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19-09-10陈艳虹

速读·上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数学教学小学

陈艳虹

◆摘  要:随着当前新课改不断的深化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不再只是作为培养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运算能力的学科。教育者将会从更长远的方向展开研究,从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展开教学。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和逻辑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应该从直观化的层面上来进行教学,本次研究笔者结合思维导图,来探索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实践研究。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教学

思维导图是通过文本框和流程图来向学生展示知识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再通过线段将不同的文本框进行联系,体现出知识的关联,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一个基本的概念不断深入拓展延伸,引发学生联想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知识结构最为复杂,逻辑层次较深的一门学科,将思维导入引入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促使其教学效率提高,对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来说非常有必要。

一、巧借思维导图优化教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条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唯有认真备好每一次课、写好每一节课的教案,这样才能够在课堂上循序渐进的展开教学,才可以将知识从易到难,从浅到深的展开。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书写的教学设计显得有些凌乱,概念也没有按照知识的深度进行展开。为了解决这些弊端,笔者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设计中。

例如笔者在讲授:《小数的初步认识》这节知识时,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注重在教学设计时体现出如何识别并读小数,如何分辨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如何用分数来进行表示,引导学生掌握在单位换算的过程中,对小数展开应用,通过实际应用题体验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概念。如何将这些学习目标进行归类,以至于课堂教学不再出现散乱的局面呢?我们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设置三个文本框,每一个文本框中分别写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随后再对每一个目标进行分析,将不同的目标归为最合适的一类当中去,比如:识别并学会认读小数,这个目标是属于理论知识层面的目标,因此将其归类为知识目标,而学会用小数来表示不同的分数,这属于能力目标上的内容,体验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这属于情感态度层面上的目标。本阶段笔者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设计中,探索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来优化教学设计。

二、巧借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突破应用题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应用题将本章节的关键知识点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思维受阻,知识整合困难,找不到合适的解题方法等现象。这是因为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没有理顺解决问题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本阶段研究笔者着眼于思维导图在应用题解答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授关于路程问题的应用题,教师在带领学生通读并初步分析了题目之后,就要开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应用题。在思维导图的作用下,教师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思维导图的主题为路程问题,随后展开三个文本框,分别是:已知条件、公式、问题,在已知条件中,又列出不同的文本框分别展示:甲乙两车的速度、行驶的时间,若涉及到单位换算等相关问题,教师又可以在对应的文本框中,进行延伸出一个新的文本框来表示单位换算的含义和方法。在公式文本框中,教师首先应该要展示速度乘以时间等于路程的公式,随后再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公式转换。在问题的文本框中,将本道题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样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就完美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清晰的看到本道题的每一个结构,以及题目对学生的要求,涉及的知识点等等。本阶段研究,笔者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应用题的解答过程中,通过深入挖掘并分析每一道应用题,以思维导图来剖析题目的结构,从而高效的实现问题的解决。

三、巧借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展开课后复习

知识的学习不仅仅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上一步步对学生进行讲授,同时还应该要注重如何在课后引导学生高效的复习。复习的过程是一个知识的回顾的过程,是学生将日常学习的新知识在脑海中进行回顾的一个阶段,复习阶段主要是依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有效的方法引导。因此笔者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探析如何来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例如在复习长方体圆柱体的面积与体积计算这部分知识时,要求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来梳理知识点,首先展示的文本框是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概念,在概念上再延伸出一个新的文本框,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概念,面积和周长计算公式进行展示。其次是要复习长方体的面积计算方法,列出的第一文本框展示的是长方体一共包含多少个面,每一个面的面积计算方法如何,随后在此基础上延伸出长方体的面积计算公式。接着是要求复习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第一个文本框要求写出,长方體的体积也就是该长方体可以容纳的水的体积,随后再向学生展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最后是展示长方体的体积和面积的实际应用。本阶段笔者是通过指导学生在课后自己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梳理知识点,将头脑中原本复杂凌乱不堪的知识进行有效地整理,实现知识的整合化和有序性,从而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巩固。

四、思维导入教学注意事项

教师在利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实践研究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不可以将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沦为一种教学形式,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效的利用思维导图。其次思维导图的设计应该要遵循有序性的原则,后一个文本框应该是第一个文本框的延伸是根据第一个文本框进一步细化知识点,文本框的排列次序应该要遵循理论知识在上,而方法和能力层面上的知识应该在下。最后思维导图应该要结合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因为板书制作思维导图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较多。

参考文献

[1]张喆.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10):207.

[2]杨小亚.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66.

本论文系2018年度漳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立项批准号【ZPKTY18143】课题成果。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数学教学小学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