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评论的创新策略探究
2019-09-10杨怡
杨怡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评论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分别从技术层面和平台建设两方面提出了发展电视新闻评论的策略。技术层面可通过数据分析与挖掘、用户一媒体网络构建分析等方法来对用户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平台建设需有机结合各媒体平台实行多平台联动机制创新,从用户层和物理层来整体提升电视新闻评论创新程度。
关键词:新闻评论;网络构建;融媒体;质量倍增效应
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发展是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推进宣传文化领域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新闻评论作为新闻传播的一项重要环节,其发展创新也应该受到广泛关注,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新闻评论创新是广大媒体工作者、高新技术人员所需要关注的议题。
一、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评论创新的
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以电视为传统载体的媒体传播手段存在偶然性、单线性和不完全性等问题。
一是传统电视新闻栏目的播出时间与观众无法形成高精度的匹配,新闻只能被碎片化地接收,影响人们对新闻真实性、准确性的判断。
二是电视新闻只能呈“向量式”输出。不同媒体对新闻传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对新闻内容的价值取向、语言表达仍然会随社会特性和时代特性有所筛选,故而不用媒体对同一新闻的传播不具备完全客观性,致使新闻在一定程度上以不完全性传播。
三是收视环境影响评论效果。电视需要适当的收视环境,离开了这个收视环境,就从传播途径上阻断了电视内容的传播,从而会影响人们对电视内容的评论数量和质量。为更好地使电视新闻传播的局限性降到最小,物理层面的理念创新、应用层面的技术创新等成为了大趋势。
(二)可行性
一是媒体背景。全媒体、融媒体、自媒体等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社会媒体不断追求个性化用户服务定制,让媒体用户能够在公众平台发声,微博热评、微信推送置顶评论、知乎热评等的使用让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提升个人曝光度。
二是各种数字化、网络以及数据挖掘等技术在不断进步,并且在广播电视和通信领域之间互相渗透于应用,以电视媒体为例,数字摄像机、非线性编辑系统、数字音频矩阵、VR、远程互动虚拟系统等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可以改变电视内容生产和传播的传统技术。
二、电视新闻评论的技术创新
一是通过数据科学和计算机技术周期性地选择出热点新闻,以《新闻联播》播发的“国际锐评”为例,对“国际锐评”互动平台内容整合筛选后进行播发,能较好地引起观众共鸣,使节目更贴近观众,对社会、网络的不正确的意识形态和舆论偏差进行批评和有效引导
二是构建“用户-媒体”网络。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将海量的用户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用户使用媒体的集中时间和集中点,匹配用户的兴趣议题和新闻,引导其进行新闻评论,建立用户-用户网络能够促进实时互动平台的建设。
三、电视新闻评论的平台创新
近年来各种为提高节目受众粘性的移动端平台和APP,如微信“摇一摇”、多屏互动等不断创新,而其中抽奖环节最为直接地将观众转化为现场用户,技术成果组合型创新得到愈发广泛的应用,充分利用移动端将能弥补电视收视空间局限的不足之处,以“互联网+”为大背景进行电视多元化融媒体建设,电视新闻栏目通过设置移动端直播平台和互动区,观众可实时进行电视新闻评论,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减少观众流失。其次可充分结合“质量倍增效应”:E1i>n其中“1”代表不同媒体平台,“i"为编号,将各媒体平台不只是进行简单的拼凑而是有效地融合将会让节目效果和传播力大大增加,除了做到给媒体平台的同步性和关联性,实现多平台联动机制,如何根据自身栏目设计有针对性、有开放性的评论问题也是个电视新闻策划者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四、结语
对电视新闻评论进行创新是必要且是可行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技术和平台创新保驾护航,同时,评论机制创新应当建立在对用户数据有全面的分析基础上,盲目地跟随主流新闻媒体创新不会使媒体曝光度最大化,如何利用技术手段结合现有媒體平台弥补电视新闻转播的缺陷是该创新过程需要突破的关键。
[作者单位: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