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提示呈现方式对高中英语学习薄弱者词汇习得的应用研究

2019-09-10李亚亚

高考·下 2019年11期

李亚亚

摘 要: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石,而词汇的呈现方式又是词汇学习的第一步。本文就视觉提示呈现方式对高中英语学习薄弱者词汇习得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视觉提示的呈现方式对高中英语学习薄弱者在词汇的即时习得和延时习得都有显著效果。因此,视觉提示呈现方式可以应用于高中英语词汇的教学中。

关键词:视觉提示;英语学习薄弱者;词汇习得

1.引言

语言学习往往是从词汇习得开始,因此,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词汇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而词汇的呈现是词汇学习的第一步,不同的呈现方式对于语言学习者的词汇习得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在以往的研究中,词汇的呈现方式主要有语境呈现、单词表呈现、文本强化呈现、例句呈现、歌曲呈现等,但是对于高中英语学习薄弱者而言,有的呈现方式过于枯燥,有的难度太大。针对上述问题,Danan指出,“为了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兴趣和增强课堂互动频率,教师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视觉提示方式来进行授课”。[1] 此外,Farzad,M.& Golnaz, J.阐述到,“通过使用视觉提示的方式可以使语言学习更生动,可以帮助外语或二语学习者更好地习得或加强他们所学习的语言知识”。[2] 虽然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但学生对于词汇的学习还主要依靠单词表或者文本。这两种词汇的呈现对于英语学习薄弱者而言,前者就会显得太枯燥,而后者难度太大。本文运用视觉提示方式,即采用英语学习软件百词斩(单词的呈现有图片、音频、视频、象形、例句),对于英语学习薄弱者词汇习得的效果进行研究。从而可以帮助英语教师更有效地对英语学习薄弱者教授词汇,英语学习者能够即可以轻松地掌握所学词汇又可以长久保持所学词汇。

2.研究设计

本研究主要包括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研究工具、研究过程几个方面。

2.1 研究问题

视觉提示对于高中英语学习薄弱者词汇的即时习得是否有较好的效果。

视觉提示对于高中英语学习薄弱者词汇的延时习得是否有较好的效果。

2.2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本校高二年级的40名学生进行学习测试。这40名学生是由全年级十个平行班中选出的英语成绩倒四名的学生组成,将他们平均分为A、B两个组,A组学生通过单词表来学习10个目标词。B组学生通过视觉提示的方式来学习10个目标词。

2.3 研究工具

本研究在及时测、延时测都使用词汇知识量表(Vocabulary Knowledge Scale )[3] 来检测视觉提示呈现方式对测试者词汇的即时习得与延时习得是否有效。

2.4 研究过程

本研究利用学生的自习课时间对学生还未见过的10个目标词进行学习。A 组的学生利用单词表(及单词、音标、词性、汉语释义), B 组的学生通过在百词斩软件上下载的与目标词相关的图片、视频以及象形图来学习,20分鐘后进行即时测,一周后进行延时测。

2.5 数据分析与讨论

本研究使用SPSS 22.0对两次测试进行了独立样本T 检验。具体结果如下;

根据上表所示,在即时测中B 组的平均成绩(M=41.9091)要高于A组(M=39.6780), p<0.05, 数据上有明显差异,由此可见, 视觉提示词汇呈现方式对于高中英语学习薄弱者词汇即时习得更有效。

由上表可见,在一周后的延时测中,对于目标词的掌握情况B 组平均分(M=39.3455), A 组(M=36.5926 ),p<0.05,数据上有显著差异性。从而得知,视觉提示词汇呈现方式对于高中英语学习薄弱者的词汇长时保持更有效。

上面两个表准确地回答了本研究所提出的的研究问题,视觉提示对高中英语学习薄弱者来说,无论从词汇的即时习得或短时记忆还是词汇的延时习得及长时保持都有明显的效果。克拉申的“输入”理论中提到,意识引起及注意在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视觉提示的输入方式能够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佩维奥的“双重编码理论”认为大脑对于形象材料的识记要优于语义记忆。因此,视觉提示的词汇呈现方式给学习者提供形象的图片、动画等,从而更有利于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词汇长时间的记忆保持。

3.结论

通过本研究可知,视觉提示呈现方式对于高中英语学习薄弱者的词汇习得有显著的效果,从而在以后的英语词汇教学中需要重视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教师要根据学情,因材施教。在英语单词的教授过程中不能一味地仅使用课本上的单词表或文本,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与需求,利用不同的词汇呈现方式教授词汇,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与积极性。其次,对于英语学习薄弱者,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资源,使用图片、视频,以及象形图等视觉提示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词汇学习机会,丰富词汇内容,从而增强英语学习薄弱者的学习自信。

参考文献

[1]Danan M, Reversed Subtitling and Dual Coding Theory: New Directions for Foreign Language Instruction.Language Learning [J].1992,42(497-527).

[2]Farzad, M.& Golnaz, J.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Learning Through Visual and Textual Representation.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J], 2015, 192 ( 298 – 307.

[3]Paribakht, T.S., & Wesche, M.B,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in a comprehension-based ESL program.TESL Canada Journal [J], 1993,11(1), 9-29.78F8C064-13D2-49E5-BCC2-0533F42DCA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