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研究述评
2019-09-10郭永健练庆伟
郭永健 练庆伟
摘 要:由团中央实施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自2007年启动至今已超过十年,学界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内涵及意义、经验与问题、原则及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目前研究仍然存在重现状研究,轻理论研究;重个体分析,轻问题间关系研究;重宏观建构,少具体做法等现象。新时代进一步深入研究“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要积极总结推广实践经验,加大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理论溯源的关注度,加大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研究力度。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原则机制;评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9)10-0123-04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是由团中央在2007年发起实施的、以培养一大批优秀青年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主要目的的重大项目,尽管在具体工作中遭遇了诸多困境[1],但“青马工程”的实施目的与党和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教育根本目标始终是一致的。近年来,《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共青团十八大报告等重要文件均对“青马工程”的发展作出了明确的要求,“青马工程”建设和发展的新契机已然出现。本文通过分类梳理近年来学界对“青马工程”的研究,试图概括其研究的学术版图,以便在新时代背景下对“青马工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内涵和意义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中青发﹝2007﹞27号)(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就是“在广大青年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使他们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学界在研究过程中,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内涵进行了丰富。一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要求。目前研究主要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两个维度提出基本要求:智力因素的要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有着系统理解,能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优秀青年。[2]非智力因素的要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自觉树立积极进步的人生理想,主动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注重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二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特质。代表性观点是“五色说”,即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本色为科学的理想信念,底色为高度的理论自觉,亮色为鲜明的实踐品格,暖色为深厚的理论基础,特色为奋进的创新精神。
学界对于高校实施“青马工程”重要意义的研究可以归纳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一是宏观层面,主要体现为需要论。汪建兵等认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是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及各种思潮相互碰撞的时代下努力捍卫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战略需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历史需要,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培养的需要。[3]高校实施和建设“青马工程”,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需要,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二是微观层面,体现为结合具体领域进行研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新形势、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措施,是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后备力量、通过他们的模范作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广度和提高效度的有效途径。“青马工程”的实施为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科学系统的实现载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识教育、提高和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和实践力等方面均产生积极影响。在学生干部培养方面,“青马工程”高度重视对团干部和学生骨干的培养,增强其在意识形态斗争中的综合能力,实现以“关键少数”影响“绝大多数”的效果。此外,王伟等认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进程中,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能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到基层,更是为现代农业发展建设提供强大人才支撑。[4]
二、“青马工程”实施经验和存在问题研究
“青马工程”实施以来,学界对其成功经验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一是进一步深化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培养导向。“青马工程”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注重运用科学理论和先进文化来武装青年,逐步形成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程、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和业务理论课程为主体的理论课程体系,极力提升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把青年凝聚在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下,力求解决学生人生方向问题、归属问题及道路问题。二是进一步突出以共青团干部和大学生骨干为重点对象的选拔导向。在实施“青马工程”过程中,各地高校坚持“党建+团建”的工作原则,积极举办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有针对性地在大学生干部群体中选拔表现突出的骨干,以短期集训和长期跟踪等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培养机制。在培训内容方面,实现了理论学习和社会实习的有机统一。各地高校陆续开发推出了一系列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特色教材,积极联合各方力量,为学员提供大量实习机会。在培训模式方面,逐步建立分级培养模式,探索构建全国、省市、院校的三级工作格局,逐步“开办了校、系、班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班),形成了学生骨干培养的层级体系和人才梯队”。[5]
关于现阶段“青马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需要进一步聚焦培养核心目标。“青马工程”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项目,其培养目标必须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为核心。然而实际工作中,为了迎合学员的兴趣,过于追求表面效果,个别高校会把“青马工程”当作学生干部培训的“新衣”,单方面注重学生行政业务能力培养,使得“青马工程”无法达到思想政治教育预期效果。二是需要进一步扩大培养覆盖面。目前大部分省校组织单位只吸收学生组织的主要干部参加“青马工程”培训,缺乏对一般学生干部和学生、共青团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的关注,学员相对固定化,未能达到《纲要》的要求。三是需要进一步完善培养内容和方式。现阶段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内容上要体现政治性和先进性,在方式上也应该是先进性和群众性的有机结合。但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内容不够丰富,缺少整体性及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培养形式缺乏创新,“理论学习活动往往过于理论化、书本化,过于‘高端’,难‘接地气’”“对实践教育不够重视,真正深入社会的机会仍然较少”。[6]这已经成了各地高校“青马工程”的通病。四是需要进一步加强跟踪培养和工作保障。在跟踪培养方面,各地高校大多采用短期集训的方式完成学员的阶段性培养,然而集训之后的跟踪培养机制比较欠缺,考核也不够严格规范,阻碍了“青马工程”通过以点带面发挥长效影响的作用。在工作保障方面,推进“青马工程”的发展需要比较稳定的经费、教师、教材、阵地、实践锻炼和对外交流等各方面的资源投入和保障,因此,联合行政部门、教育部门、社会力量等协同建设已经成为“青马工程”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青马工程”实施原则与机制研究
学界对现阶段“青马工程”进行了大量研究后,对“青马工程”下一阶段建设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主要体现在原则和机制创新两个方面。
首先,“青马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应该以坚持核心导向原则为根本,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为基础,坚持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为抓手。坚持核心导向原则,就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贯穿于“青马工程”始终,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引导知行转化,激发驱动因素,不断提升青年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就是要尊重青年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准确把握青年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7]不断研究大学生骨干培养的规律和需求,帮助他们实现崇高理想与个人价值的契合。坚持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原则,既要做好常规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满足培养主体的学习需求,也要“注重发挥思想教育涵濡浸渍、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功能,开展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教育培养”,促使“青马工程”更好地融入校园文化,融入青年大学生成长的全过程。
其次,“青马工程”的实施路径和机制建设应该从强化领导机制、优化培养机制、规范考核体系、加强保障力度等多方面进行设计。第一,强化领导机制。各地高校党委部门要高度重视对“青马工程”的组织领导,并列入党建工作的重点項目稳步推进,分管领导要亲任“青马工程”组委会的主要负责人,在重大纪念日、节庆日要和青年大学生一起参加相关活动。第二,优化培养机制。一是学员选拔要采用“双推”和“双考”模式,即报名参加“青马工程”时要提交群众推荐和院系推荐材料,通过报名资格审核后要进行笔试和面试考查。二是培养模式在健全“省——校——院”三级体系的基础上,积极开拓院级以下平台,进一步平衡好普通培养和重点培养的关系,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建立健全“理论教育、实验训练、特殊指导、实践砥砺、自我修缮、网络交流、行为养成‘七位一体’的培养路径”。[8]要注重互动性教学,积极鼓励院系青年教师作为朋辈导师参与其中,使“青马工程”理论教育既能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育,又能帮助青年教师回归教育,实现“教与学”的双赢。要主动掌握网络话语权,坚守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积极推动“青马工程”微教育平台建设,实现“青马工程”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和生活化。[9]三是培养课程设计要更科学细化。“青马工程”的政治性和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其培训内容必须是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整体。设计理论课程时要充分融合政治理论、思想素质、业务知识、工作技能等内容;实践课程的安排应涵盖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对外交流、素质拓展、红色教育、廉洁教育、科研训练、心理辅导等方面。第三,规范考核体系。要合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探索设计评估考核体系,设立指标分配权数,并妥善处理考核成果,充分利用好“云数据”分析监测,实现高校“数字青马”。要积极探索“弹性学分+末位淘汰”考评机制,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实施学分制,以学分绩点为重要观测指标,推动实施“末位淘汰”制,切实保障“青马工程”的实效性。第四,加强保障力度。各地党政部门要主动关心支持“青马工程”建设,各级共青团组织要积极沟通上级党政部门,落实制度保障;设立“青马工程”导师团培养基金,建构高水平稳定的导师队伍,落实师资保障;组织专家开发“青马工程”读本,打造时代性强、趣味性强、学生接受程度高的精品课程和共享课程,落实教材保障。另外,张晓庆从社会工作介入的角度提出了“青马工程”育人的新路径,即以个案社会工作为依托,以团队社会工作为拓展,以社区社会工作为支撑,细化个性培养环节,建设团队协作平台,搭建协同育人格局。[10]总之,“青马工程”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得到各方面力量的协同保障。
四、评述及展望
总体而言,学界关于“青马工程”的研究已经颇具规模,也有了大量成果,而且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重现状研究,轻理论研究。现阶段,学界关于“青马工程”研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发展现状、问题分析和实现路径等方面,对“青马工程”的发展历程、基础理论渊源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尽管有少数硕博论文做了理论渊源方面的研究,但仍缺乏系统性、深入性分析。二是问题研究多为个体分析,缺对各个问题之间的关系研究。大部分学者在做“青马工程”现状问题分析时只是针对问题本身进行分析,忽略了对各问题间相互关系的论述,从而导致提出的对策缺乏整体参考价值,影响了全面实施的可行性。三是对策建议多为宏观建构,较少提出具体做法。学界关于“青马工程”实施的对策建议大多为指导性意见,缺少实践性操作,一是各地各高校具体情况不同,单一个体或区域的学者无法掌握整体情况,提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实施路径难度较大;二是“青马工程”实施以来,社会环境的多变性,导致各地各高校也未能较好地形成区域性基本经验。
在新的历史时期,“青马工程”研究应该不断向系统性、协同性方面发展,以增强“青马工程”理论研究成果对其实践过程的指导作用。一是要加大对“青马工程”理论溯源的关注度,总结历史经验,不断发展新的理论,增强“青马工程”现状问题分析的系统性,积极提出更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对策和建议。二是要加大对“青马工程”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研究力度,更全面地研究“青马工程”建设和发展的内在关联,厘清“青马工程”实施过程中与各方面的协同关系,进一步提出更加科学、更有发展潜力的对策和建议。三是要注重对“青马工程”普遍适用性经验的研究,由“青马工程”实施主体牵头,认真归总各地各高校实施“青马工程”的经验,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归纳总结、研究、推广适用于大片区,甚至全国的普及性做法,扎实推动“青马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廷宪.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机制建设研究[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
[2]张兴海,朱明仕.夯实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基础[J].中国高等教育,2016(01).
[3]汪建兵,张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经验考察借鉴[J].人民论坛,2014(35).
[4]王伟,杨金丹.新农村建设视角下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途径的调查与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6).
[5]邓山.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1).
[6]王娜.高校“青马工程”怎么抓[J].人民论坛,2017(24).
[7]高杰.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三个原则[J].江淮论坛,2018(01).
[8]张兴海.高校要成为信仰播种机[J].求是,2014(09).
[9]迟慧.高校“青马工程”建设的“四化”研究[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23).
[10]张晓庆.社会工作介入:提升“青马工程”育人实效的现实路径[J].中国青年研究,2017(09).
责任编辑 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