘 要:为了使音乐课堂內容更有深度和内涵,小学音乐教学应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从小就明白生命与美、生命的重要性都与音乐无处不在的影响力息息相关。依据19年的音乐教学经历,分析音乐课堂的各种学习方式方法,提出要对学生从小就进行音乐教育和生命教育,使学生更热爱生命、懂得生命的意义,体会音乐和生命的美。

关键词:小学音乐;德育教育;有效措施

1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音乐教师坚持以新课标的要求为指导,以发展学生的音乐艺术能力和素质为依据,借助音乐学科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掌握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欣赏能力,提升他们的音乐艺术综合能力,让他们学会欣赏音乐,能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感受音乐的内涵。

2 小学音乐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关于小学音乐教育与德育教育之间的关系,其实早在2014年教育部所颁布的《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有明确的界定。《意见》中指出“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由此看来,初中音乐教育作为学校艺术教育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应该也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尽管一直以来小学音乐教育都以美育作为核心内容,但是从上述《意见》来看,通过小学音乐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小学生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由此可以看出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德育教育关注学生心理与思想熏陶,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而音乐教育的熏陶与影响能够对学生德育塑造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促使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而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1]。音乐教育能够有效推动德育教育的发展,而德育教育同样能够丰富音乐教育的内涵,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与推动能够实现音乐课堂与德育教育的良性发展。

3 小学音乐课堂中德育教育有效渗透的方法

3.1 富含核心价值观的音乐作品赏析

尽管当前小学音乐教育的内容已经足以满足小学生音乐素养发展的需求,但是这些小学课本在编纂的过程中往往过于重视音乐的艺术性而对健康价值观的传授关注不足。正是因为如此,问卷调查中才有不少学生表示教学内容单一。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增加音乐作品赏析的环节,可以由教师来挑选富含核心价值观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赏析。在体会音乐魅力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感受其中隐含的核心价值观念。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中针对个人的要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以爱国为例,歌颂爱国情怀的音乐作品数不胜数,在2019年春节期间火遍大江南北的《我和我的祖国》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相关音乐作品在音乐鉴赏教学环节中有机的加入进去,让学生通过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渗透来深入体会爱国的情感,从而使其爱国精神得以强化。

3.2 激发情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主要是通过音乐中蕴含的情感来感染和打动人的。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时,要激发他们的情感,使他们加深对音乐的体会,获得深刻的学习感受。在激发学生情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歌曲中的情感进行共鸣,体会歌曲表达的真实含义。如教学《快乐宝贝》时,在导入环节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活中快乐的事,激发他们的快乐情感,让他们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学唱歌曲,在掌握歌曲的内容和旋律时,让他们更加热爱、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3]。

3.3 在互动性教学中实践生命教育

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我创新了教学思路,在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律动声乐节奏训练,各种基础训练结合交叉,活跃了课堂氛围。比如在我教授《彼得与狼》这种大型的音乐欣赏课中,我会结合音乐欣赏的心得体验以及对节奏的感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加以律动去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学生可以交换角色,相互点评,可以感受不同的节奏和音乐旋律带来的情绪。在此类的音乐活动中也渗透了德育教育,让大孩子帮助小孩子[4]。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参与活动的学生的感受都很深。分组分别表演以及对表演者给予适当的评价,都成为课堂上必不可少的体验手段。例如在教授《野蜂飞舞》这一课的时候,可以让小学生了解野蜂的生存环境,结合这首曲子,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哪怕再艰难的环境都不能放弃生命。

3.4 游戏化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过于枯燥乏味,如欣赏课的乐感训练就是反复听音乐,若学生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进行学习,必然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那么有效性教学就更无从谈起。因此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小学音乐教师可以积极引进游戏的方式开展音乐训练,如在节拍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拍手的形式来加深对节拍的感知[5]。其次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辅助开展游戏化教学,播放各种动物的小视频,将其中的声音关掉,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模仿,既可以运用简单的乐器,如铃铛、三角铁等,同时还可以直接运用自己的声音。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下便可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也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4 结束语

总之,在素质教育中,教师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凸显音乐的艺术特性,让学生在感受艺术美的同时,主动进行音乐知识的探究,发展他们的音乐艺术能力。在素质教育导向下,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从音乐学习态度、学习情感方面入手,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使他们掌握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综合素质,实现素质导向下的小学音乐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张萍.德育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北方音乐,2018,38(23):210+212.

[2]王明叶.德育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学周刊,2018(29):143-144.

[3]陆小青.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小学教学参考,2017(03):68.

[4]刘婷.初探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北方音乐,2016,36(20):94.

[5]周雪.浅析德育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J].北方音乐,2016,36(15):127.

作者简介:

盘琴,女,瑶族,湖南,1989年4月,本科,中二,舞蹈学

猜你喜欢

有效措施小学音乐德育教育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