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数学“厌学生”产生原因及转化措施

2019-09-10黄国政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转化措施中学数学

黄国政

摘 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以平等和公正的态度去看待“厌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和真心去关心他们,及时地鼓励他们,还要有足够的耐心不断开导他们。用爱心去关怀是转化学生的前提,通过感情进行沟通是转化的催化剂,深刻了解和挖掘他们的潜力和优势是转化的一个突破,科学和严谨的要求是转化的核心所在。

关键词:厌学生;中学数学;转化措施

根据中学数学教学的总结和数据分析,小学升入初中后的学生数学基础所表现出来的两极分化特别明显,很多学生连初一刚学过的实数计算也不能完全掌握,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数学期末考试时成绩低于20分,这样的学生就变成了“厌学生”,学习情况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状态,成绩一直下降。这些学生长期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找不到目标,注意力就会开始转移到青少年不宜的方向,这样的后果非常严重。因此,老师一定要对“厌学生”高度重视起来,尤其是班主任,要多关注这些学生。

一、分析“厌学生”产生的原因

首先,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认为数学枯燥,理解起来也困难,然后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这个时候假如家长和老师不能及时给学生帮助,而且还要用一些不恰当的方式去批评和指责,再加上其他同学的瞧不起,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进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长此这样,成绩会越来越差,慢慢就成了“厌学生”。

其次,有的学生父母认为现在的经济条件很好,就业的机会也很多,上大学的成本高,认为升不升学不是特别重要,这种内在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影响孩子,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动力,放松对学习的要求。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成绩肯定会越来越差,学生的厌学情绪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最后,根据一些统计,很多人认为小学教育不是特别重要,而且有的老师会认为反正小学学习好坏最后都要升入初中,再加上现在是九年义务教育,取消了一些相关的考试,对老师的教学成绩也不会去作很明确的考核,导致有一部分学生在小学的时候一些基础知识就没掌握好。数学跟其他学科不一样,它的逻辑性特别强,如果学生在某一个知识点上没弄懂,就会导致以后的很多内容也听不明白,越听不明白就越困难,形成恶性循环。比如有的学生在小学时候连混合运算都做不好,到了中学怎么能学好实数的加减,又怎么会去解方程呢?

二、找准原因,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

首先要端正思想,帮助“厌学生”。班主任可以在自习课上开展一些有趣味性的活动,比如:讲名人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未来和理想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家长共同给学生讲一讲现在的好生活来之不易,所有的家长为了使他们生活得更好一点,不辞辛劳地去工作,努力工作的唯一目的就是要让孩子在学校多学点知识,多掌握一些本领,将来才能够使自己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上有一定的立足之地。

其次要消除学生疑虑,密切关系。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学习落后,使“厌学生”自卑心理越来越重,这个时候老师要对学生以真诚的关爱,从感情上去亲近学生、从兴趣上引导学生、在学习上努力帮助学生、在生活上尽力关心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可亲和可敬。同时老师要用发现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比如有的同学数学有点差,但他的语文写作能力好,有的体育和美术好等等,哪怕他有一点点的闪光点,或是有一小点的进步,都要善于抓住时机及时的给予表扬,让学生尝到甜头,从而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起自信。所谓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只要老师付出了真诚的爱,就肯定能得到学生的回报,一分温暖必会换来学生的十分热情。

再次可以尽量创造机会,多多鼓励“厌学生”。“厌学生”因为基础较差,学习经验不丰富等等,所以学起知识来很困难,很吃力。老师要在课堂上注重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回顾,在新课的一开始要尽量讲得浅显易懂一点,然后再逐步加深,包括一些情境的创设,问题的提出,练习的巩固等等,这样就能尽量的照顾到“厌学生”。比如,老师在讲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时候,就先举一个浅显易懂的例子,小明从学校到家,有两条道可以走,一条是水泥路,这条路需要拐弯,另一条是小路可以直接到。结果所有的“厌学生”都会说肯定走小路快,其实他们心里都明白,知道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然后老师再加以理论上的引导。这样他们就很容易掌握,让他们感觉到学习其实并不是很难,只要认真听讲就肯定可以听懂,这样就给他们树立了充足的信心。并及时鼓励他们,只要能够认真听讲,多动脑筋,好好地学,肯定能学好,一定可以有一个好的成绩,也一定会再次对学习产生兴趣。

最后要做到正面引导,以理服人。由于学生的年龄还小,社会经验也不足,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有的学生不知不觉的就犯了错误,对待这样的学生,老师一定不能用讽刺、挖苦和体罚等等这样简单粗暴的方法去解决。因为如果这样做,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变得敢怒不敢言,甚至会导致学生的心态扭曲,一旦再产生逆反心理更难沟通了,再严重有可能会出现精神问题。老师只有坚持正面的教育,用说服的方法耐心细致地做他们的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认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帮助学生改进不足。在教学方法上还要注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总之,对待“厌学生”,老师一定要以公正的态度和平等的眼光去看待,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他们,还要有信心,经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巩固转化的成果。与此同时,老师一定要明白,要有爱心,这是转化他们的前提,还要及时的去挖掘他们的潜力和优点,通过感情的交流和心与心的沟通,一定可以让他们有所进步,使他们重新喜欢学习。相信“厌学生”在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化厌学为乐学,积极进步,健康成長。

参考文献:

[1]王昆 .关于农村中学暂困生转化的一些做法[J].教育网,2006.05.11.

[2]侯红良.浅谈中学数学“厌学生”产生原因及转化措施[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1.

[3]王德岭.浅谈学生厌学成因与对策[J].新课程(上),2010.

猜你喜欢

转化措施中学数学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构造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对初中后进生形成原因及转化措施的探讨
微积分的思想及方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对数学学困生转化的几点做法
浅谈八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防止两极分化
谈转化小学数学后进生的措施
增量法在不等关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