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关怀分析研究

2019-09-10常新

家长·中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关怀成因学困生

常新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整体难度偏大的学科,不少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认知障碍或者学习困惑,久而久之就成了学困生。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科学、精准地分析学困生的成因,并落实科学有效的关怀措施,以此来帮助学困生的转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关怀

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相对比较强的学科,不同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使他们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差異。小学阶段的数学是学生未来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关键阶段。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引导者,教师应该全面分析学困生的成因,并落实科学有效的关怀措施,以此来帮助学困生快速转化。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造成学困生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学生层面的因素,同时也包括教师层面的因素。正是由于不同因素的综合作用,才使部分学生沦为学困生。

(一)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影响

学生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主体,若学生自身方面存在不利因素,则势必会影响他们的数学学习成效,也影响他们的数学学习质量。如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自觉性,没有严格遵照教师的引导以及布置的任务目标来开展科学的学习,同时,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甚至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这就使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浅尝辄止,难以真正形成成效。如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他们存在一定的惧怕心理,不敢向周围的同学以及教师请教,这也容易使他们出现学习困难,继而丧失了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

(二)教师自身方面的因素影响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是整个教学工作的重要引导者。若教师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或者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一方面,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关注和重视,师生关系不够和谐,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接近于零。这就使教师难以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也难以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来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和制约,部分教师仍然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模式,试图通过灌输性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数学认知,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被长期压抑,久而久之就沦落为学困生。

另一方面,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缺乏对学生不同数学认知的关注,盲目采用统一僵化的数学教学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数学学习成效。比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缺乏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也没有采用差异化的数学教学方法,这就使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困难重重。

二、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关怀对策

小学数学是一门整体难度偏大的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不同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明显的差异,这就使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表现着较大的差异化。学困生的存在某种程度上是必然的,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学困生的成因,运用科学有效的关怀对策,以此来帮助学困生快速转化,迎头赶上早日步入中等生,甚至学优生的行列。

(一)关怀并尊重学困生,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信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部分学生之所以长期停滞不前,关键在于他们缺乏学习的自信心,长期得不到教师的关怀和呵护,自尊心也受到了打击。因此,帮助这类学困生快速转化,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重视,要给予学困生必要的关怀和问候。教师应该耐心地与学困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明确他们学习困惑所在,明确他们的学习薄弱区域,帮助他们全面分析学困的原因,并找到提升和优化的方向。同时,在帮助学困生快速转化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正向引导的方式,多给学困生一些鼓励和肯定。教师要善于看到学困生的成长与进步,哪怕是一丁点的成长,教师也应该及时给予肯定。

(二)实施差异化教学,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结合不同学生的数学认知差异,结合不同学生的数学素养等,精准实施差异化的教学,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全面促进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比如教师要结合不同学困生的成因,辅之以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同时还应该结合不同学生的进步等,采用动态化的辅导方案,及时捕捉学生的进步,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全面提升和优化他们的数学学习成效。比如部分学困生学习成绩不高的成因是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这方面的强化训练,以此来实现学困生的快速转化。

(三)给予学生积极鼓励,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教师要不吝啬赞美的语言以及肢体动作,让学困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信任。其实,部分学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并不是表明他们一无是处,而是可能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和要领,没有把握学习步骤,或者学习基础不牢固。教师应该给予学困生充分的关注,积极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比如有的学困生虽然学习成绩不高,但可能热爱班集体,积极参加班级团队活动,或者热爱劳动等。教师应该充分把握他们的这些优点,积极发掘,甚至放大这些优点,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受到别人的尊重,继而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信心。同时,在关怀学困生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寻求家长的帮助,积极发挥家校共育的作用,不断帮助学困生早日转化,不断帮助学困生尽快迎头赶上,早日融人班集体之中。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受主客观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差异化的认知,同时也可能会形成不同原因的学困。教师作为数学教学的引导者,应该充分把握学生学困的成因,并给予科学有效的关怀,帮助学困生快速转化。

(责编 侯芳)

参考文献:

[1]赵世贵.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引文版),2017(8).

猜你喜欢

关怀成因学困生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