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魅力让课堂简约而不简单
2019-09-10刘炜
刘炜
教育家季米良捷夫说过:“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写下来,而是艺术家和创造者。”教师实现教学目的的主要手段是课堂教学语言,教师的语言水平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关系到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的规范化,甚至关系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必须讲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适当的评价,展现教师的智慧
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评价语言是沟通师生情感、智慧、兴趣、态度的桥梁,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一种过程性评价方式。教师不能简单地使用“对错”“你真棒”之类的评价解决问题,而要有一双“锐利”的眼睛,通过机智巧妙的适当点拨和评价,引导学生获得向上的力量,让评价变成一种赏识、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一种激励、一种人文关怀。只有做到这点,才能真正树立学生的自信,润化学生的心灵。
例如,在教学《小狗儿与大画家》一课时,我发现学生在读书方面出现了问题,就进行了适当点拨,“小狗与画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美林危在旦夕,小波彼多么着急,你能读出来吗?”一句启示性的语言,调动了孩子读书的欲望。当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后,我又点评道:“你读出了感情,我都感受到了小狗的焦急。”通过这样的评价,孩子们对自己的朗读水平更加自信,课堂上就会高高地举起手来,死气沉沉的课堂也会有所改观。
恰当的点撥,教会学习的方法
现在很多人都在呼喊:“得语文者得高考,得语文者得天下。”可见,语文学科教学极为重要,这也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学因其丰富的人文性、综合性,而显得多姿多彩,博大精深。罗曼罗兰有句名言:“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在组织教学语言时,自己首先要进入角色,用激发学生情感的语言,把枯燥无味的文字变成有声有情的语言,尽可能地做到讲人如见其人,讲事身临其境。
此外,很多语文教师都在尝试使用引导性的语言进行评价,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感悟文本的精神,置身文本的多种情境,积极寻求评价内容与知识点的融合,把评价有机地渗透于学习内容之中,使它们浑然一体,少一些理性与机械,多一些感性与灵动,少一些程序,多一些情趣。
例如,在教学《小狗儿与大画家》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完成小卷,抓住课文的关键动词,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想象、感悟动物的情感,体会小狗焦急迫切的心情。当一个学生通过结合课文第二段的“美林与小狗形影不离”,理解了“小狗为什么能够知道画家支撑不住了”这句话时,我立即肯定了他的学习方法,“你是结合上文去理解的,你真会学习。我们不能孤立地只从这句话中去学习,一定要统观全文,这样的学习方法叫做联系上下文。”通过渗透学习方法,很多学生立刻通过联系上下文,感受到了小狗对画家“陪伴、保护、安慰”三个层次的情感,强化了人与狗的关系,总结出患难之情就水到渠成了。
三维目标的过程与方法要求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教师对学生学习的适当点拨和引导,可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提升自信,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语言的魅力,提升课堂的实效
学在前,导在后。新课改以来,课堂不再是教师的舞台,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我们只是充当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让学生站在课堂中间。因此,课堂上教师说什么、怎么说极为重要,教师的语言需要在学生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发言、积极思考,让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加入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兴趣,才能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例如针对学生概括能力差的问题,我在教授《小狗儿与大画家》一课时,对文中的每个小故事都设计了同一个问题——“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这个问题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台阶,比直接追问小狗与画家建立了怎样的感情更有针对性,同时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可爱的、通人性的、有灵性的、有爱心的、聪明的、忠诚的……但在学生回答完后,我进行了追问,“谁能试着概括说一下小波彼是一只怎样的小狗?”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迫使学生再次回读文本,再次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学生概括能力差主要是因为缺少有针对性的训练,因为教师的头脑中没有形成要对学生进行训练的意识。这不由使我想起一位专家的话: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思维是根本。教师是杂家和智慧的结合体。而针对学生的问题,我采用了应对性的方法,通过语言的引导,巧妙地培养了学生静心读文本的习惯和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
总之,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不断丰富语言,灵动发挥,充实自己,让自己的教学简约而不简单。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玉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