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分钟步行试验训练对慢性心衰患者康复的影响

2019-09-10黄丹丹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1期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黄丹丹

[摘要]目的:分析六分钟步行试验训练对慢性心衰患者康复的影Ⅱ向,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我院心功能II~III级的心衰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对照、试验2组,分别有40例患者,分别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及联合六分钟步行试验训练方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在入院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2个月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步行距离较入院组显著增加(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t=0.217,P>0.05)。2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入院时明显改善(p<0.05),但对照组与试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六分钟步行试验训练能有效促进慢性心衰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六分钟步试验,心功能康复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7-0200-02

以往,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过度强调休息。长期卧床必然会有许多并发症,如身体虚弱、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褥疮等。近年来,运动训练疗法已初步顯示出其独特的功效。六分钟步行试验是一种简便、无创、经济、安全,重复性良好的运动实验,具有可行性强及临床应用价值高的特点,可以作为制定CHF患者运动训练方案的标准。六分钟步行试验作为一种新颖独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已在国内外临床得到深入研究和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人住我院治疗的心功能II-III级的心衰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符合美国心脏协会(NYHA)推荐的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并通过病史、体检、胸部x光和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充血性心力衰竭。除了严重感染、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甲状腺功能外,没有肺部疾病、肢体功能障碍和功能障碍。多动症或功能减退、明显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结缔组织病、中风等。80名患者(男性36名,女性44名);冠心病2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8例,心肌病27例,风湿性心脏病15例;将40例NYHA II级患者和40例III级患者按人院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48±11.6和47±12.9,试验组男女比例为1:1,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9:21,试验组中Ⅱ级心功能患者为18例,III级心功能患者为22例,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冠心病患者分别为11例和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各9例,心肌病患者例数分别为13和14,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例数分别为7和8;综上所述,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功能NYHA分级及病史等一般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试验组和对照组都是采用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包括利尿剂、洋地黄、钙通道阻滞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和护理,试验组辅以6分钟步行试验。

1.3训练方法住院期间,试验组的患者运动前进行心脏康复干预治疗,如呼吸训练、步伐训练、平衡训练及有氧训练等,选择病情稳定的患者进行运动训练,运动从低强度开始,循序渐进,严格按照医生的运动处方运动,切忌在初次活动时即达到负荷量。以患者的耐受程度为主,不断的完善运动计划及运动处方,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试验组的每位患者坚持每日进行6分钟的步行试验。首先选择合适的场地,地面平直无障碍物,应少有人走动,长30米的走廊,每3米做一个标记,折返点放置锥形路标,在地面做好标记。运动前充分评估患者病情,有无禁忌症及相对禁忌症,让患者穿合适的衣服和鞋子,运动前可少量进餐,两个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及热身运动。让患者在试验前十分钟到达地点,在场地休息。运动前后记录血压、心率、心电图,Borg评分,询问患者主观感受,观察客观表现,现场配备抢救设备和除颤器等药物。患者在运动期间护士陪同和观察。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血压由心电监护仪监测和记录。运动过程中病人感觉到累可以休息,但计时不停,休息后继续行走,行走过程中不断给予患者言语的鼓励,避免暗示病人加快速度的肢体动作。计算病人行走的总路程,将结果记录在工作表上,为以后的病情治疗提供依据。当出现以下7种情况时,运动会终止:①心悸、胸闷和呼吸困难加重。②站立时头晕和不稳定。③心绞痛发作。④苍白、发绀或明显疲劳。⑤心率没有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⑥sT段压低(>1mv)。⑦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如多基因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在该组中,三名患者在第三次、第五次和第六次训练后暂时停止训练,并在积极抗心力衰竭治疗后恢复训练。其他患者未出现症状,完成训练。

1.4效果评价有效性评价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入院后24小时内及2个月后接受6分钟步行试验和生活质量测量。使用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调查生活质量,生活量表包括21个项目。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经济生活进行了调查。它是判断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理想指标之一。

1.5统计学方法数据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采用(x±s)表示,t检验和方差分析用于显著性检验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试验组和对照组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在入院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2个月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步行距离较入院组显著增加(p<0.05)。经过2个月的合理运动训练,试验练组的距离比对照组增加得更明显。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6分钟步行试验对住院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t=0.217,P>0.05)。2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人院时明显改善(p<0.05),但对照组与试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据报道,II级和III级NYHA患者每分钟消耗氧气的量为静息时候的两倍时,无氧代谢就会发生,然而,当静息状态是正常人的四倍时,无氧代谢才会发生。这是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表现出运动耐受力、体力活动受限显著下降,并最终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六分钟步行试验的指导下,我们坚持每天进行一次或两次以上的六分钟步行运动训练,可以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和心理症状,最终提高生活质量。它在促进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运动训练有利于慢性心力衰竭康复,但在运动训练中应注意合理掌握适合每个特定患者的运动项目。

猜你喜欢

慢性心力衰竭
不同剂型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评价
培哚普利、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曲美他嗪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应用缬沙坦、卡维地洛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5例的效果观察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125、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与LVEF的关系探究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舒心通脉组方治疗慢性心衰心肺气虚证患者的临床观察与药学监护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防治作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