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2019-09-10薛辉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数学素养小学生课堂

薛辉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国家也特别注重教育,表现形式为发展小学生的核心素质,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它实施的战场为小学数学的课堂,构建核心数学素养体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得到的,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技能。教师通过为学生构建核心素质体系获得数学知识,从而提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素养;课堂

课堂是学生接收知识的主要信息渠道之一。小学数学课堂亦是如此。如果说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学知识,写作水平等还能通过课外的阅读和自我的积累不断提高和完善。那么学生的养成核心素养体系主要还是要通过教师注重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来实现的。所以数学的课堂教学工作相比其他的学科而言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学在短暂的课时之内充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针对小学课堂知识体系的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开展核心素养的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引导学生自主的构建知识网络,有效的提高学习质量,加强数学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一、倡导学生主动探索,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是整堂课的核心力量,学生只负责不间断的记录,为了一堂课的教学进度有些老师根本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导致学生没有及时地跳进老师的思维模式中去,显得学生很被动,课堂上教师要学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教师作为引路人,指导学生前进的方向。教师在教学中应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由学生唱主角,老师唱配角,学生之间能解决的问题,千万不要让老师去解答,凡是学生之间可以探讨出来的结果,哪怕是错的,老师也不能去干涉学生的思路,老师可以事后去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上去思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自己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比例》这节课时,让学生课前先自行预习并整理本课时的知识,让学生自行分组进行交流合作,把小组内学生对于本课时知识遇到不能解决的题目,小组探讨,向老师汇报,进行板书的展示,构建知识结构,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去学习整理,然后,我逐步进行完善(比例的学习包括三大部分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正反比例的认识与比例尺的应用),并让学生自己详细介绍各个部分的知识内容,通过让学生自己的讲解,发现不足,进行完善,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自身的数学素质修养。

二、与实际生活结合,拓展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由于数学课程逻辑思维较强,再加上数学知识大都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各种事例,因此,要学习好小学数学知识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最好的解决措施就是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连接,这样就能把抽象枯燥乏味的数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富有色彩,便于提升小學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开始介入,把数学的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而把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数学化,然后再把数学教学问题生活化。这样就能降低学习数学课程的难度,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拓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认知,构建数学高效的课堂。

例如,在教学小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时,我可以组织一场以数学知识为基础的春游活动,带学生们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以及这些图形如何旋转平移得到的,通过与同学们一起实地考察观察常见的物体的形体,如杨树的叶、百合有6个对称轴、油菜花有4个对称轴、蝴蝶的翅膀等等都是轴对称图形。学生认真观看且思考,这些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学生通过刚才实际看到的、摸到的,踊跃表达出不同的意见,并通过学生私底下激烈讨论,补充自己未想到的,最后,教师通过分析讲解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得到的。这样,教师结合实际生活为学生呈现了一个生动,直面的场景,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培养了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随着多媒体遍布各大高校,一种更有效教学手段的形成,它能使学生在视觉上、感知上得到一种新的体验,心里得到一种强有力的震撼,它对学生个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领域的开发有这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成为高效的学习者。同时,学习资料查询的便捷,为老师提供了良好的备课条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放映使原本抽象难懂的知识,瞬间有了生机,从而,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这样学习就有了乐趣,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小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时,教学分数除法基础的知识时把数学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容易混淆、容易出错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设计成填空,选择,判断题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可以按照由易到难的方式进行设计,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题目的练习当完成自己的那部分后,可向上挑战较为困难的习题,培养学生不断挑战自我能力的信心,并且可以设计闯关游戏之类的模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这种模式下将所有的知识点连接,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进而构成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夯实基础。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而且激发学生了对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少出错,进而提升了数学的素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不再以教师知识的传授为主,老师若想构建学生的核心素质体系,必须改变教学思维模式,寻求崭新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高效的学习。教学手段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别样地设计,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去拓展学生个性,使他们在日常学习中自觉践行和构造。因此,可以说,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并没有提供给教师按部就班的统一模板或者步骤, 而是一种变化的动态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 自觉规范自身教学行为,提升综合教学素养,践行新课程改革的价值理念,营造互动教学环境,真正做到为学生负责。

参考文献:

[1]李俊峰.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弄清学生的困惑,课堂教学更高效[J].数学教学通讯,2019(13):51-52+57.

[2]鲁提菲·阿不都克力木.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反思[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论文集卷三--热点讨论[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2.

猜你喜欢

数学素养小学生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
我是小学生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