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意识培养的小学生电脑绘画实践研究

2019-09-10陈淑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16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

陈淑华

【摘要】目前信息技术教学正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迈进,但如何在教学实践层面正确理解如“信息意识”等核心素养,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一直困扰着广大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本文以电脑绘画单元为载体,以“信息意识”为培养目标,将其细分为问题意识、专业意识、计划意识和分享意识等四方面内容,提出了四项培养措施,促进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信息意识;电脑绘画;信息技术

一、问题的提出

历经十余年的“新课程”改革,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社会持续、飞速地发展,教育面临着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如,在2017年末提出了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它们分别是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可以预见,所谓深化课程改革将围绕着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展开。

面对这一新的课题,如何才能准确认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实现对核心素养的落实,这对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二、核心概念界定

本研究聚焦于信息技术教材中电脑绘画单元的信息意识培养,涉及信息意识、电脑绘画两个核心概念,研究者对它们的界定如下:

1.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够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分析数据中所承载的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愿意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更大价值。

2.电脑绘画

电脑绘画是不同于一般的纸上绘画。它是用电脑的手段和技巧进行创作的。小学生对学习电脑绘画有着深厚的兴趣,他们既期望借助电脑绘画表达个人创意,也为数字化图像创作的便利、软件功能的神奇所折服。本研究所采用的电脑绘画工具是微软Windows 7操作系统中预装的“画图”软件。

3.对本研究的启示

信息意识在信息技术诸核心素养中居于基础地位,必要的信息意识是学生完成信息技术相关任务的前提。通过分析信息意识的概念可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的关键在于建立对信息的敏感度,正确判断信息的价值,形成“事前计划,预估信息影响”的习惯,愿意主动地与他人分享信息。

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将信息意识具体化为问题意识、专业意识、计划意识和分享意识。培养问题意识是希望学生能从教师的教学范例中发现问题,勾勒出知识的基本特点;培养专业意识志在让学生从学科知识的视角去看问题,策划解决方案;培养计划意识是要求学生不要不假思索地埋头瞎做,而要事前分析完成效果,使解决方案更有效,避免无用的劳动;培养分享意识则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做法主动介绍给他人,实现信息价值的最大化。

三、基于信息意识培养的电脑绘画教学实践

围绕着信息意识的培养,研究者在电脑绘画单元中进行了大量实践,总结了4条有效的培养措施,现以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2012年版)第一册《信息王国的小画家》单元的《第13课开心游乐场——图像的旋转与翻转》一课为例,详细介绍培养措施是如何贯彻的。

1.源起任务,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课堂伊始,研究者先创设了假日去游乐场进行亲子活动的生活化情境。然后提出问题,如图1安装“旋转天地”的小汽车时要注意什么。学生通过比对素材图和效果图,再运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先后确定了小汽车的安裝角度。接着研究者再出示如图2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地建立起小汽车车头方向与旋转角度之间的位置相对关系。

在上述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现实任务转化为学习问题,积极运用数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问题的实质,随着问题的逐步明晰,学生对相关信息的敏感度不断加强,并借鉴教师所设计的引领学习的问题,掌握设计问题,建立完成任务路径的方法,为在今后有真实需求时,打下良好问题意识的铺垫。

2.回归学科,培养学生专业意识

将现实问题纳入到学科知识中,并用学科知识加以解决是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体现了一种专业化的思路,亦是信息技术教学中所力图培养的。这种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即专业意识,在本课中表现为运用“画图”工具的各项功能去完成“旋转天地”中小汽车的安装。学生结合图3中的任务,基于已经掌握的图像复制与剪切技能,分析“画图”工具“主页”选项卡中众多按钮的功能中哪个与解决此问题的需求相关。他们逐渐意识到安装小汽车就是使用“画图”工具中的“选择”与“旋转”命令,由此普遍能制订出用“选择”命令移动小汽车至环形轨道,用“旋转”命令调整小汽车车头方向的问题解决方案。

在打开“选择”与“旋转”命令的按钮后,学生会发现两个命令有诸多选项,他们进一步基于已有的经验和所掌握的其他学科知识去判断信息与需求的一致性,并结合自身尝试,逐步确定完成任务的正确命令选项。确定后,操作结论反过来使学生对新接触到的学科术语有了准确理解,信息判断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一定的专业意识,为以后迎接新任务奠定厚实的基础。

3.先思后做,培养学生计划意识

电脑绘画教学中一类任务是针对某个知识点的新知教学,另一类任务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如图5的综合创作。事前制订严密的计划可以使任务完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现实中学生面对第一类任务时,由于只是泛泛听讲,往往抓不住知识要点,致使理解不透彻。面对第二类任务时,由于缺乏事前预估作品完成后基本效果的意识,这导致做出的作品效果不佳,被迫废弃、重做,白白地耗时费力。可见培养学生的计划意识是十分重要的,而形成计划意识的方法就是先思后做。

面对如图3将小汽车安装在环形轨道上这一新知教学的任务时,不管是采用教师讲演,还是学生对照教材自学等的学习形式,研究者都事先提出类似以下的问题引领学生学习:①移动小汽车时,要注意什么?(参考答案:透明选择);②旋转操作前,要先做什么?(参考答案:思考旋转的方向和角度);③旋转的操作步骤是怎样的?

不管是观察,还是自学,只要是事先带着问题作为学习计划,学习指向就会变得更明确,学习效果就会得到较之以前泛泛而听,获得大幅度提升。至于像创作综合作品的第二类任务,研究者一般采取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围绕以下问题议一议,然后再实践的做法。

①你打算怎样布局画面?

②你打算在哪些地方运用本课新学到的知识?

这种议论相当于给学生打了一个腹稿,使之对作品完成后的效果多多少少有了一点预估,不至于想到哪儿,画到哪儿,删到哪儿,提高了学习活动的实效性。

4.提供空間,培养学生分享意识

共享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在目前“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下,突破囿于个人利益的小格局,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分享信息,使信息价值不断增值,直至最大化,这已经成为了学生须具备的品格。因此,课堂上,研究者的教学从不局限于学生完成作品创作,而是必然地会设置一个分享环节。为提升该环节的有效性,研究者还提供了如下的作品介绍和作品评价的分享示例:

①介绍参考:我(们组)的作品是这样布局的,远处是……,近处是……。作品主要运用了XXX这一新知识,它可以起到XXX效果,我(们)认为做得最好的地方是XXX,它是……做出来的。

②点评参考:我认为他(们小组)的XXX方面完成得很好,值得我们学习;如果……再做……这样的改进就更好了。

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很快能够上手,并在这样一次次的分享活动中增强分享意识,掌握分享方法。

上述4条关于信息意识的培养措施不但在《第13课开心游乐场——图像的旋转与翻转》一课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教学效果,研究者在电脑绘画的其他课教学时,效果同样喜人。课堂观察表明,效果具体表现在学习的方向感、目的性强了,学生的学习专注度提高了,有效的学习活动时间延长了,整体的作业质量提高了。课后的随机访谈还反映出学生对问题引领学习、预估成效、进行分享活动等的做法认同度高,可见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也为今后开展如计算思维等的其他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局限性

本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实践时间尚不充裕,加之研究者水平、精力等皆有限,只围绕了“信息意识”这一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研究,其它学科核心素养仍然需要时间开启研究。二是本研究目前只在小学电脑绘画单元展开,尚未在在教材其它模块应用,措施的可推广性有待进一步检验。

[注:本文系基于项目学习(PBL)在小学电脑绘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立项号:2014C056]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电脑绘画[DB/OL].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4%B5%E8%84%91%E7%BB%98%E7%94%BB/63067?fr=aladdin.2019-9-17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