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9-09-10姚凤云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情境导入合作交流

姚凤云

摘要:新课标实施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一线教师做了许多积极的尝试与探索。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线教师的永恒追求。

关键词:情境导入 合作交流 灵活提问 有效性

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追求教学效果,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行为,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提高。对于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人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有效的课堂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导入既能够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起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作用,又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有助于教学工作的进行。导入教学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形式也多元化。需要注意的是在创设情境时,我们既要做到与前面的所学知识有所关联,又要做到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这样才能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引起他们的情感共振。

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我让学生拿出四根同样长的小棒,然后问:能摆出什么图形?学生操作后回答: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我接着问:拿走一根,又能摆出什么图形?学生操作后回答:三角形。我继续问:再拿走一根呢?这时,孩子们一下子被吸引了,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我顺势引导: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索的内容——角。有效的情境导入,诱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充满了求知欲,也使数学学习充满了吸引力。

二、有效的合作交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充分说明“合作学习”作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并广泛用于数学教学实践中。高效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让学生参与合作交流学习是一个有效的策略,也是课堂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我认为实现合作交流学习,教师要搞清楚为什么要进行合作交流(找原因),它的目的是什么?采取什么形式的合作交流,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例如,教学五年级“平行四边形面积”这课时,先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计算面积,再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1),让学生猜它的面积怎样计算?并在练习本上写出来。

绝大部分学生列出这样的式子:8×10=80(cm2),也就是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列式(底边乘斜边),究竟对不对呢?因此,我利用学生错误的式子8×10=80(cm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找到出现错误的原因。这时,我让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先分组拿出课前准备的平行四边形框架(图2),让学生任意拉动:然后让每组派一个学生展示拉动的结果,仔细观察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没有变化。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随着拉动而发生变化,说明用底边乘斜边计算它的面积是错误的。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说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系。师生在有趣的合作交流中找到错误产生的原因,得出正确的解题方法,从而实现有效的课堂交流。

三、有效的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门语言艺术。和说好话一样,不在于话的多少,而在于表达精练、恰到好处和有效。高质量的问题应该同时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课堂提问是否有效其实是老师对教材的研究是否深入和对学生的了解是否透彻的直接检验。课堂提问是教师贯彻教学意图,协调师生教与学的主要方法,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性信息的主要途径。教师只有从思想认知上形成关于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过程,才能把教师、学生、教材三者联系起来。从多角度提出生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是每一位老师应该具备且必须具备的一项职业技能。一个好的问题,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活跃性和主动性思维,让学生思维过程处于积极的状态,只有教師学会了提问,学生才能够提出更好的问题,给课堂教学增添一股活力。

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先用课件出示天安门城楼、加拿大国旗、树叶等多种对称图形,然后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仔细瞧瞧,这些图形的大小一样吗?生:不一样。师:但是,你们有没有从中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呀?生1:它们的左右两边都是一样的。师:非常好!谁还想深入地说一说?生2:我认为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师:很棒,你是怎么知道“轴对称图形”这个名词的?生2:我在预习的过程中从书上看到的。师:好,再深入观察一下,左右两边仅仅是大小一样吗?我们把它们对折的话会怎么样?生3:我认为它们的形状也一样。生4:我认为它们的面积也一样。生5:我认为把它们叠在一起的话会完全重合。师: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这些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折痕两侧是不是完全重合?……教师有效提问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图形的共同点,让学生充分叙说自己的发现,从左右两边相同到对折后的情况,学生逐步探究到轴对称图形的特性。教师通过不断的提问,让问题由浅入深,不仅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而且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有效的情感教育

长期以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过多关注学生的认知因素,对情感因素大多熟视无睹,从而抑制了学生在数学领域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并高度重视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千方百计地用情感去感染学生,利用教材设计有趣的教学情境,挖掘教材的情感点。在当前课改的新理念下,数学课上的情感教学运用是尤为重要的,突显了立德树人的教育观。

例如,教学“百分数意义”时,我出示了这样一组信息: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但日本人从不砍伐自己的树木做筷子,全靠进口,而我国却是一次性筷子的出口大国。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7%,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足17%。这时我问学生:你们看到了这组信息有何感想?生1:我们不能再乱砍滥伐树木了。生2:我们的环境现在破坏得非常严重了,要引起重视,要植树造林!……这激发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为了更好地把情感教育渗透到教学中,也为了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掌握所学内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我又设计了一组有趣的游戏——根据成语写百分数。如:百发百中(100%)、一箭双雕(200%)、百里挑一(1%)、十拿九稳(90%)、事倍功半(50%)……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这些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学生此时兴趣盎然、情绪高涨。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也渗透了其他学科的内容。

着力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们的共同目标。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只要我们能做到有效的情境导入,有效的合作交流,有效灵活的提问,有效的情感植入,及时进行积极公平、合理的教学评价,不断地反思,不懈地探索,相信我们的数学课堂必定能够走进更加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张美娟.数学课堂理答实例分析:评价信息的角度[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13(11).

[2]梁景敏.课堂提问的实效性[J].师道(教研),2014(5).

[3]程国才.打造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几点体会[J].教育现代化,2018(14).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有效性情境导入合作交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以汉语口语竞赛为驱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情境导入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政治教学的“情境导入”艺术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情境导入的应用
数学课堂的导入技巧研究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浅谈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