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问题中成长
2019-09-10汪冬莉
汪冬莉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頒布和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教师开始有意识的建构合作探究式的师幼关系,笔者也是其中一位。因为在活动中良好的师幼互动可以提高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幼儿的创新思维,对事物的广泛关注也会增强。同时促进师幼共同进步。在主题及活动中,笔者注重支持幼儿活动,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培养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幼儿在游戏中的困难和问题作为幼儿学习的资源,引导幼儿学习和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在教师指导下,幼儿在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能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主精神、探索精神。
感受挫折,学会思考
把知识呈现给儿童或回答他们的问题,并不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帮他们自己发现答案比前者重要得多。例如:在串珠活动时,王欣鹏正在串项链,方仑从他身边走过不小心将他的项链弄掉,珠子滚落一地。此时王欣鹏开始哭闹起来,还将方仑推倒。
遇到此事时,第一,反思幼儿的心理,孩子一定感到非常的生气和心疼,自己辛苦串的东西被别人损坏,既气愤又着急,很容易发生宣泄的行为。我觉得此时应该让幼儿感受挫折,理解孩子允许幼儿发泄自己的不满。第二,和孩子一起分析洒珠子的原因。将这个问题带给全班小朋友,引起大家的讨论。孩子们总结出三点原因:一是我们的站位不好,许多人挤在一起,很容易洒;二是拿的方法不好;三是洒的原因是我们不会系扣。找到问题的原因,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第三,运用语言提示策略引导幼儿学习自己解决问题。在珠子洒了后,我请他和方仑想想该怎么办。他马上和方仑拾起地上的珠子。表示应该重新串。我提示,时间快到了,一个人也串不完呀?王欣鹏马上请方仑一起串。方仑有些犯难,表示不会串他的那种项链。此时我引导同伴间一起学习。王欣鹏用简单图示表示了自己的想法,二人一同串起来。
学会探索,解决问题
当孩子在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帮助孩子从已有的知识经验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幼儿所探索的问题往往来自真实的生活,当活动的主题和内容为孩子所熟悉时,他们就能更积极主动运用其心智去探索,去发现,并尝试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例如:许多幼儿不爱喝水,家长经常抱怨孩子不喝水、爱上火等问题。我们老师每天都督促孩子喝水,但效果不佳。于是,在自然角中,我们提供一些水果供幼儿观察。几天后,亮亮等几名幼儿,跑到我跟前说:“老师,咱们的水果都蔫了。”“为什么水果蔫了?水果中的水分哪去了?”我将问题提给全班小朋友,引导全班展开讨论。孩子们说:水分跑到天上去了。水分被太阳吸走了等等。说法不一。我又提出问题:“水果缺了水分蔫了,那人要失去了水分会怎样?”这下孩子们有些语塞。“那我们怎么办?”我又接着问。“多喝水呗!”齐霄抢着说。“每天喝多少水合适?什么时候喝?怎样才能帮你记住你到底喝了多少水?”一连串的问题将幼儿引入到讨论中。最后严乐陶和几个小朋友提出我们应定喝水计划。我们一同设计了计划表。
这个内容是幼儿所熟悉的,而研究这些问题任务符合幼儿发展水平,因此幼儿在解决问题时很主动,且得心应手,他们通过自由讨论、实验研究等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孩子发展中,会有很多的“问题”和“毛病”,怎样让这些问题也有它的教育价值呢?怎样让幼儿在问题中自主学习呢?
在实施“汽车”这一积木区域活动中,幼儿之间的合作交流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通过参观汽车、寻找图片、阅览参考书等方式对汽车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后,根据主题和自己的兴趣,开始画、剪、贴,制作不同的汽车。郭庚、龙龙等几个人想用方块积木做一辆奔驰车。大家合作搭出车厢,接下来分头画标志、做车灯。“方向盘怎么做,怎么安?”龙龙拿着用积塑拼成的“方向盘”开始犯难,自己试了很多次都没成功,他向周围伙伴求助。大家想了许多方法,如,安上底座,挂在车前方,画一个方向盘粘上去等等。大家尝试了许多方法,最后决定用胶带粘上去,方向盘的问题解决了。他们又在车内新增了放音器、干电池、扶手、倒车镜等,车变得漂亮又神气,孩子们亲切地称它为“大奔”。
发现问题,以问题激发幼儿的活动,这样给幼儿一个良好的支点,找到最近发展区,促进幼儿的发展。孩子在操作中发现了问题,遇到了困难,通过教师的鼓励,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能在成功喜悦中发现规律,找出失败的原因,在探索、实践中增长了知识,学到了本领。
就这样,孩子们在一点一滴进步,从不会发现问题到找到许多问题;从发现问题用一种解决办法到能运用多种办法解决;从教师参与解决问题到独立解决问题等等,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在提高。同时,我也发现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儿童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在鼓励、支持儿童自己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是儿童的合作伙伴,教师身上所负载的社会文化不是由上至下的灌输的方式传递给儿童,而是一种哺育、一种滋润。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华远铭悦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