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善”教育实例点评

2019-09-10房海剑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16期
关键词:小柯和善妈妈

房海剑

“和善”教育是一种以人际和谐为出发点,以充分开拓和张扬人性“善”的因素为途径,以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发展为目标的实践教育。从“和善”两字联系到“和为贵,善为本”的说法,笔者认为,和善是一种态度,和善是一种关怀,和善是一种快乐,是“真善美”统一的和谐教育境界。

一 、“和善+协调”,赠书表达一种歉意

今年春夏之交的放学时段,学校三年级传来了消息,说两个家长准备“干架”了,互相都報了警。啥事情?这么严重。原来是小杨同学的妈妈闯入班级,硬说是班干部小柯同学经常压制她女儿,平时不给她女儿表现的机会,所以她要向小柯同学讨说法。她来势汹汹,老师也措手不及,结果小柯同学害怕极了,做出了下跪举动。小柯同学的妈妈知道后,认为小孩的事应由小孩或学校处理,由不得小杨同学的妈妈这样放肆,要求警方把小杨同学的妈妈抓起来。小杨同学的妈妈说自己有律师,要与小柯同学家长打官司。警方介入之后,决定约定时间在社区警务室进行调解,学校派出相关老师参加现场调解。为了能够使这场风波得到妥善处理,学校的老师分别与双方进行了长时间的沟通。了解到双方其实在一两年前,关系还是挺不错的,小杨同学的妈妈还当过家委会主任,只是个性比较要强。两位女生在学习上都很棒,但小杨同学觉得小柯同学处处压制自己,回家跟妈妈诉说委屈,结果妈妈就来学校为孩子出气。孩子的问题演变成了两家大人的矛盾。学校老师耐心地寻找双方的底线和契合点,小杨妈妈逐渐被学校老师的诚意打动。在调解前,学校老师了解到,小柯同学的爸爸比较理性,于是适时向他建议,对个性要强的小杨同学的妈妈,不妨来一个“大让”,这种“大让”并不见得小柯同学的家长没有智慧,反而有利于两家的和好,因为孩子毕竟在一起学习。在调解会上,警方派出了事件当天出警的潘警官,另外还请来了司法调解员两名,孩子双方父母都到场。刚开始时,双方的女家长还是互不相让,纠缠不清,时间不断浪费。见此情景,校方人员决定先由一位老师趁机插话,切入正题,然后由另一位老师提出善意的建议。小柯同学的爸爸也劝自己的夫人听听学校老师的意见。学校老师说:“我们代表学校过来,我们的任务是让大家和好回去,不但是两家小朋友要和好回去,不影响学习,两家的大人也要和好回去,做孩子的表率。我们提出三点建议:1. 小杨同学的妈妈如果觉得在现场道歉不太方便,可以找个机会,用赠书或赠送小礼物的方式给小柯同学,以表达歉意,安慰受惊的孩子; 2.小柯同学的妈妈也不要反复强调要警察抓人,双方都是我们学校的家长,天天接送孩子,难免抬头不见低头见,不如给个台阶,见好就收;3.双方父母都参与了今天的调解,如果觉得这个建议能够接受,则在调解员的见证下达成协议,承诺不再进一步激化和扩大双方矛盾,愿意化解误会,为孩子修复彼此的关系,重塑良好的人际环境。”双方家长表示愿意接受校方的建议,于是双方男家长互相握手,共同签字,调解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第二天是周五,中午放学前传来好消息,小杨同学的妈妈来到学校教学处,在学校老师的见证下,为小柯同学赠送了精心选择的书,向孩子表达了埋在内心的歉意,孩子得到了安慰。

回顾这场矛盾风波的调解过程,我们觉得,老师要在家长面前展现出足够的真诚和耐心,并进行充分地沟通和协调,才能促使矛盾风波成功调解。小杨同学的妈妈向小柯同学赠书,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歉意,是一种友善的行为。这样的友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是符合“和善”教育要求的。

二 、“和善+信任”,校门永远为孩子敞开

9月份开学日的早晨,忽然有人报告,六年级那个有“厌学症”的小刘同学又赖在校门外不肯入校了,好多老师劝他也不听,还大吵大闹,真是拿他没办法,一些年轻力壮的男老师曾经试图将他“架”入学校,没想到反而引起他更加激烈的抗拒,他还大声嚷着保安把校门关上,他决不进校。他一个人蹲在校门口左侧的围墙脚下,值日老师和学校安全主任耗费了不少时间,都无效果。班主任请他妈妈过来,妈妈说出了情况,这个孩子早上起床就很不情愿,非常讨厌上学。妈妈一气之下,打了他一巴掌,并亲自护送他到学校附近,本以为自己能进校,没想到在校门口就再也不肯进了,值日老师好心相劝反而惹起更大的麻烦。据了解,该生不止一次这样。原来他有一种恐惧上学的心理,低年级时学习上没那么吃力,还好,升了高年级,学习上越发吃力,恐惧上学,厌学情绪就越发严重了。母亲为之又着急又心痛,不知暗地里流了多少泪。孩子还曾经为躲避父母的上学催促而私自搭乘长途汽车回遥远的外婆家,说只有外婆才让他觉得是个好人。小刘同学的行为不禁让人不解,父母都在深圳,按理来说,孩子一天天长大,在父母身边上学,与父母在一起,不好吗?当我们问他时,他要教他五年级的语文老师来,才愿意说。于是,我们找来了教他五年级的语文老师。语文老师知道他的情况后,与他一起回忆起五年级学习时他身上的闪光点,表扬他是一个上课认真的孩子,从没有捣乱课堂纪律,而他写的作业字迹工整,见到老师也经常举手敬礼问好,是个有礼貌的孩子。老师继续对他说:“今天学习压力大,没有关系,我们先回到教室,学习的内容老师先帮你跟其他老师说减少些,我们还可以让你先学你喜欢的内容,不喜欢的慢慢来。只要回到教室,和同学们一起,总会想出一个适合你学习的办法,让你觉得我们的学校很好!”小刘同学听了这位语文老师的话后,开始动摇,也可能因为之前就对这个老师信任爱戴,所以听他的话。语文老师见他动了心,便连忙拉起他的手,说:“今天我们俩就是好朋友,我们手拉手一起进校门!”聪明的学校保安及时打开了学校的电动大门,他终于进校了。

在化解小刘同学厌学的事件中,这位语文老师用“和善+信任”的方式,即“以和善的教育态度加上使学生信任自己”的教育方式起了作用,也收到了效果。学校的大门是为每一个学生敞开的。教育工作者要以自己和善的态度,取得学生的信任,敞开胸怀,拥抱每一个孩子,牵起他们的小手,一起步入知识的殿堂。

学校的德育实践需要不断地渗透“和善”教育,只要坚持“和为贵,善为本”,我们的“和善”教育实践之路会越走越宽广,我们的“和善”教育之果也将越来越多。

猜你喜欢

小柯和善妈妈
班主任:养成和善之品的育人德性
窸窸窣窣的影子(短篇小说)
阳台上的桂树
“为你好”
《“船长”小柯:上了我这条贼船就很难下去》
黄希川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浅谈学校的校训与德育工作
不会看钟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