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缬沙坦、卡维地洛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5例的效果观察
2016-12-26杨明国
杨明国
【摘要】 目的 分析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联合应用缬沙坦与卡维地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5例。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缬沙坦与卡维地洛进行治疗, 对照组患者单用缬沙坦进行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心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23例(65.7%), 有效10例(28.6%), 无效2例(5.7%), 治疗总有效率为94.3%(33/35);对照组显效11例(31.4%), 有效17例(48.6%), 无效7例(20.0%), 治疗总有效率为80.0%(28/3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心律失常、休克等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联合应用缬沙坦与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够实现良好的临床疗效, 使患者的心功能各项指标得到有效改善, 而且安全性较高, 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卡维地洛;缬沙坦;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3.104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心脏舒缩功能出现障碍, 血泵功能下降, 无法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求的病理过程, 心慌气短、出汗、四肢冰冷等是其临床症状[1]。近年来,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人数不断增多, 临床上需要不断研究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 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的治愈率。为了进一步探究在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卡维地洛与缬沙坦的临床疗效, 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接收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分别应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对两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来自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 所有患者均经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诊断标准确诊, 排除合并患有其他感染性、心肌梗死、恶性肿瘤、肾功能不全等患者, 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会、患者家属知情同意。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5例。其中, 观察组患者中男19例, 女16例, 年龄46~79岁, 平均年龄(55.4±7.9)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8例, 女17例, 年龄45~79岁, 平均年龄(54.3±7.9)。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 均进行扩张血管、利尿、强心等方面的治疗, 并对血压、水纳的摄入等进行控制, 对水电解质紊乱进行纠正。在以上基础上, 对照组应用缬沙坦进行治疗, 口服, 80 mg/次, 1次/d。观察组联合应用卡维地洛与缬沙坦进行治疗, 缬沙坦服用方式与对照组一致, 卡维地洛给药方式为口服, 初次服用量为3 mg, 2次/d, 随后以患者身体状况为依据, 适当增加用量, 最高服用量为20 mg/次, 2次/d。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室舒张末内径(LVDS)、心血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参数进行记录, 以此为依据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并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的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患者症状基本消失, 心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症状明显缓解, 心功能有一定改善;无效:患者症状依然存在, 心功能没有缓解迹象。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LVDD为(49.43±4.89)mm, LVDS为(43.99±7.25)mm, CO为(4.53±2.123)L/min, LVEF为(54.10±3.19)%;对照组LVDD为(58.12±4.21)mm, LVDS为(48.67±9.41)mm, CO为(3.50± 2.04)L/min, LVEF为(46.23±4.18)%。观察组心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23例(65.7%), 有效10例(28.6%), 无效2例(5.7%), 治疗总有效率为94.3%(33/35);对照组显效11例(31.4%), 有效17例(48.6%), 无效7例(20.0%), 治疗总有效率为80.0%(28/3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在治疗过程中, 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心律失常、休克等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发病与过度激活内分泌系统、心肌重构有很大的联系性, 因此, 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 最为主要的是对以上二者的发生进行抑制[2]。卡地维洛是一种α、β阻滞剂, 可以对肾上腺素、甲肾上腺素等进行拮抗, 并具有较大的氧化作用, 对心肌细胞的凋亡产生阻泄作用, 从而改善患者心肌细胞的重构, 进而对心肌缺氧、缺血的现象进行改善, 使心肌功能得到有效改善[3]。缬沙坦是一种经口服的的AT 拮抗剂, 能够有选择的对AT1产生作用, 把AngⅡ和AT1 的结合阻断, 从而达到抑制血管收缩、抑制醛固酮释放的效果, 但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单独使用, 效果不佳[4]。因此, 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 临床上应该积极将两种药物联合起来使用, 以实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使患者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 进而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本次研究联合应用缬沙坦与卡维地洛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治疗, 单独应用缬沙坦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 结果显示, 观察组心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23例(65.7%), 有效10例(28.6%), 无效2例(5.7%), 治疗总有效率为94.3%(33/35);对照组显效11例(31.4%), 有效17例(48.6%), 无效7例(20.0%), 治疗总有效率为80.0% (28/3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心律失常、休克等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 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 将缬沙坦于卡维地洛联合应用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拜文廉.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甘肃医药, 2014, 33(2):86-87.
[2] 曾盛芝.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究.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4, 24(3):1579.
[3] 战云.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究.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6):252-253.
[4] 谷晓颖.探讨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4(11):88-89.
[收稿日期:2016-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