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培智学校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2019-09-10王永慧

成长 2019年11期
关键词:培智学校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

王永慧

摘 要:近年来,随着当代社会需求的提高,我国对课程教育教学内容进行不断更新改革,培智学校教学模式也日渐发生转变,趋向生活化。《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2016版》强调了“以生活为核心”的课程理念,在实施建议中明确了生活语文的课程目标是实施生活化教学。培智学校的学生障碍类型和严重程度均有存在很大的差异,针对学生的特殊性特点,将语文教学生活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学生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培智学校的语文教学区别于普通学校教学,其语文教学中必须贯穿生活,取之生活且用之生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生活情景再现,让具有智力障碍的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中体会生活,并将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生活相结合,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只有让智力障碍学生在生活状态下学习语文,才能更好地理解与吸收知识,更好地适应生活,适应社会。本文主要对培智学校语文教学生活化进行思考,分析其现状和必要性,并提出合理策略。

关键词:培智学校;语文教学;教学生活化

1 前言

提高智力障碍学生的生活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是培智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1]。由此看来,将培智学校语文教学进行生活化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甚至成为加快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在生活中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培养特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提前接触现实生活,并且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为他们将来步入生活、步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2]。随着教育教学的开展,大多数教师都认识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益处,也逐渐应用于课堂教学,但仍有部分教师没有对其引起重视,更不懂得如何将语文教学生活化,展现的全然是茫然与不知所措。培智学校在今后语文教学中,要不断普及语文教学生活化,让全体教师都懂得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与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2 培智学校语文教学现状

培智学校语文教学较之普通学校语文教学,教学对象特殊,教学难度相对较大[3]。经走访调查发现,当前大多数培智学校在语文教学中都存在不足,其中教学理念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是最为突出的问题,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落后,直接影响语文教学效果。身为培智学校的教师,面对的学生是具有智力障碍的特殊群体,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要具有特殊性,而不能采用针对正常学生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在这些培智学校语文课堂中不难发现,一些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的特殊性特点,教学方法单一化,照搬教材,结果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毫无兴趣,无法达到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还有一些教師为提高课堂效果,对教学内容加以设计,最为常见的是教师为学生朗读课文内容,并对课文内容利用打比方等手法进行讲解,虽然这一方法能够让学生更认真地倾听,却缺乏师生互动,没有将抽象事物放到生活中形象化,难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培智学校和教师不转变教学理念,不对语文课程进行生活化设计,终将会因无法满足社会需求而止步不前[4]。

3 培智学校语文教学生活化必要性

3.1 教材内容要求语文教学生活化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培智学校的语文教材的编排也进行了创新,进一步贴近智力障碍学生的智力特点,让学生掌握更多适用于生活的听、说、读、写能力,例如教材中较多出现的 “吃饭”、“穿衣”、“问路”、“打招呼”等常用词语、生活常识等[5]。语文教材内容的生活化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入生活实际,为学生创造生活情景、和谐的生活氛围,引导学生投入到模拟生活,在生活环境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其中,最为典型的语文教材是上海版生活化教材,这套教材适用于中度智力障碍学生,其内容侧重于在授课中加入学生生活,让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课程联系实际,并要求教师用生活语言与学生进行互动。众所周知,智力障碍的学生难以做到精力集中,他们的思维是涣散的,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首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运用实际事物来吸引学生,而不是灌输抽象概念。比如说,教智力障碍学生认识“鞋子”、“衣服”、“水杯”等生活必需品时,教师可以利用眼前实物,将词语与实物对应授课,帮助学生形象记忆;如果教室中不存在某些词语相对应的实物,例如“树木”、“花草”等,可组织学生到室外观察。培智学校教材内容向生活化转变,那么教学方式也要生活化,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不断学习新知识,认识新事物。

3.2 学生认知特点要求语文教学生活化

进入培智学校学习的学生,其共同特征是智力发育迟缓,只对直观、形象、刻板的事物有一定理解,抽象概念模糊,因此他们需要行动,通过行动感知抽象事物。因此,学生的智力水平和认知特点决定了培智学校语文教学生活化,充分了解学生个体的特点,将实际生活作为教育出发点,通过在生活中学习,快速促进智力障碍学生提高生活实践能力,达成教育最终目标:帮助每一个智力障碍学生融入并适应社会,凭借自己能力在社会中生存、立足。正常学生都是在生活中直接感知事物获取知识,但智力障碍学生由于先天智力不足,对知识的认知缓慢,因此,针对正常学生的教学方式不能适用于智力障碍学生,必须采取最直接的方式与之沟通,教学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模拟生活中学习生活经验,掌握沟通技巧。由此可见,培智学校的语文教学应当结合实际生活,缺乏生活教学的教学方式与智力障碍学生的认知特点不符,从而不能满足学习需求。

4 培智学校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

将培智学校语文教学进行生活化尤为重要,语文教学生活化能够让智力障碍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为了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可以有以下几点策略:

4.1 教学情景生活化

其中,语文教学情景生活化,是培智学校语文教学当中是最为常见的。教学情景生活化,不难看出是要求在教学课堂中创设生活情景,语文教师要围绕着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进入更加逼真的学习情境中。智力障碍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情景教学法让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产生关联,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富有成效。所以说,培智学校教学情景生活化是学校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学校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寻找教学与生活的关联,准确的将生活情景引入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培智学校小学二年级课程内容包含“清明、端午、中秋”,这三个内容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与现实生活紧紧相关。因此,语文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将课本内容结合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扫墓、赛龙舟、中秋吃月饼赏月等视频或者图片。此外,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外出扫墓活动,课堂模拟包粽子、做月饼等。在课堂中创设真实情景,可以将学生引入生活,并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学习技能。

4.2 教学内容生活化

考虑到智力障碍学生的特殊性,要求针对他们的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培智学校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既要掌握课堂知识,又要学会必要的生活能力,教学效果的好坏是由智障学生的生活能力和适应生活能力决定的。因此,培智学校语文教学内容要从生活中提炼素材,选择学生所熟知的事物或者场景,在课堂学习中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实现学以致用。

4.2.1 选择生活素材组织对话训练

患有智力障碍的学生,其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都低于正常人,因此,其对抽象知识的吸收能力不足,培智学校必须在语文教学中选取生活素材,帮助学生练习对话,才能让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后顺利与人交流。例如,买东西时如何询问价格、如何向路人问路、如何向他人问好等,都是对话训练的重点。学生学会基本交流话语,就会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运用,解决其生活问题。

4.2.2 选择生活必须的技能组织教学

培智学校需要对特殊的人群开展特殊教育,由于其最终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生活技能,因此任何学科都应该具有关联性,不能划分太开。一般来讲,语文课程是教授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但是,培智学校的语文课程应该穿插动手课中的生活技能教学。例如,在教授学生认读“穿衣服”词语的同时,让学生做出穿衣服动作,这样学生就会将词语与动作相对应,能更加准确深刻地理解该词语。选择生活必須技能组织教学,能够让学生时学时用,创造课堂最佳效果,如果只是教其读写能力,对智障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毫无帮助的。在培智学校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科学设计教学方式,将认读与动手相结合,适时教授学生基本生活技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4.3 校本教材生活化

培智学校的班级年级设置不同于普通学校按年龄分配,不同年龄、不同智力的学生在同一班级学习,特殊的群体中又有特殊的个体,加大课堂教学的困难程度。因此,编制学校教材之前,要对各个智力障碍学生进行了解,确定其知识接受能力和受教育的起点,本着尊重生命个体的原则,编制适用于每位学生的语文教材,满足智力障碍学生的生活需要。

4.3.1 编制教材

智力存在障碍的人,其生活生存依赖于周围的人、物,因此语文教材的编制也应当选取于他们周边的人物、事物,围绕他们的生活环境进行编制。由于每个个体的年龄、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各有不同,编制教材时也要根据智力不同等级进行划分,每一个发展阶段都要有适用于该阶段的教材,有少及多,由浅入深逐步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让智力障碍学生渐渐正常化。此外,可将教材划分若干主题,如日常生活主题,其中包括《吃饭》、《穿衣》等;其次是个人卫生主题,如《洗澡》、《洗衣服》等;还有生活卫生主题,如《整理衣物》、《收拾房间》等,另外还可划分社会生活主题,如《就医》、《坐车》等。通过学习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材知识,智力障碍学生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便会更加独立。

4.3.2 理解教材

要想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就要求授课教师全面理解教材内容,挖掘教材价值。首先,要站在学生角度解读教材,用学生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如此便会发现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例如:让学生猜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一般人会根据文字提示想象实物,很容易猜出是花生,但是对于抽象思维差的智力障碍学生来讲及其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将花生带入教室,让学生从内到外观察,并与文字内容进行对照,这样一来,学生不但能够理解文字含义,还能深刻记住花生特征。跟随学生的思路,与学生一同思考,让学习更有乐趣,让教学更有效果。其次,教师解读教材要用生活的眼光,也就是教育要从实际生活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增加他们的生活经验,多运用生活对话,创建生活情境,在语文课堂中时刻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能力。最后是以教学的角度理解教材,做到合理分析教材,合理安排课程。

5 结论

特殊教育异于普通教学,特殊学生的智力低于普通学生,所以,培智学校开展语文教学时出现问题和困难是在所难免的。智力障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因难以理解甚至无法理解教材内容,单纯按照课本讲解知识反而会让其失去学习的激情和兴趣。因此,大多数培智学校转变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情景,让书面抽象内容形象展现,以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与吸收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掌握生活基本技能。语文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生活才是大课堂,不要将学生拘泥于学校小课堂。培智学校语文教学生活化,将生活引入课堂,在课堂学习中去关注生活、体验生活,体会人生。培智学校语文教学包含的内容很多,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教育,能力锻炼,充分发挥特殊教育的作用,帮助智力障碍学生提高心理承受力、生活适应力,为将来进入社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晓燕.培智学校课程生活化的思考,《现代特殊教育》,2013年第9期.

[2] 肖非、刘全礼.《智力落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华夏出版社,2016年版.

[3] 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新课程理念与语文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4] 赖光素.打开培智学生学习的天窗--关于如何有效开展培智班语文教学的探讨[J].青年时代,2016(10):161-161.

[5] 杨桂颖.培智班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探究[J].散文百家:下,2016(4):114-114.

猜你喜欢

培智学校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
培智学校多元教育对象有效教学组织形式探究
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与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途径分析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培智学校中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