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的寓教于乐
2019-09-10吴金木
吴金木
摘 要:课堂教学中,在不失科学性的前提下,合理地运用幽默语言,联系生活实际,巧用实验,巧设问题融入到课堂教学,这样的寓教于乐可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寓教于乐;幽默语言;联系生活;实验;问题
寓教于乐是培养学生学习动机最直接,最活跃的好手段,是学生学习动力的催化剂。寓教于乐符合初中物理新课标的要求,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法国伟大作家卢梭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寓教于乐就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一、幽默语言,寓教于乐
教师用幽默语言,讓学生感悟知识,愉快地教授给学生学习方法,学生就会学有所得,就能真正地提高学习水平,永久地保持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活”的书就要求我们要灵活地去备课。
平时课前我总是详细“备学生”,以便在教学中了解学生,尽量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领悟真知,促成学生脑、口、手齐动,总结提高的学习过程。详细备完学生后还要认真备课,细致地钻研教材,找出可以寓教于乐的笑点,在教案中备注。这样就能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对知识长久记忆、应用自如,就能真正地提高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导体和绝缘体”时,我问学生,导线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是铜做成的,有的说是铁,有的说是铝。我认真听了大家的答案后总结说:“恭喜大部分同学答对了,导线是由铜或铝做成的,这些同学平时细心观察,真聪明。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学生一听老师自卖自夸,顿时哄堂大笑,快乐气氛油然而生,在笑声中接受了知识,带着愉快的心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想要忘掉这节课的知识都难,因为印象太深刻了。这就是寓教于乐带来的好处。
二、联系生活,寓教于乐
教师把握好教学节奏,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思路就会与教师的授课思路交融。但学生在整节课中,很难做到全身心投入,思维会出现疲劳,有时教师感觉教得很精彩,但效果并不理想。我在授课中,就根据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找出与知识相联系的生活实际,达到寓教于乐。
九年级物理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一节较抽象的课,学生一时半会很难较形象地理解,更别说让他们判断生活中哪些是串联电路,哪些是并联电路了,我就引导学生从用电器的工作状态进行判断。串联电路中各个用电器的通断会相互影响,而并联电路的互不影响。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联系生活实际,举了一些例子。我问,家庭电路中,你为了看电视,是不是要把电磁炉、电饭锅、电冰箱、洗衣机等所有用电器都打开呀。学生一听都笑了,在快乐的教学中理解了知识,哦,家庭电路是并联电路。
在寓教于乐中,学生体会到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同时,也增强了对学物理的热爱,感受到亲切自然、轻松愉快,激发其求知欲,产生积极思维,促进思维发散,做到兴趣盎然。
三、巧用实验,寓教于乐
快乐不是凭空产生的,快乐的诱发主要来源于视觉和听觉,让学生的感官充分感受令人愉快的物和事,就能起到诱发快乐的效果。一个精彩的实验当横空出世,在很短时间内,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激发求知欲和思维活动,引起学习兴趣,全身心投入学习中。
八年级物理中的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是初中物理的总体引入,是学生认识新科目的第一课,对激发学生学物理的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第一章的教学,寓教于乐,化解以上难题。如何寓教于乐呢?我在教学过程中准备了一个演示实验。我设计了“纸锅烧水”的实验。学生平时都是见惯了铁锅烧水,连听都没听说过纸锅可烧水,一下子就提起了兴奋劲,别提多高兴了。开始实验前,我让学生猜会发生什么现象。很多学生都猜纸锅会被烧破,水会漏下来。
我叫两个学生上来当场演示实验,其他学生聚精会神地看,一看到纸锅烧开了水,都高兴得鼓掌,庆祝实验取得成功,也惊叹物理世界的神奇。很多学生都急着问个究竟。我因势利导:“同学们想知道为什么吗?”“想!”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想知道的话,你们以后认真学习物理就会知道了。”我故意埋下伏笔,不告诉他们谜底,大大地提高了他们对物理的求知欲。
本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第一章学生自己去阅读了解就够了,但我针对教材的特点,联系教材,找出学生的兴趣点,寓教于乐。学生的兴趣不仅针对知识,还针对老师。寓教于乐会让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感兴趣,进而发展为对老师的人格产生兴趣。
四、巧设问题,寓教于乐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艺术就在于能创设恰当的情境,”把教学情境比喻为学习活动的发动机,正所谓“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巧设问题就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情境。
巧设问题,寓教于乐,可以很好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促使学生在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发生激烈冲突,激化学生意识中的矛盾。巧设问题,应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和谐。其过程应生动直接、富有启发性,努力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知识趣味化,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例如,在八年级物理《熟悉而陌生的力》的教学中,我巧设如下问题:
小吴是个爱观察思考的孩子,今年暑假期间,他在厨房帮妈妈打鸡蛋时突然发现,两只鸡蛋相碰往往只碰破其中一只,这是怎么回事呢?小吴的下列想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破的那只鸡蛋受力较大 B、未破的那只鸡蛋受力较大
C、两只鸡蛋受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受力大小
问题一出来,就马上激发学生求知的“急性子”,活跃了课堂气氛。一部分学生按照自己的常识,果断地做出判断,认为应该选A,破的那只鸡蛋受力较大。我看了看矛盾中的学生,做出了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大小相等。所以这一题应选C,两鸡蛋受力一样大,破的那个只不过蛋壳较脆弱而已。学生一听,恍然大悟,既为自己认知的不足感到遗憾,又为刚获得新知识感到欢欣鼓舞,欢乐之情溢于言表。
综上所述,以上四点是我在一线教学中的体会。幽默语言是寓教于乐的基础;联系生活是寓教于乐的延伸;巧用问题是寓教于乐的手段;巧设问题是寓教于乐的载体。教师能够实行寓教于乐,就必将能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引领学生智能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春海.《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提高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08)
[2]冯海燕.《论初中物理课外实验的开展》[J].中学生语数外(教研版),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