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中的运用

2019-09-10陆向华

教育·教学科研 2019年11期
关键词:图形信息技术思维

陆向华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如今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课堂形式与教学方式也亟待改变。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十分广泛。在我国旧式的小学数学课堂中,由于数学思维的立体性,教师得讲解很难被学生所理解。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在如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已成必然,这也是教育改革新时期的一个明显特征。

信息技术对数学课堂的作用

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思维 数学这一学科,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立体思维、想象思维等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对于这些思维都还不够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数学学科的学习就显得很困难。针对这些问题,信息技术的立体性、形象性的优势就突显出来。比如,在小学数学的立体几何课程的学习中,传统的教师教学只能通过口述或是简单的图画向学生们讲解其特点,这样的教学不仅不够生动形象,抽象的思维也使小学生无法在头脑中构造出立体几何的形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屏幕放映使立体几何教学变得生动且简单。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屏幕将图形旋转播放,让学生们可以了解图形的各个面,从而可以在头脑中构造出正确完整的立体图形。同时,多媒体技术放映的立体几何形状规则、数据准确,可以让学生明确地看懂图形各边角间的关系。

使数学教学更加简单、有趣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简单的讲解,不仅让学生难以掌握重点,也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从而缺乏学习的乐趣与动力。而运用到了信息技术后,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音乐、图片等方式,使课堂变得生动。比如,在学生长时间做习题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适当地休息,在此时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数学公式改编的顺口溜。风趣幽默的顺口溜会使学生听后感觉很有趣,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可以借此舒缓由于长时间做题带来的神经紧张现象;简单有趣的顺口溜方式也可以使学生对数学公式的记忆更加牢固。

有利于课堂练习与知识总结 在新型的小学数学课堂中,课堂练习也不再需要拿着书本或者由教师一道道写在黑板上,如今的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带领着学生一起完成课堂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放映,将题目放映在大屏幕上,然后一步步将解题步骤与思路教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分工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后,教师可以将作业通过信息技术发送到学生家长的手机上,使学生不会再忘记作业内容。同时,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课堂的知识总结。在教学活动中,知识总结的重要性无可代替。相比于过去,在如今的信息化课堂中,知识总结变得更加简便。

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运用 在小学数学的立体几何课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使小学生的立体化思维与抽象性思维得到提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使学生全方面地观察到图形,从而完成立体几何解题,并培养立体化、抽象性思维。

如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课本练习三中的第7题:下面的物体是由一些小正方体组成,教学提示:从这个物体的上、右、正面分别看到了什么图形?请分别画出。(如图1)

这一题,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使图片旋转放映,让学生立体地观察物体的各个面,从而生动地了解物体,画出各个面的图形。

在解題策略方面的运用 在解题策略方面,通过多媒体可以将问题更生动地展现出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如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课本练习十中第4题:三大瓶与一小瓶油共重18千克,已知一大瓶油比一小瓶油重2千克,问大瓶油与小瓶油分别多少千克?(如图2)

在此题中,看似问题简单,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却难以在脑中形成具体画面,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具体问题的引导方式放映出来,使学生具体地明了大瓶油与小瓶油间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解题。

在统计教学方面的运用 在统计图学习中,学生可以学习到每种事物占总体的百分比,但是这种统计需要生动地表现出来,才更加利于学习。这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到信息技术。如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课本练习三中的第2题:一个干果拼盘,已知花生米有2千克,你能算出果盘共有干果多少千克吗?(如图3)

在这一题中,根据已知条件,学生只需要运用学到的知识就可以解答。但难点就在于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不牢固,以及对于图形的不理解。那么教师就可以将图形放映到大屏幕上,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结束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已成必然,教师应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三厂小学)

猜你喜欢

图形信息技术思维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分图形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